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利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后安家于河南洛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宋代是一个文人时代,诗文创作可谓伴随宋代士人的一生:未仕时以文求官,得意时以文抒怀,失意时以文慰情,闲居时以文怡情,交游时以文为媒,诗文创作是宋代士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北宋文人道教诗创作是道教普及化和宋代士人创作日常化相结合的产物。宋朝儒、释、道三家思想都得到了发扬和传播,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三教合一的调和思想成为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主流。道家哲学被认为是一种困境哲学,北宋文人仕途失意时的山水诗创作中往往包蕴着因任自然、随缘自适、超然物外的道家情怀。本文运用社会历史研究法解读文彦博诗歌文本中的道教意蕴和道家思想,探索社会宗教风尚及政治际遇、心理诉求对北宋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踏入仕途。宋真宗受“澶渊之盟”的刺激,为了“镇服四海,夸示外国”[1]9544,神化宋王朝的统治权威,发起了持续十余年的轰轰烈烈的崇道活动: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大造宫观、编纂《道藏》等,形成了崇道务虚的社会风尚。受真宗朝崇道社会风尚的影响,兼以少年好游,文彦博读书和为官初期创作了一些仙道色彩浓郁的诗歌,创作时限大约为天圣五年(1027)前后五年间。此时的道教诗主要是和道教人士交游唱和的道语诗。
藐姑容化三阴馆,勾漏砂封六乙泥。五练夜穷苍玉几,七明晨彩碧云梯。冠霞高挹浮丘袂,握髓深藏鬼谷溪。如有西山驻灵药,何妨相赠一刀圭?[2]201
解读此诗,诗中的“藐姑”,名叫“玉女”,指东方太阳之精与西方太阴之气所化生的女仙,因为身体藐小,故而又称为“藐姑”。“勾漏砂”,指避世养生,炼丹求道。用晋代葛洪为炼丹而求为勾漏令的典故。“七明”,指古代服食药物,属“五芝”中的石芝,据说服一斤可得千岁。“浮丘”,指浮丘公,传说中的仙人。“髓”,即石髓,石钟乳,道家人士用于服食。《晋书·嵇康传》:“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3]1370可见,在艺术手法上,此诗句句用道家典故,或用事典,或用语典,此诗应属道语诗。在艺术风格上,此诗想象奇特,意接仙境,潇然出世。此诗体裁上属七律,而最后一句以散文句式入诗,追求诗意的流畅,洋溢着年轻人的张扬恣肆。文彦博的此类诗还有:
五城三洞朝真客,紫房名隶神仙籍。玉案晨飡沆瀣精,椒庭夜饮流霞液。姑山绰约冰雪容,亭亭霞外脱尘踪。飙驭狂游紫贝阙,云装醉入白银宫。想陪桂父与金母,昆蓬春赏蟠桃红。愚亦放怀随淡泊,采芝茹术希彭朔。常秘六泥东灶丹,每求五色西山药。紫台久判浮丘袂,锦川绣岭三千里。羽驾鸾骖未载逢,经年望断函关气。[2]92
紫府仙人每驭飙,朝游三岛暮三茅。他年内史功成后,愿结山阴世外交。[2]203
此类诗作想象丰富,意象瑰丽壮美,具有浓郁的仙道色彩。
受社会崇道社会风尚的影响,文彦博早年和道教人士交往颇多,他和道教人士的唱和诗由仙人、仙草、仙药、仙境、炼丹、道家逸事、道家圣地等意象构成,神驰仙境,意接仙人,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手法上多以道家事典、语典入诗,有深厚的道学积淀。用词铿锵,诗风肆意,张扬着年轻人的恣意洒脱。
道家思想教导身处困境中的人“解脱出来,保持精神上的独立,拥有一份安宁恬静的心理,以至逍遥自在的精神状态”[4]。北宋士人仕途失意时,往往寄情山水,以道家因任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超脱于世俗烦扰之外。文彦博蕴含道家思想的诗歌多创作于仕途失意时,主要是仁宗朝两次拜相,两次因遭弹劾而罢相之后;及神宗朝任枢密使(武相),因与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政见相左,朝堂失意,坚辞枢密使,力请外任之后。在这三个政治生涯的低谷期,文彦博放任身心于山水名胜的清雅之中,解脱于尘世烦扰之外,创作了大量山水诗,在对山水胜景的描摹中流露出因任自然、随缘自适的道家情怀。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文彦博拜相。皇祐三年(1051),以唐介弹劾,罢相知许州(今河南许昌)。政治失意,许州期间,文彦博创作了一系列任情山水,流露出道家因任自然情怀的山水诗。
地胜当春早,身闲爱景幽。微风吹积水,尽日扬虚舟。客至解悬榻,鱼来避直钩。机心本不动,犹恐骇群鸥。[2]220
岸帻长吟坐钓矶,花香漠漠柳依依。夕阳湖面光如鉴,风送虚舟自在归。[2]221
