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中国能源史研究的力作
——马瑞映《英国煤业史》述评

2021-01-16 12:30赵北平
关键词:煤炭市场煤业工业革命

毛 锐, 赵北平

(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煤炭是工业的“真正的粮食”,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奇波拉的解释,“煤炭是18至19世纪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1]。煤炭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根基,遍布英伦三岛的海西煤田带成为19世纪新兴制造工业的动力[2]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引擎,在英国工业革命与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学术界对英国煤业史的研究相对匮乏,长期没有一本系统分析与论述英国煤业史的专著。2019年12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瑞映教授撰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英国煤业史》弥补了此项缺憾。

早在21世纪初,马瑞映教授就开始关注能源史问题,关注能源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着手搜集整理能源史、煤业史的相关资料,开始系统地研究英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历史。《英国煤业史》是马瑞映教授20年辛苦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

《英国煤业史》共5章、25万多字。该书以时间为经,以煤炭技术、煤炭市场、煤矿事故、煤矿治理为纬,系统论述了近代英国采煤技术的发展;梳理了英国煤炭的利用与市场扩大的过程;阐述了一战后英国煤炭工业的危机及其国有化政策;并论述了英国政府对煤矿事故的治理和对煤炭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最后从英国的经验出发,对中国煤炭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些都为读者理解英国煤炭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迁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总之,它是一部拓展英国能源史研究的力作。其创新之处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阐述了英国采煤技术发展与工业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该书认为,13至15世纪,英国煤炭开采技术还处于原始阶段。16、17世纪是英国采矿业和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煤炭贸易量的增大,煤炭的生产技术(例如,开采工具、运输、提升与筛选等)与安全技术(例如,排水、通风、照明等)得到发展。18—20世纪,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机械、蒸汽机以及电力逐渐取代人力、畜力、水力、风力,矿场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善。英国煤炭开采技术的探索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为钢铁工业、蒸汽机的使用奠定了基础,从而使英国率先开启工业化模式,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煤炭是现代工业兴起、发展与延续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机器大生产及工厂制度的确立刺激了英国对能源的需求,推动了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业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原始的手工劳动向机械化转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煤炭行业机械化进程。19世纪70年代,采煤业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煤炭生产技术迅速向现代化和机械化方向迈进。[3]8-80该书理出了一条重要的主线,即英国市场对煤炭需求的增大以及煤炭贸易的活跃是刺激采煤技术发展与革新的源头,与煤炭业相关的技术发展奠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革命的开展反过来又增大了对煤炭的需求,因此,煤炭市场与采煤技术存在一种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总结了英国煤炭市场的区域性特点,指出煤炭市场发展的历史就是英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历史。该书认为,16世纪以前英国煤炭市场处于萌芽状态,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不大,某些城镇出现了使用煤的小型工业。16世纪之后,煤炭成为英国人民的主要能源,但是由于煤炭开采地理条件的限制,煤炭销量占全国市场10%以上的地区仅有4个。这4个地区按其销售的煤炭种类划分为3种类型:依托海煤市场的英格兰东南部海岸、依赖陆煤市场的苏格兰和米德地区、海煤和陆煤兼而有之的威尔士。16、17世纪,英国的煤炭市场主要是与产地存在紧密联系的地区性煤炭市场。18、19世纪,运河与铁路将英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煤炭运输条件得到改善,运输成本降低,这为煤炭市场的拓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突破了能源地理分布的限制,进而突破了以能源分布地为中心的区域性市场模式,为全国性的市场模式奠定了基础。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煤炭市场分布格局,传统的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的城市消费的煤炭市场逐渐被以煤铁矿的地理分布而布局的工业消费的煤炭市场所取代。工业革命前,煤炭销售围绕城镇市场开展;工业革命后,许多工厂在煤矿周围选址建厂,成为当地煤矿的重要销售对象。19世纪后半期,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产业一体化和集约化的加强,许多工业企业购买煤矿自主生产,煤炭更多作为资源而非商品在工业内部流通。随着煤气和电力的普及,煤炭很少直接进入消费市场,家用煤炭消费市场增速缓慢。20世纪,英国煤炭市场逐渐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英国经济长期疲软,煤炭工业在工业衰退中陷得最深。第二次世界大战敲响了英国采煤业的丧钟,石油、天然气与核能在人类能源利用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3]88-122英国煤炭经历了从自然资源到商品再到自然资源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革命是英国煤炭从城市消费转向工业消费、从商品转向资源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煤炭工业危机与社会矛盾的有效应对,指出煤炭工业奠定了20世纪下半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该书认为,20世纪20年代,英国国内经济萧条、国际地位下降,煤炭产业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煤矿资本家通过削减工资、延长工时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引发了资本家与矿工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以煤炭工人为主要力量的“1926年英国工人总罢工”。马瑞映教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出了以煤炭资本家为主体的西方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本质,同时,也肯定了以矿工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反剥削的罢工运动的伟大尝试。罢工结束后,英国政府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加强了对煤炭工业的干预,开启了对煤炭工业的重组与国有化进程。国有化政策改善了劳资关系,优化了煤炭行业的结构模式,为煤炭工业的投资重组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战期间,英国煤炭行业进入战时状态,战时经济管制有力地推动了能源国有化的实施,使煤炭行业的国有化得到快速发展。艾德礼政府将煤炭行业完全国有化,给煤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奠定了20世纪下半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础。[3]125-145马瑞映教授清醒地认识到在西方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的指导之下,煤炭行业资本家会对工人进行无底线的剥削,随着剥削的加深,必然会导致工人暴动。另外,长期无序的竞争只能导致煤炭行业效率低下,而英国政府则成为劳资关系的调节器,也成为挽救煤业的重要保障。国家干预是解决煤炭行业弊病的一剂强心剂。

