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徐明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推动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因此,各个专业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和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让课程思政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三全育人”。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品行的专业人才。在传统教育理念中,专业技能的培养要靠专业课程教学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则由思政类课程来完成。“结果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孤岛’,不仅忽视了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难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领航作用。”[3]为改变这种局面,专业课必须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智育和德育有效融合,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决定了该课程开展教学思政不但必要,而且有诸多有利因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如网课、线上课程等。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相关专业都开设有计算机网络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也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叉课程,以及计算机类专业考研的必考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开展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受益面很广。
计算机网络课程以工程学的方式来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技术,通过层次化的体系结构将网络通信这个纷繁复杂的问题具体化。该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原理、协议、概念和典型应用,并介绍了目前主流的网络技术,如以太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网络互联等技术以及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该课程强调数理逻辑,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
计算机网络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原理,具备对计算机网络协议原理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应用层协议进行开发的基本能力。在上述基础上,计算机网络课程还承担着思政任务:引导学生将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和生活现实结合,思考网络技术尤其是网络安全对社会、法律、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意识;培养学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实施、运维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思维、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遵守计算机行业的规则,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显而易见,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相得益彰。
教育部在2020年6月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这为课程思政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性。
首先,挖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思政元素仅靠个人力量很难完成。“教学团队是由热爱教学工作且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群体,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分解大任务,更能确保思政元素挖掘工作的实效。”[4]集体学习和讨论,可提高团队成员的课程思政水平。
其次,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群策群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虽同向同行,但两者在教育功能上有所差别。通过专业课程开展道德教育的突出优势,就是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渗透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5]这种“潜移默化”对教学方法要求更高,需要依托团队集思广益,论证推敲。
再次,构建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应以满足课程思政的需求为原则,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目标,以凝聚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为主导,建立昂扬向上、互帮互促的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领头人应由德高望重、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成就高、育人使命强的教师来担任。在团队构成上,应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育人能力为教改方向,在年龄、职称、影响力、经验等方面形成合理梯度,并考虑知识技能互补、学科背景交叉、合作意愿等因素。教学团队组建后,应保证一定频次的组织活动,以传帮带的方式分享经验,高效沟通,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此外,计算机网络教学团队亦可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学校组建,聘请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加入团队。这样的教学团队便于开展深层次合作,使得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学体系成为可能。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计算机网络教学团队进行思政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讨论切磋,构建整门课程的思政育人规划表,使之成为课程思政的着力点。根据思政要求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殊性,我们挖掘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育人规划表(见表1)。按照课程思政育人规划表,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朝着既定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表1 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育人规划表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课程思政建设应抓好这三个环节,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全覆盖。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层次化教学为主,将纷繁复杂的网络通信原理逐层细化,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线上、线下的全过程教学活动中,都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首先可以在超星等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单、课件、教案、相关学习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预习;而后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问题解决方案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高效的预习机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采用引导启发、互动讨论、归纳分析、提高扩展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结合课程思政规划表,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并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将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生活中的道理相结合,寓道于教,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在超星等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后作业时应注意,除了布置知识性的课后作业,还要布置创新活动类作业。如在完成计算机网络安全章节的学习后,可组织学生创作信息安全的相关宣传视频、PPT和海报,组织学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宣讲,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网络安全的有关知识。课程思政覆盖教学全过程,可以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
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刚刚起步,仍处于探索阶段。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厘清教学思路,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工作。加强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应完善思政育人规划表,不断深挖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纳入教学活动,结合专业人才培方案要求,巧妙设计、因势利导,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应该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和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推动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培养思想过硬、技术过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