尽日观鱼坐水边,悠然独酌望青山。樽前解下渊明帢,起就东溪濯腻颜。[2]222
这三首诗作于皇祐四年(1052)春文彦博判许州时。诗中的景物描摹中流露出因任自然、怡心自适的道家情怀:“微风吹积水,尽日扬虚舟。”[2]220“夕阳湖面光如鉴,风送虚舟自在归。”[2]221“尽日观鱼坐水边,悠然独酌望青山。”[2]222追求一种悠然自在之意,诗风平淡,偶以典故自然融裁入诗。特别是《春日湖上偶作二首》其二以散文句式入诗,摒弃了律诗格律的限制,随心而写。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文彦博复拜相。嘉祐三年(1058),以郭申锡讼李参结托文彦博,罢相判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在洛阳期间,文彦博自逸于洛阳及其周边的山水胜景:
同登青云梯,远访紫云洞。黄冠既前导,绛鞲布后从。幽奇素所希,险绝曾无恐。……飘然御风行,恍若游仙梦。异日期再来,退闲心更勇。[2]91
鞅掌公庭暇,登临阙塞秋。清谈不废务,远望略消忧。二室槛前见,长伊天际流。僧归下樵径,客去上渔舟。返照明金刹,飞泉响石楼。放怀真趣得,纵目滞情休。像列三龛密,波翻八节稠。怅然高世意,不减冶城游。[2]266
诗歌流露出任情山水、超然高世之意。从“远望略消忧”和“放怀真趣得,纵目滞情休”“怅然高世意”这些语句中可知文彦博此期所作的山水游览诗旨在消政途之失意,却世俗之烦忧。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文彦博改判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四月左右,文彦博赴判大名府任,途中过登封游览了金星观等名胜。
鹤发庞眉二老仙,林间老屋十余间。斋粮不蓄惟栽菊,道眼长明只看山。朋侣过从应绮甪,比邻掩映是嵩辕。暂游自愧尘劳迹,解帢临溪濯腻颜。[2]269
“绮甪”,指商山四皓中的绮里季和甪里先生,均为汉初名隐士。“嵩辕”,指嵩山和轩辕山。诗中的“老仙”“林间老屋”“菊”“山”“绮甪”“嵩辕”等意象流露出道家遗弃世俗、归隐山林的意趣。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文彦博拜武相枢密使。神宗熙宁六年(1073),因反对变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失意于朝堂,坚辞枢柄,出判河阳(今河南孟州)。熙宁六年自河阳赴洛阳省墓,在洛阳暂留,写下了一系列厌弃世俗,充满归隐情怀,任情于洛阳山水田园的诗篇,如:
惊回俗梦鸣皋鹤,洗净尘襟漱玉泉。绿筱侵阶当蕙帐,苍霞满目对松阡。天怜老懒优深处,罢听晨鸡彻晓眠。[2]297
诗句中流露出淡薄仕途、归隐山林的情怀。
熙宁六年(1073)至熙宁七年(1074)判河阳期间,文彦博自逸于河阳的山水胜景,写下了一系列流露出道家因任自然、怡心自适情怀的山水佳作。《文彦博集校注·集外佚诗》中收录了作于此时的诗作:
巉岩太行高,其下有幽谷。环绕两峰间,盘曲廓山腹。甘泉注肥畴,茂草映修木。势阻绝喧哗,岩深易潜伏。昔人有李愿,筑地一区独。白鸟依芦塘,菰花映茅屋。心怡适所安,忧大反忘欲。[2]963
再到灵都访旧游,青山依旧白云秋。烧丹帝子名犹在,憩鹤仙人迹尚留。万轴玄科瑶笈重,满庭凉露木樨稠。千年物外栖真地,肯许风烟占一丘。[2]965-966
野客栖迟堪养道,蓬莱无处不成仙。[2]967
繁花低荫泉声潺,绿竹瑶池映碧澜。苍木翠松遮宿鹤,一轮秋月落林间。[2]968
诗中流露出遗弃世俗烦扰之意,“势阻绝喧哗,岩深易潜伏”[2]963;向往山林清逸,“甘泉注肥畴,茂草映修木”[2]963;展现出欲归隐山林、怡心自适的道家情怀。
综上,文彦博出仕前后在社会崇道风尚影响下,以道怡情,和道家人士交游唱和,创作出一系列神驰仙境、浪漫瑰奇的道语诗。仕途失意时,以道家思想自适,放任身心于山水胜景之中,创作了一系列流露出道家因任自然、怡心自适情怀的道趣诗。综合文彦博的创作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社会道教风尚是道教诗创作的重要外因。宋真宗崇尚道教,则社会崇道之风极盛,反映在当时文人的创作中有浓郁的求仙问道色彩。文彦博青少年时期受崇道社会风尚的影响,与道家人士交游,诗歌想象奇特,意象瑰丽,神驰仙境,意接仙家,得精神之浪漫愉悦。政治际遇是文人道教诗创作的又一重要外因。政途失意时,宋代士人往往因任自然,躲避世俗烦扰,归隐山林清雅,以超然物外,得心灵之自在。心理诉求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因。仕途失意时,文人产生超脱于世俗烦扰之外,追求自我解脱,获得心灵宁静的心理诉求,故而往往寄心于道家思想。在诗中流露出归隐山林,以怡心自适的心理诉求。文彦博的道教诗及蕴含道家意趣的山水诗创作在北宋前期和中期官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透视北宋士人生活、创作的一个切入点,有一定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