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的逻辑进路*

2021-01-16 13:20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共同体

刘 康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格局的建设与规划提出明确要求以来,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术界和高校积极推进“大思政”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主体整合不全、合作意愿欠缺、协同育人表层化等现实问题,导致“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分散化、割裂化、碎片化的发展瓶颈。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育人共同体,致使各育人主体之间难以有效配合、优势互补,无法生成思政育人的“合力效应”。为此,如何在“大思政”视域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同时从共同体的角度推进“大思政”的发展,就成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

一、理论内涵:“大思政”与思想政治育人共同体的内涵阐释

(一)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基本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格局的核心要义,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大思政”格局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为哲学基础,旨在通过全面性建构和系统化建设,推动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的协同思政育人,形成主体、时间、空间和资源等各方面既能实现全面覆盖又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性”和“系统性”是高校“大思政”格局的两个内在特质,“全面性”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利用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做到在量上的不断发掘和拓展;“系统性”则是为了防范诸多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割裂,实现整体合力育人效应。

由上可见,“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系统,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大思政”的主体维度具有“全员性”的特征要求,强调的是在高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成员都肩负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状态。意味着各育人主体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与目标的认同,共同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通过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开展协同育人,以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并由此结成一种新的组织关系。这种关系在实质上属于现代意义的“共同体”范畴。因此,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共同体性质,是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关键所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的概念厘定

近年来,对教育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升温,并且开始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延伸。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到目前还并非是一个成熟的理论[2]。不同学者对其概念、特征、功能等方面有各自的理解,也存在许多尚待澄清的问题。在认识论层面上把握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旨归,进一步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共同体”概念的发展及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将共同体视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他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3]并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抽象或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其中,“真正的共同体”是个体通过社会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自由人联合体”,个体也能够在其中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两者形成相互确证、相互生成的共生关系。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在社会学范畴内对“共同体”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界定。他在其代表作《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指出,共同体(德文:Gemein-schaft)是“通过某种积极的联系而形成的统一发挥作用的群体组织,是一种现实和有机的生命组合”。[4]这一概念的界定重点强调了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共同体精神意识的来源——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马克思和滕尼斯对“共同体”的阐释和定义来看,共同体是由若干个体或组织为了共同目标和诉求而形成协同配合和利益共享的关系的整体性社会组织系统。因此,共同体的核心要义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共同体是由多元主体构成的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其次,共同体成员具有共同目标指向、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共同的价值认同;再次,共同体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彼此协同和资源共享发挥协同效应,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整体优势。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当前我国学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的概念并未达成基本共识,由此导致了理解与适用上的困惑。追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的时代内涵,是在认识论层面上澄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下文简称: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的必然要义,也是实践层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的起始范畴。

那么,应当如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的概念进行定义呢?依据滕尼斯对于“共同体”的内涵界定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与时代要求,可以将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为高校中的各类教育者,基于对思想政治育人目标和价值的认同,以“责任共担、目标一致、育人协同”为运作范式和基本原则所组成的思想政治育人有机整体。思政育人共同体在本质上是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的一种关系性存在。这种关系性存在主要表现为不同主体基于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理念而达成的协同意义建构和整体行动逻辑,强调主体、目标、行为和资源等要素的协同和整合,以此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

“共同体”作为这一概念的核心,意味着共同的目标、理念、价值和责任,这些蕴含的价值观念既能够规范和引领“大思政”格局的建设,也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有效抓手和实体支撑。其作用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因素进行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从微观上激发各要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与参与度。从而形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合力及整合运作机制,来破解当前构建“大思政”格局面对的困囿。

二、问题指向:建构“大思政”格局面临的主体性困境与成因

从现实情况看,在“大思政”格局的建构进程中面临着一定的“主体性困境”,难以发挥应有的合力和整体育人效应。这一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类思政教育主体纳入不够全面,难以实现全员育人