第四,从历史学的视角关注英国政府对煤矿事故的治理过程,研究其各个时期的治理措施,总结其经验与教训。马瑞映教授认为,煤矿事故是英国采煤业发展的“拦路虎”。英国政府对煤矿事故的处理过程曲折:17至19世纪,英国采煤业处于起步阶段,煤矿事故频繁,政府对煤矿事故的治理处于探索阶段;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入了煤矿事故的大力整治时期,政府加强了对煤矿的立法和监察,煤矿安全有了保障;20世纪上半期,英国政府对煤矿事故进行技术性治理;20世纪后半期,英国政府全面治理煤矿事故、全面排查煤矿安全隐患,并成立了各种技术型委员会和专业的煤矿事故研究机构,对煤矿事故进行治理。经过长期探索,英国对煤矿事故的治理措施不断完善,通过议会严格立法、监察制度的管控、煤炭职业管理机构的设立、科研机构的事故调研、矿工工会的有力监督等多样化举措积极开展调控,使煤矿事故的治理步入正轨,逐渐由以事故治理为主转向预防与治理并重,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治理煤矿事故的重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治理,英国的煤矿事故死亡率得以大幅下降,从早期的高死亡率下降到1988年的0.03%。[3]146-222马瑞映教授精辟地指出,英国的煤矿治理经验表明:政府的主动作为对预防或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制度与法律保障是对煤矿事故治理的根基。

第五,不仅关注英国煤矿行业的技术发展史、市场发展史、事故治理史,也关注煤矿行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史,重视对煤矿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更是富有建设性地指出了英国经验对我国煤矿遗址的改造的重要作用。马瑞映教授认为,煤炭在支撑英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了严重破坏。20世纪50年代之后,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煤炭工业开始衰落,英国的煤矿废弃与关闭的速度加剧,造成了矿区经济的滑坡、失业人口剧增、社会问题频发。同时,煤矿遗址由于多处于山谷山顶,疏于管理,极易产生自然灾害,威胁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世纪80年代之前,英国对煤矿遗址的关注点主要在公共责任与安全责任上,颁布了一系列安全法案。80年代以后,关注点转向了对煤矿遗址的整体性环境保护和遗址保护及修复改造。马瑞映教授明确地指出了政府责任意识的转变对于煤矿遗址治理的重要影响,英国政府对煤炭遗址的治理由被动地强调安全责任转向主动地保护与修复。英国煤炭遗址保护和修复改造主要采用三大模式,即自然主义保护模式、人文主义改造模式和综合开发模式;遵循五大原则,即多模式并举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安全至上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性原则、坚持地域性特征和身份认同原则,从而保证了煤炭遗址保护和修复改造工程的成功实施,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了煤矿遗址问题,实现了英国区域经济的复兴。[3]227-25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马瑞映教授指出,英国煤炭遗址修复与改造的相关经验有助于我国煤矿遗址的治理与改造,英国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英国是在煤炭遗址问题出现以后才开始治理的,我国应该在煤炭工业有效利用的同时,适时地启动与煤炭业相关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3]254-269以史为鉴,学史以致用,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了服务现实。马瑞映教授的《英国煤业史》对于英国煤矿遗址改造与环境保护的历史经验的分析,能够为我国煤业治理与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

《英国煤业史》也存在需要完善之处。首先,在描述英国煤炭业的技术发展、市场及遗址的修复与改造过程时,可增添历史图片资料;其次,虽然该书参考的中英文文献极为丰富,但英文史料多为著作和论文等二手史料,英国政府官方档案资料等一手史料相对较少;最后,该书主要从经济与技术史的视角叙述了英国煤业的历史情况,没有从英国国家治理角度全面论述与英国煤业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生态文明等的情况。但是,瑕不掩瑜,需要肯定的是,《英国煤业史》为我国研究英国煤业经济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煤炭市场煤业工业革命
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
陕西煤业拟347.63亿元收购彬长矿业及神南矿业股权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潞安化工集团司马煤业公司
潞安化工集团司马煤业公司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煤炭市场治理研究
试论电子商务在煤炭集团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