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存,徐庆俊,秦 峰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滕州 277599)
工匠精神在中国源远流长,历史证明工匠精神培育和弘扬与国家强盛息息相关。 “工匠精神”一词首见于欧阳鸣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0年第8期发表的《“工匠精神”——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选拔赛观感》一文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制造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产品质量低下、工艺制作粗糙等弊端,亟须转型升级。究其根源,工匠精神匮乏是导致该弊端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部署实施为工匠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培育实践提供了有利契机和可行路径。特别是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一词之后,工匠精神研究和实践也正式拉开帷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国内开展起来。因此,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笔者以“工匠精神”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时间跨度从2010年到2020年,共找到期刊论文12908篇。其中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为10篇、4篇、9篇;硕博士学位论文172篇,其中2010年至2015年为空白,直到2016年才开始有所涉及,并逐步进行了大规模研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工匠精神研究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初步尝试阶段,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第二,初步探索阶段,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第三,系统研究阶段,2016年3月至今。
通过对上述“工匠精神”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考察,发现这些学术成果主要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偏重于理论研究,另一类是偏重于实证研究,第三类是偏重于对策研究。
明确的概念定义是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必要前提,否则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和准确辨别。要正确认识工匠精神概念,需要从工匠精神内涵界定、工匠精神与相近概念的辨析、工匠精神的维度划分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定位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工匠精神的内涵界定
作为工匠精神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内涵界定是奠定工匠精神理论研究深度和实践应用广度的前提条件。刘建军认为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精神,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高度公认的精神,专心专注、全情投入的精神和挑战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1]张培培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既要求个人具有对工作的热爱奉献、极致专注、精益求精等传统品质,更需要具备个体自主性和人的价值凸显等新时代内涵。[2]张永红强调工匠精神就是用热爱打破重复、追求极致,也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勇于创新、追求极致与完美的精神。[3]曹月结合高职院校制造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工匠精神诠释为团队的真诚与合作、职业的认真与创新、专业的敬业与专注、品质的千锤百炼。[4]杜晓光提出新时代赋予的工匠精神为创新精神、实践精神、操守精神、海涵精神、责任精神和人文精神等时代新内涵。[5]
2.工匠精神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等几个概念相互混淆。严格来讲,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某种区别,需要进行比较分析。
一是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关系。学者们大多认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都要求敬业与尚德,需要具有淡泊名利、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都重视做事要追求卓越和非凡的职业使命感。但是,张健等学者认为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区别:就逻辑关系而言,职业精神外延大于工匠精神,前者是属概念,后者是种概念;就哲学角度而论,职业精神是一种共性的、普遍性的精神,而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从属于职业精神;从适用对象来说,职业精神涵盖各行各业,而工匠精神则特指物质资料生产人员所应具备的一种职业精神,它所针对的对象是物,是特指用来加工的对象。[6]
二是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学者们也大致同意这两种精神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但在本质上具有一脉相承性,都注重对道德观和劳动观的养成,均是劳动关系在社会关系领域里的精神辐射。乔东指出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主要区别在于劳模精神是要求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主要是从外部影响每一位劳动者学习先进、争做先进;而工匠精神则是每一位劳动者都需要具备的精神,是激励他们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力。因此,工匠精神是从内部点亮了自己的生命,而劳模精神则是照耀了他人。[7]
三是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关系。乔东强调两者是逐步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动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是所有劳动者的共性,因为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具备劳动精神,而工匠精神则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揭示了劳动者不甘于平庸的个性,是成就优秀劳动者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讲,缺乏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很难取得出色的成就和骄人的业绩。
3.工匠精神的价值定位
作为客体的工匠精神对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的判定,直接关乎研究进展水平。王丽媛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生存发展、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8]刘晓认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要求重拾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从事未来职业的专门人才,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9]刘建军强调弘扬工匠精神既有利于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还有利于克服当今社会的浮躁风气,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张旭刚指出重审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是实现创新创业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对高职院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10]谭绍华等则主张培育工匠精神是办好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需要、向世界提供职教“中国方案”的需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必定会有力助推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11]