近年来,虽然全员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但目前高校“大思政”建构过程中对于多元育人主体的吸纳和整合,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整体性与系统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吸纳还不完全。虽然注重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纳入协同思政育人的规划设计,但却忽视了对党政领导干部,行政管理人员等其他主体的纳入,没有实现真正的全员育人。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整合有待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专业院系、宣传部门、学工群团等单位属平行关系而不存在隶属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各司其职,往往围绕各自工作计划开展,难以真正地整合在“大思政”格局当中。这些均表明,当前的“大思政”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全部动员起各方育人力量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

(二)主体间缺乏协同思政育人的积极性,难以实现全方位育人

各参与主体对共同思政育人目标理念的认同,是高校“大思政”格局建设的前提条件[5]。就高校构建“大思政”的现状而言,部分参与主体在目标理念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并未形成真正的协同育人积极性,无法支撑起整体协同思政育人活动的开展。

第一,育人目标各异。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目标取向呈多样化趋势。高校中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其他工作人员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每个团体都有各自的目标追求。各主体之间的目标联结点难以达到充分一致,导致彼此间的协同思政育人的动力不足。第二,缺乏协同自觉。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职业发展追求。当高校教师面对严峻的科研压力,辅导员面对繁忙的学生工作,除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外,各方缺乏协作思政育人的热情,难以自主自觉地合作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合作理念不足。构建“大思政”格局,需要各主体有开展思政协同育人的自觉,然而当前一部分教育者和工作人员对于协同思政育人仍然存在诸多误区,认为只要人员进行参与、资源进行投放即可,缺乏主动构建维系协同思政育人关系的动力和意识。对于彼此协作思政育人关系的认识不到位,致使整体性思政育人难以顺利开展。

(三)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耦合协同机制,难以实现全程育人

“大思政”格局不是各个要素简单相加形成的综合体,而是各要素在紧密协作过程中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但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耦合协同机制,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割裂。

高校各育人主体之间仍然存在隔阂。近年来,虽然构建“大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但现实中却存在不同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与配合的情况,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院系辅导员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学生工作部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之间沟通机制缺失等情况;也存在着各个部门对自身应当履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缺乏明确的认知,由此也导致其无法真正地投入精力与热情。比如高校的后勤服务部门就可能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即使参与思政育人也较为消极。另外,在开展思政育人活动时存在不同力量不能相向而行的情况。比如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理解的差异,引导方向存在相互抵牾的现象,不能完全同向同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相互疏离、各自为阵的“两张皮现象”。这些状况严重地妨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整体合力,致使“大思政”格局的构建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三、应然走向:走向共同体,是“大思政”主体建构的必由之路

“共同体”概念的引入,为推进当前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思路,也是“大思政”格局破解当前困境,实现“三全育人”的应然走向。

(一)共同体成员的多样性,能够促进思想政治的优势互补

新时代党和国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吸纳并整合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形成思政育人的合力。思政育人共同体要把高校的所有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甚至包括学校的党政干部、管理人员等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在这一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具有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主体的身份,为了共同认同的目标、价值和事业而努力,从而突破部门机构、学科专业等界限的限制,实现全员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秉承“共同体”理念,构建一种新型的“多主体参与”的思政教育体制,要求各方力量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思政育人共同体的成员不仅指学校、院系、班级、社团等单位主体,也包括高校教师、辅导员、党政干部、管理人员等教育群体。在充分发挥各自育人价值的同时,诸方力量要相互融合,统一于多维整体之中,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多措并举,优化衔接,共同发挥合力,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

(二)共同体目标的一致性,能够强化协同育人的合作意识

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不仅是聚合在一起的形式上的共同体,它更强调成员之间的集体协同,将紧密协作作为共同体的运作机制,是一个通过集体协同生成的实践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高校的各类育人主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愿景,通过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以协同育人的方式实现思政育人共同体的实践价值。协作育人的实践也是帮助共同体成员建构主体意义、达成共同意志、实现共同成长,促进共同体发展的过程。

思政育人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不论来自学校何种部门,承担何种职能,都应当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即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共同的内心意愿。这也是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的目标愿景,所有成员将为此投入他们的精力和热情,明确相互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对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对这种共同目标的一致追求正是共同体实现自身发展和价值的内在动力。

