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诗的时代表达与英雄解码
——从《海报里的英雄》看电视综艺节目创新

2021-01-16 10:25岳宗胜蒲亚萍
关键词:抗战英雄舞台

岳宗胜 蒲亚萍

(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2020年8月30日至9月3日,中国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打造的为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特别节目《海报里的英雄》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点赞。《海报里的英雄》融合电视、电影、戏剧、歌舞、交响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以年轻化的审美方式解码历史长河重的英雄人物,通过形式上的创新突破及内容层面的质感表达,增强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气质。《海报里的英雄》在光影交错中呈现出中国波澜壮阔的抗战史,在展现经典故事、梳理难忘创作历程的同时,赋予了经典作品新的时代气息,助推全社会形成敬仰英雄、礼赞英雄的氛围,传递催人奋进的时代正能量。

一、英雄史诗的经典再建构

对于电视受众而言,电视节目有效创新的关键在于合理掌控日常化和陌生化的效果。[1]《海报里的英雄》以真实的历史内容为依托,从电影海报切入抗战电影,从抗战电影了解抗战历史,通过对经典作品再建构的方式,以受众日常化与陌生化的变奏来寻找历史上的英雄形象和英雄精神,以新时代的话语抒写英雄、讴歌英雄、礼赞英雄。

电影海报,是电影精髓的瞬间凝固,是电影与观众沟通的桥梁,每一张海报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海报里的英雄》向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代表的战斗英雄致敬,讴歌他们宁死不屈、对党忠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向《红高粱》里淳朴的人民致敬,赞颂他们血性豪放、大生大死的英雄精神;向《百团大战》里以陈毅将军为代表的战斗领袖致敬,歌颂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向以冷云、胡秀之为代表的女战士致敬,礼赞她们不畏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牺牲精神。10张海报、20个故事、75位电影人从小切口讲大故事,以小见大地从一张张电影海报延伸到其背后的宏大叙事,带领受众多角度走进英雄的精神世界,触摸真实的历史故事。

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传世性、普遍性、权威性、耐读性、积累性,[2]《海报里的英雄》以“中流砥柱、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为5期创作主题,选择《中华女儿》《狼牙山五壮士》《红高粱》《南京!南京!》《地道战》《黄桥决战》《百团大战》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作品,借助电影自身的文化延续功能以及它们在中国抗战电影史上的历史地位,唤起受众的怀旧情结,树立受众的英雄观。节目致敬经典、礼赞英雄的同时,在原有的电影情节或人物上进行二次创作,延展出新的剧情,在其原有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话语的全新表达。在第1期节目中,创新创作的短剧《归来》续写五壮士的传奇,演员张国强、王挺分别扮演幸存的两位战士宋学义和葛振林。在那场壮烈的战斗后,两位战士不忘初心,始终心系和平、坚守信念,用不同的方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受众也借此看到了英雄无畏的一生。由电影《南京!南京!》延伸的短剧《船票》则聚焦南京城一对普通的夫妻,丈夫面对家与国的抉择,誓与南京城共存亡那份坚定与决绝的信念令人动容,妻子内心的痛苦与纠结也诠释得淋漓尽致。全新的故事解构以致敬经典的方式让光辉的英雄故事代代相传,助力受众真正走进英雄的世界。这种日常化和陌生化的体验,为节目带来较为显著的创新效果。

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海报里的英雄》秉承培根铸魂的创作使命,通过对经典电影的再挖掘、再解读、再建构,以真人讲真实、述真情的方式,共同讲述抗战影片和影片背后的真实历史,揭示出经典背后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精神。

二、英雄故事的表现形式创新

在《海报里的英雄》遴选海报的要求中,除了符合主题,还要满足时间跨度,即囊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5周年的每个重要阶段或者时间节点,这就确定了每期节目中的两张海报分别来自早期电影和80年代后的电影作品。不可否认,早期电影作品的创作年代和故事发生背景相对久远,受众对经典电影的表现形态和价值传递难免产生疏离感。因此,《海报里的英雄》创新表现形式,通过深层次的讲述与还原、沉浸式舞台的创意设计、戏剧舞台的经典呈现等方式,赋予经典作品时代的气息和鲜活感,拉近受众与经典作品之间的距离。

