地方高校志愿服务体系构建与思政元素融合创新研究

2021-01-16 13:58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政治

万 巧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重庆 402247)

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社会实践,导致教育成果难以实现内化,是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病。而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弊端,在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发挥其实践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价值观念,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理论概述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界定

志愿服务是以利他为基本前提,不期望以任何形式索取经济回报的资源活动的统称。联合国前秘书长,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科菲·安南认为,志愿服务依赖于志愿者的个人良知与社会责任,是非强迫性、不计回报地为他人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公益性服务,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科菲·安南的思想对联合国志愿组织奠定了理论基础,志愿组织认为志愿服务是以自愿、不计报酬为前提,优化社区工作、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行为,是公众对社会与人生的积极态度,也是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综合科菲·安南与联合国志愿组织对志愿服务的概念认知,志愿服务一般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志愿性。与其他社会行为不同,志愿服务出自于个人主观意愿,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小,具有非强制性特点。志愿服务是发自自身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人提供无偿服务的行为,要求的是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认可而非外界影响。如果违背了志愿性的基本原则,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就无法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志愿服务的根本意义也就被扭曲。因此,志愿服务行为是否出自于志愿者的主观意志,是影响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二,无偿性。志愿服务本身是非营利性行为,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会付出个人的知识、精力和技能,奉献的是人力资本而非财力资本。但这不代表志愿服务中不允许产生任何形式的报酬,相反,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必然会产生一定报酬或奖励,只是报酬大多并非以金钱为形式,而是个人内心满足和自我肯定。第三,公益性。志愿服务以自我奉献精神为基础,为他人、社区或社会进行服务,是为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公益性活动。志愿服务主要面向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户、伤残人士、落后地区等,提供扶贫支教、环境保护等服务,体现出志愿服务的社会公益价值。这种价值是志愿服务道德内涵的表现,决定了志愿服务公益价值的根本宗旨。第四,组织性。虽然志愿服务出于个人主观意愿,但其行为需要有组织和制度的框架制约,才能更好地让志愿者实现服务他人、自我奉献的目标。因此,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需要自觉接受志愿服务组织的约束,从而避免与其他志愿者活动的冲突,达到预想的服务效果。

(二)西方志愿服务的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志愿服务的历史较久,如英国、美国、丹麦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规范。这种规范集中于三点:其一是法律保障体系。许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在督促公民履行义务的同时保障志愿者的基本权利。如法国规定年满18周岁的成年男性公民必须履行国民意愿服役,否则予以两年的有期徒刑,丹麦失业者必须参与志愿服务才能获得社会福利救济。其二是社区化的发展。作为社会基层的组成部分,社区中存在大量服务需求,加上社区是与公民接触最直接的组织,使得社区化成为国家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如志愿者可以帮助残障人士解决生活难题、对失足少年进行心理辅导等。与此同时,许多国外高校都设置了志愿服务的相关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取学分、开展社会实践,而这种以社区为单位的志愿服务也确实得到了公民的认可。其三是与职业发展紧密相连。国家在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和项目时,会充分考虑公民的职业发展,将志愿服务与个人就业、报考等问题挂钩。如英国在1998年就实施了“千禧年志愿者”等计划,从音乐、环保等多个领域鼓励青年参与地方建设,为推动青年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1]。

二、我国地方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视

近年来,党中央和教育部多次提出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道德素养、政治素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仍缺乏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对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知不足,社会媒体也缺乏对志愿服务的宣传[2]。高校现有的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大多拘泥于活动本身,很少从志愿活动宣传上升到志愿精神宣传,没有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道德观念的教育,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了解志愿服务对个人品行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和授课教师尚未形成合力,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力度较小,志愿服务尚未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一环。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各大地方高校尚未形成志愿服务的育人管理制度,许多学校没有统一的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志愿服务的组织工作缺乏明确主体,承担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与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没有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师虽然拥有专业的教育能力,但对学生个人的思想动态了解不多,而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刻,但在专业能力上与教师存在一定差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辅导员往往各行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合作力度不足,没有充分借助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平台。同时,在服务内容上也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不同年级的学生往往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大一新生的问题多为难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大四学生则会为就业问题而感到迷惘。但高校志愿服务内容的设计缺乏针对性,大学生难以通过志愿服务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志愿服务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这一问题引申出了高校缺乏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问题,长效机制的构建依赖完善的组织机构,大多数地方高校并没有将志愿服务作为教育的形式之一,也没有对其持续运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志愿服务往往是短期、不连续且缺乏持续发展能力的。