4.工匠精神的维度划分
工匠精神的组成要素是学者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张娟娟提出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品质,应该包含高超的技术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两大基本要素。[12]李小鲁主张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由职业情感、专业态度与人文素质这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有机结合的统一体。[13]曹慧群认为工匠精神作为有着丰富时代内涵和价值的概念,包含敬业乐业的匠心、精益求精的匠艺、创新创造的匠魂和坚持坚守的匠行四个方面。[14]李宏伟指出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应该是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五种精神特质的统一体。[15]李海舰等则强调工匠精神是企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工匠精神可以从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六个维度进行界定。[16]
要想解决研究对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需要人们通过精确的研究方法从而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工匠精神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匠精神维度测量分析、工匠精神影响因素分析和工匠精神现状实证分析三个方面。
1.工匠精神维度测量分析
对工匠精神维度进行定性划分,往往很难避免人为性、随意性和粗略性,只有开发出相应的测量量表进行实证检验,才能对工匠精神维度进行较为准确的研究。方阳春针对由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精研细磨的工作态度、迎难而上的创新精神三个维度所组成的工匠精神编制测量量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队伍建设、重视员工培养等对该三个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17]叶龙基于敬业奉献、精雕细琢和创新创造三个维度对工匠精神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三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知在包容型领导与技能人才工匠精神之间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18]乔娇通过对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敬业奉献、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等四个维度开发了测量量表,结果表明大学生志愿精神、创业精神和感知创业行为控制与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起到中介作用。[19]
2.工匠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工匠精神的产生和重提既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也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曾亚纯指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类别、自我效能感对工匠精神行为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而教师指导和实践教学则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0]程欣等强调按照影响维度合并计算其工匠认可度影响因素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企业、个人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工匠都较认可个人特质和企业文化而对学校课程、校园文化的认可度较低,博士学位比其它学历拥有者比较认可学校教师,而对企业培训认可度较低。[21]邓菲提出学生基数过大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培育品质,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培育水平。[22]张志坚认为男生相对于女生,有班干部经历者更具有工匠精神的特质,而年级和学科类别等因素则对其没有显著影响,引导学生参与工匠精神相关讲座或活动,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工匠精神均有助于工匠精神培育,而实践操作则对其影响不大。[23]
3.工匠精神现状实证分析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法、观察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出当前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所存在问题,从而能够“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培育效果和质量。刘文君指出,高职院校当前由于存在着生源质量不高、教学质量较差、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实践效果。[24]李梦卿等认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改革、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25]苗炜提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较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我意识较差、对工匠精神价值观的认识较为模糊,导致没有清晰的人生观,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26]李峰根据概念认知程度、情感认同程度及培育重视程度等三个维度指出当前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培育内容不全、培育方式整齐划一、培育效果空洞乏力等问题。[27]
工匠精神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各方的密切配合。其中合理的政策制度、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工匠精神培育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而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升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归宿和落脚点。
1.政府层面的培育对策
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以便使政府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肖薇薇提出完善的发展机制是职业技能提升的刚性支持向度,国家应构建一套包括考核、晋升、激励、保障等内容在内的完整机制,畅通发展渠道,让技术岗位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28]任寰指出国家要打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积极引导传统文化方向与国家战略转型紧密结合,完善政策激励措施,使之与“工匠精神”素质提升精准匹配。[29]丁淳强调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性质和方向的直接体现,应该在法律保障、政策指定、财力支持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布局,从而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起到应有作用。[30]
2.企业层面的培育对策
由于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学者们针对企业层面的工匠精神培育成果较少。刘志彪认为企业在管理方法上要处理好“灵活程度”与“纪律遵守”的关系,并鼓励消费者的“挑剔”行为,建设良好的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和价值观文化。[31]曾颢等认为企业应该善用宏观外部环境,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来发挥师傅对徒弟的烙印效应,重视运用隐形知识的转移和导师的角色模范作用来施加积极的社会影响。[32]任寰强调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环境与“工匠精神”培育实践,落实产教深度融合与“工匠精神”养成教育,打造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传承培育的有机结合。