(一)深度访谈致敬英雄先烈

《海报里的英雄》对英雄故事、英雄人物的讲述,突破了以往惯用的主持人解说或嘉宾点评的单一途径,通过邀请电影专家、军事专家、英雄们的后代等莅临节目现场,从亲历者、见证者、旁观者的视角,全方位梳理经典作品的创作历程,带领受众走进影片背后的故事,以口述的方式共同追忆光荣事迹,创新解读视点,丰富解读路径,致敬英雄精神。

节目分别邀请陈建斌、江疏影、黄晓明、王凯、刘涛作为每期节目的特邀主持人,作为演员,他们更了解电影本身,在与专家沟通的过程中明显更为顺畅,更能碰撞出创作的火花。例如第3期特邀主持人黄晓明与军事专家孟祥青聊到平型关大战,孟祥青摩挲着一把刺刀,讲述了一个我军战士抱着必死的信念用身体做盾牌将刺刀插进敌人胸膛的悲壮故事。主持人黄晓明感叹敌后抗战的艰苦和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主持人的所听所闻所感为节目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主持人的加入也为节目引入了更多的视角,因此节目组在对英雄的走访与追忆的过程中,更注重展示英雄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呈现更为全面立体的英雄形象。

为了保证文化类节目的知识性,节目组邀请军事专家孟祥青,电影专家张会军,导演陈凯歌、冯小宁、丁荫楠等嘉宾,共同讲述抗战影片和影片背后的真实历史。节目组还将战争亲历者、英雄们的后代邀请到节目现场,共同追忆英雄的感人事迹。例如讲到经典抗战电影《地道战》的故事时,节目组邀请了饰演高传宝的朱龙光老师和饰演牛娃的胡自和老师来到现场,从主创的视角讲述电影创作的始末,回忆当年为更加贴近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去冉庄、李庄体验生活的场景。军事专家孟祥青直言,经典电影《地道战》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军事教育、历史史实和英雄形象高度融合在一起,带给人思想上、心灵上的洗涤。讲到电影《黄桥决战》,节目组邀请了黄桥战役的亲历者朱亚伟老先生来到节目现场,他动情讲述了祖父朱履先与陈毅、粟裕将军新旧两代军人的莫逆之交,讲述了在国民党层层围困之际,爱国人士朱履先捐钱捐物、号召百姓开炉做烧饼慰问新四军,并将第一炉黄桥烧饼送到抗战一线的故事。讲到动情之处,朱亚伟唱起电影中的黄桥烧饼歌谣,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深厚情谊。多维度、深层次的还原与讲述,无意于通过说教的方式诠释英雄的概念,而是立体翔实地勾勒出英雄的群像,在给予受众审美震撼的同时,引导受众在新时代形成自己的英雄观。