(三)志愿服务评价与激励制度不完善

客观评价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表现,能够对大学生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但在地方高校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往往缺乏教师或权威部门对志愿服务成果的评价,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下降,志愿服务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而志愿服务本身也因为评价制度的缺失而流于表面,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难以有效发挥。客观评价制度的缺失也导致志愿服务难以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奖惩制度的缺失导致只有极少数志愿者能够获得荣誉激励,而大多数志愿者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对应的认可,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3]。

(四)大学生奉献意识与服务意识薄弱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加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部分大学生家庭条件富足,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砺,往往缺乏自我奉献精神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在志愿服务中,缺乏风险意识与服务意识就会导致大学生缺乏志愿精神。与此同时,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大学生与家长普遍存在以成绩衡量个人优劣的思维模式,过于注重培养成绩而缺乏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缺乏志愿精神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大学生缺乏社会服务能力。许多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缺乏应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志愿服务需要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大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难免会产生困难,导致大学生形成挫败感,影响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三、思政元素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志愿精神培育

2009年6月23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作为教学重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推进社会文明的阶段性转型,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奉献意识与服务意识[4]。为此,高校应将志愿精神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中,通过理论课教学加强对志愿精神的宣传教育,并以典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与了解,感悟参与志愿服务为个人带来的精神与情感满足,从而培养大学生帮助弱小的服务理念。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拓展志愿服务宣传渠道,通过校园电台、校内网站、宣传板等多种媒介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宣传,加深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本质的理解,从而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让更多学生接受并认可志愿精神。同时,加强多方协作,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在服务实践中将志愿精神内化为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一部分,实现志愿精神的根本性转变。此外,还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志愿精神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校园环境,在增强志愿服务教育说服力的同时,鼓励学生以志愿服务为社会实践形式,在志愿服务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二)提升教师的志愿服务指导能力

教师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者,教师对志愿服务的设计与指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志愿服务的育人效果。思想政治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分类,对教师的思想认知、理论水平与指导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志愿服务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与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研究,建立一支以专家学者、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和校志愿组织负责人为核心的研究小组,对志愿服务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内容偏向于志愿服务实践,探究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原因。同时,加强对志愿服务的战略研究,加强对志愿服务战略制定的研究,并通过课题研究成果、学术探讨、成果出版等形式将研究结论进行实践转化,推动高校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需要通过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等形式,为思想政治教师提供志愿服务的实践渠道,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并通过实践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志愿服务指导水平[5]。

(三)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

首先,在志愿服务中要与学生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强化志愿服务成果是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组织志愿服务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结合大数据、智慧化等技术基础,结合大学生不同背景的专业知识,实现志愿服务与教育的统一。专业知识的方向性是大学生志愿者相比其他社会志愿者的区别所在,在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时,应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在法律、医疗、文化等领域开展援助、科普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资源优势,确定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内容。其次,志愿服务内容的设计与学生和社会需求相匹配。高校需要针对大学生和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对志愿服务内容进行针对化设计。从学生需求维度来看,可以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设置志愿服务项目。如针对大一新生对家人的依赖,可以开展敬老慰老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学生孝心和亲情的同时,弥补新生远离家庭产生的情感空缺。从社会需求维度来看,志愿服务的内容设置需要符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如新闻传播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面向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深入百姓的新闻工作者素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操守。最后,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志愿服务价值。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时,应注重与地方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密切沟通,同时加强与社区等主要服务场所的交流,获取一线的社会需求信息,将社会需求与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设计紧密结合,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实现这一目的,高校应主动与社会志愿组织进行衔接,形成志愿服务的资源共享机制,并在校内建立良好的志愿服务信息交流环境,通过校内与校外环境的整合发挥高校的志愿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政治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