3.学校层面的培育对策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学校层面的培育对策成为学者们长期以来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任寰认为应该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个流程环节,应强化课程模式与“互联网+”相匹配、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密切对接、师生成长实践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林克松以烙印理论为视角,强调培育工匠精神就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工匠精神印记并使其发挥持续影响,要精确定位烙印目的、统筹规划烙印过程、持续监控烙印效果等。[33]钱俊从确立特色教学目标、加强学生专业文化教育、找准契合点和完善思政教育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34]
4.个人层面的培育对策
受传统意义上“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个人层面的培育对策较少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夏雪婷认为高职生只有从“工匠精神”内涵出发,确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才能提高“工匠精神”认知,将其积极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35]朱叶提出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同,主动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精髓,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还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在学好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渐培养起工匠精神的职业观。[36]丁淳强调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行为表现,需要个体科学认识工匠精神、主动吸纳工匠精神、全面发展工匠精神、努力践行工匠精神。
近十年来,特别是2016年工匠精神被载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国内对于工匠精神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研究内容上,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断实现丰富和超越;在研究方法上,突破简单的理论思辨模式,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紧密结合;在理论基础上,不断将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测量学、心理学等学科有机融合。但是,认真审视这些成果,还有以下方面亟待加强与改进。
当前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基本上还静态地停留在认真、敬业、专注等对待工作的职业态度以及高超、创新、卓越的技术水平上。然而,作为一个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概念,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同时,工匠精神在不同领域里应该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要求,这种脱离具体的行业特征所得出的共性结论显得比较宽泛,缺乏特色性研究。此外,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等相关概念之间异同点的辨析,其在深度和规范性上尚存在很大发展空间,还需要借鉴多学科知识、运用多元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对于工匠精神的价值定位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系统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大多数研究仍然是偏重于劳动者个体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职业伦理观和对社会作用的简单思辨上。尽管这样定位比较符合大众的惯常认知,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工匠精神在职业群体和行业层次上的结构特征,也就相当于忽略了个体劳动者工匠精神养成的社会基础。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要求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必须坚持在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背景下,将工匠精神渗透于其所嵌入的社会情景和社会制度结构中去,提高毕业生的素质和服务能力。
工匠精神的维度组成,目前从二维到六维的定性划分都有存在,由于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对工匠精神维度进行测量分析,有效克服了定性研究准确性缺失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工匠精神维度研究的精准度。但是,目前所进行的工匠精神维度测量研究,其量表开发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理论基础都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领域定量研究的持续开展。今后应根据不同职业、工种和岗位要求,科学界定工匠精神维度,以多元学科为理论基础来规范地开发工匠精神测量量表,进一步提高工匠精神测量效度。
当前,对于工匠精神影响因素研究大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尽管有少量的定量研究也只是同一类型和同一层面上的相关因素与工匠精神之间的简单研究,缺乏对各个因素的具体影响作用及机理的具体实证分析。有些研究在工具编制、对象选择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比较随意,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今后,在规范开发工匠精神量表的基础上,应当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法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并对各个因素具体作用影响和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深度、客观性和科学性。
在早期研究中,大多数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是通过文献搜集和系统总结得出的结论,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其系统性和客观性不强,研究成果往往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近年来,仅有少量涉及实证研究的文献,但是所关注的视角较小,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够全面,实证研究的操作也比较随意,研究结果缺乏深度和客观性,显得粗糙且流于表象。今后,在研究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时,应更加关注深层次的问题,科学制定测量工具,严格遵循研究规范,从而确保所获取的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具体工作的实践反思。
相关研究所提出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从政府、企业、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依次展开,相对较为凸显政府和职业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关键性作用,这也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对策较为宽泛和分散,所提出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实践性和针对性还有待于继续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需要更加关注企业和个人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深入分析校企深度融合的特点和激发学生个人自身的内在动机,进而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和个人各个因素的积极性,使之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