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自二
(中共庐江县委党校,安徽 庐江 2315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屡创佳绩,但也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以对民族未来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立足我国生态资源环境国情,顺应时代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借鉴传统生态智慧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积极应对生态危机、破解发展瓶颈,在多种场合涉及生态文明的讲话、论述和批示达一百多次,深刻回答了在中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并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论断论述、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形成了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
从理论来源上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和自然理念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推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重要论断、思想理念和系统部署。它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遵循,也是对传统的生态思想和资源、环境战略的延续和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的生态论述、环保理念的理论化、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创新性提出的更为深刻、更为系统的新思想论断和新执政理念。这一理论成果成功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建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和持续发展,尤其是一系列重大的环境和生态事故的发生,引发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广泛关注和深深忧虑。生态产品和生存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方面公共服务的缺失,局部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大大冲减了物质生活富足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生态和资源普遍稀缺的大背景下,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越来越珍贵,人民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民有所望,政有所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的立场,深思远虑,积极探究,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重要实践课题,使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有了理论依据和思想引领。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系统部署,扎实开展,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逐步好转,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日渐清晰。
当今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尤其是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应对的课题。为了共同的未来,我们需要秉持生态文明的最新科学理念,在深入交流与密切合作中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生物濒危和气候变暖等世界性问题。虽然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但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生态文明是全世界共同的永恒追求。我国的生态文明实践和“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关注,在全球环境治理中贡献了智慧力量,展现出大国担当,在国际社会获得了普遍赞誉,国家影响力大大提升。同时,世界各国人民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事业和全球环境治理中,携手建设命运共同体。
在经济发展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深入融合到发展实践活动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导向,侧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加强生态经济建设,首先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改变粗放型、耗竭型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提升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的质量,要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P170)发展是硬道理,是基础和关键,但要科学化、高质量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引领和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国的人口国情、资源环境现状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倒逼着我们必须进行新旧动能的转换,让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依靠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等的全面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发达国家生产率增量中,科技进步比重达七成,而我国仅为四成。因此,要全面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采用更为强劲的创新驱动力来解决我国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国家发展的质量和国际竞争的力量。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社会主义事业整体目标和战略安排下,科学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注重各方面、各领域、各地区整体的、系统的、多元的发展,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我国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可是发展短板突出,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较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协调,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发展不平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全面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我们要从全局把握,迅速更新发展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依靠改革和创新,倡导低消耗、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和“节俭、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1](P170)解决现存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社会民生问题,必须要转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耗模式,牢固培育和忠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过程中,要统筹谋划好国土空间布局,以资源环境系统对经济社会承受能力和生态优先原则为基础,科学合理布局,严格管控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充分释放自然资本的增值空间,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建设的内生动能和民生福祉的增长点。
坚持开放发展,就是在生态文明领域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唇齿相依、祸福与共,处于同一命运共同体中。全球气候异常、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烦恼,事关地球村安危,这不是一国能独自解决的,需要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首先要通盘筹划好国内的改革稳定发展与国际和平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积极主动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际责任,通过自身的生态文明实践,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还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世界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携手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全体人民要发展好生态文明,坚持公平公正,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绿色发展成果。共享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就是人民共享文明成果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就是全体人民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目的和落脚点,共享发展既是人人公平公正地享有文明成果的发展,也是全面享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发展成果的发展;既是全体人民人人参与、共同享有的发展,也是一个低层次到高层次、不均衡到逐渐均衡的发展过程。就生态文明来说,放心的食品、干净的水和新鲜空气等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倡导发展生态文明,满足人民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升生存质量和幸福感,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现如今,生态文明已经由理念慢慢变成现实,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画卷在中华大地上渐渐舒展开来。生态文明正在由人人共建、人人尽力转化成人人共享、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文明理念尚未树立、培育起来之前,只有通过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2](P208)因此,我们当务之急是坚持好、完善好和落实好生态文明制度和法治体系,依靠制度约束和法治保障,维护好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制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进一步体系化、系统化,基本上形成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是我国长期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凝练和固化,也是党和人民努力探索得到的文明成果、制度财富,更是整个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遵循和制度保障。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从推进绿色发展等四个方面完善机制、改革体制,来应对不同领域、各个层面的问题,破除发展与保护掣肘,重塑自然生态治理体系,以逐步形成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建设水平。接着,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出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们搭建起来的制度体系仅仅是基本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中,这一制度体系仍存在制度不完善、制度间合力不强、制度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制度的优势和治理效能的发挥。除此之外,还要优化制度设计,完善制度配套,加快制度创新,推进高质量的制度建设,这才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关键和重点。总之,对于刚形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坚定的坚持,另一方面,要随着新情况、新要求不断的完善发展。完善的制度只有在执行中才能展现出生命力,才能树立起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否则都是形式和虚设。对于生态文明来说,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而且要注重制度实施,推动各项制度落地生根,转化为治理效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形成、完善和实施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家园的科学引导和规范,是人民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环境诉求和权利的有效保障,会助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转变方式,形成推动全社会发展进步的“制度红利”。
同时,还应建设生态环境法治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供需矛盾会更尖锐,生态环境立法要从原先的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思想转变为生态环境为先的理念,从立法数量上的“多而全”向质量上的“高”转变,努力向依法、科学、民主立法转变,适应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新要求,切实保障生态环境优先权和人民群众的环境权。在具体实践中,要严格生态环境执法,杜绝环境监管人员执法过程走过场,执法行为不规范。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程,取决于生态环境立法的科学性、权威性,依赖于主体对生态守法的认知和意识。因此,必须要加强立法、深入普法,提升法治权威和公众的守法意愿,进而推进全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
文化具有传承性,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思想观念体系的生态文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随着时代变迁,时而稳态、时而敏态地不断传承和创新。作为一种新文化,生态文化体现了全新的生存理念和思维方式,只有不断繁荣生态文化,引领推动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会迎来美丽愿景和强国梦想。
因此,必须培育生态文化,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共处共融的生态伦理和价值观念,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我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自然哲学,如:儒家主张“天人合一”,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生命,敬畏天地,顺应自然,遵循、利用自然规律,使自然万物为人类所利用。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即宇宙中的生命无论大小、高低,都是平等的,大自然中的生物与人一样,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权利;因果报应告诫众生,人来自自然,受自然雨露恩泽,要慈悲护生,珍爱众生生命。道家的“道法自然”,即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道崇德,将道德关怀延伸至自然万物。我国古人具有的高超的生态智慧和高尚的情怀,为我国当前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远启发。我们应借鉴、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思想,整体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和精神境界,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产品的短缺已经成为民生福祉的制约瓶颈,食品安全以及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引发的食品源头污染问题和舌尖安全问题,是全面小康、和谐稳定和幸福中国的短板缺项。因此,我们应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利益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教育引导相关组织、学会等积极有序发展,实现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促双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P213)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国务院规定要求,用扎实的行动和显著成效,让环境变好,让人民幸福,让社会和谐。
生态文明不是少数理想主义者追求的高大上,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在生态文明实践中,每个人都是建设者、贡献者和享受者;生态文明创建中,每个人都是主角。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生态文明创建中,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做好自己,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尤其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的少数”,其决策和行政活动对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重大。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担当作为、监管到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严格执法执纪问责。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爱护自然,争做环境卫士;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省(市、县)、美丽乡村、绿色校园、绿色家园、绿色医院等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