(三)共同体行动的协作性,能够打破不同场域的壁垒阻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和组织结构直接关系着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涉及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多个部门和团队,而这些各有侧重,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职责,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教育措施和方法。由于不同部门和团队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中所占权重不同,而且在组织结构上所属系列不同,造成相互之间协调一致的难度较大。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目的在于弥合各主体之间的独立状态,实现各主体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只有在紧密协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践中,共同体成员通过群体的交互和协同的行动才能够明确共同体的任务与使命,共享自身对共同体价值目标的理解,消弭“利我”与“利他”间的分歧,实现自我的目标愿景与集体的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高校“大思政”的内涵和外延,并在增进对共同体意义认知的基础上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意义感和主体身份感的双重确立。

四、实现路径:“大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学科属性和使命,决定其共同体的本质特性与其他共同体有所不同。基于“大思政”的核心要义和共同体的价值旨归,构建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强化顶层设计,搭建“一核多元”的“大思政”教育共同体架构

高校应从促进“三全育人”的目标出发,制定契合“大思政”格局的战略规划。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理清各体系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理,构建“一核多元”的“大思政”教育共同体架构。一方面,全面整合思政育人共同体的育人主体。在“大思政”视域下,学校每一个部门都有育人的职责,每门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每个人都是育人的主体。因此,要尽可能地将所有主体、课程、资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发挥各教育主体的优势,从自身特点出发,形成课堂教学、组织建设、学术科研、管理服务、文化活动多维育人的协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局面。另一方面,合理设计思政育人共同体的层次结构。在组织架构方面,高校要上下“一盘棋”,建立“一体化”管理系统,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协调落实,基层院系积极作为,教职员工全体参与,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帮助高校内的各类育人主体深刻意识到自身在思政育人共同体中的主体地位,并明确各自的职责角色。

(二)落实激励保障,凝聚多元主体协同思政育人的共同体意识

在共同体的构筑过程中,共同目标是其建立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系统形式所展现出的“大思政”格局归根到底是由个体的人构成的,系统整体的目标是个人目标的集合,“大思政”格局整体性效应的实现,要求破除不同单位、学科之间的思想隔阂,树立真正的“共同体”意识。首先,将共同愿景作为前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主体要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共同的育人愿景[6],帮助共同体成员深刻意识到自身在三全育人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将价值共识作为核心。对于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的成员来说,应该在致力于开展思政育人实践的同时,深入把握协同思想政治育人的价值意蕴,把“思政育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价值共识。最后,将责任共担作为基础。学校除了引领和规范各部门的思政育人功能以外,还要通过制定并完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共同体成员各自的权利义务、具体职责进行制度性的明确。尤其是在责任方面,需要构建质量监控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以增进共同体成员协同育人的责任意识。

(三)完善协作机制,共创多层次立体化思政教育共同体格局

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形式”转化为“合力效应”。通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以及其他育人主体之间的内部驱动、外部推动、内外联动,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课程思政为支撑、实践育人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全领域思政育人体系;发挥主体内驱力、课程影响力、实践辐射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并落实在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党建育人、管理育人的多维度全过程育人链条的各个环节当中,使各类部门和机构既职责明确,又优势互补,形成从课堂学习到实践锻炼再到社会生活的三大圈层有机耦合的立体思政育人格局,切实实现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全课程、全领域的协同育人。通过教育手段、模式、话语的集体积累和统一,消除多方育人力量之间的疏离。积极推进思政育人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交往的经常化,促成共同体成员间的关系民主化与合理化,从而解决共同体内部潜在的“小团体”观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专业课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破除不同学科之间的圈层隔阂。最终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念、载体、内容、方式、评价等多个维度互相衔接,形成高校各方共同参与育人工作的协同结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整体育人效应。

“大思政”是诸多主体走向协同思政育人的过程,蕴含着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在“大思政”的视域下,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也被赋予了新的意蕴。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以构建高校思政育人共同体为抓手和目标,切实把各种教育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弥合各要素之间的独立状态,才能确保各教育主体之间的全面整合、有效协同与有机结合,形成思政育人的合力,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格局建设落在实处。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