(二)沉浸式舞台打造审美体验

舞美作为电视综艺节目中的重要元素,在把控节目节奏、引导受众情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报里的英雄》创新舞台设计,将舞台打造成光影博物馆、影像展览馆、英雄纪念馆,穿过历史的界限,将英雄的时代、地点、故事、精神凝练成为足以在舞台上展现的时空片段,营造出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海报里的英雄》脱离传统舞台形式,重塑舞台样式,凸显设计理念。整个舞台从功能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舍弃了内场观众席,使舞台空间最大化,并在场地中设计了碑林区和环屏区两个表演空间。碑林区由40根可移动的石碑立柱组成,可根据节目的需求随意改变组合造型和摆放位置,用于影视化表演和情景再现,包括根据交响乐团的需求组成不同的场景,拓展了舞台表现空间。另外,环屏区域设计成3层双面屏幕组成的环形结构,分为外环、中环、内环,3道环形将舞台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中环和内环由25块LED屏组成,可数控升降和定位,既分隔又融合。外环上贴满了一张张抗战电影海报,形成一条海报长廊,在长廊的两侧展示每期相关的实物海报,在站台上展示与电影和题材有关的道具。这样的大环绕结构,不仅可以满足多视角的拍摄,还能随着人物的行动进入环形结构的内部,增强了时空层次感,通过场域转换营造多维空间的叙事真实,强化了多线索叙事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如讲述经典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时,特邀主持人陈建斌与嘉宾张会军、孟祥青、秦燕行走在海报长廊。海报下,军号、老军装、老电影放映机等充满时代印记的物件,让整条长廊立体可感。主持人和嘉宾们的生动解说,将故事的时代背景、历史史实、电影创作历程等信息铺陈开来,使受众得到不亚于专业展厅的沉浸式体验。短剧《归来》、情景舞剧《壮士悲歌》在中环和内环舞台上演,戏剧化的演绎配以3D全系影像的变幻,营造多重叙事空间,塑造出众多英雄的群像,更形象地将海报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延展开,更生动地为受众展现不同时期、不同抗战背景下英雄们的故事。

(三)戏剧舞台的创意呈现

相较于以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海报里的英雄》摒弃了传统的晚会与访谈的节目形式,由1条主线、2张海报、3种叙事、多次文艺表演构成节目的总体框架。节目不但创新设计了环形的套层舞台布局,而且整合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采用戏剧的编排方式,使得故事的演绎更加流畅自然,构建出整体的脉络及架构,凸显经典作品的可看性,契合当下受众的审美趣味,吸引受众在节目中缅怀抗战英雄、致敬英雄精神。

由技术手段带来的表现方式的创新,也给予了故事呈现充分的自由度,同时带给观众陌生化的审美感受。[3]《海报里的英雄》围绕每期节目话题,以故事为核心,通过戏剧结构思维,将节目中的访谈、歌舞、戏剧表演、主持人串场、交响乐、大合唱串联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摆脱惯常化制约,以陌生化手法丰富受众的审美感受。例如在展现电影《红高粱》的过程中,节目直接将电影中经典的祭酒、埋酒坛袭击日军等情节进行再度创作演绎。节目中,戏剧表演开场几分钟后有一段芭蕾舞群舞表演,展现九儿出嫁当天颠轿的场景,结尾九儿中弹身亡的瞬间则接入了一段双人芭蕾舞表演。这是戏剧思维的埋入,将受众带入戏景合一、戏情合一的震撼中。同样的手法在第4期《地道战》中得到充分体现。节目组在现场重现了3层地道,同样采用舞剧的形式表演鬼子进村、村民埋伏、敌人放毒等情节,穿插在整体的戏剧结构中。节目在同一个空间内将电视、戏剧、电影3种艺术手段进行融合,通过电影镜头让气氛营造和演员表演达到高度契合,使戏剧化演绎更加丰富多彩,让经典作品重焕生机。

三、英雄精神的时代传承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海报里的英雄》从抗战电影的海报入手,由海报引入经典电影片段,又通过电影向舞台延伸,使得英雄们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可感,将历史事件以一种更加直观、更富冲击力的方式展现出来,促进了英雄精神的继承与延续。

历史的再现是为了铭记历史,故事的再创作是为了让精神永存。《海报里的英雄》不仅回顾历史影像中英雄们的光荣事迹,也让受众看到今天的英雄群体。在第1期节目中,今天的“狼牙山五壮士连”官兵每天点名仍从五壮士的姓名点起,全连齐声喊“到”,铿锵有力的回答和坚毅的目光是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精神的时代彰显。英雄虽已逝去,但为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的精神永垂不朽。从奋斗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和白衣天使,到抗洪救灾中的人民子弟兵,他们虽是普通人,但都散发着英雄气概。正如军事专家孟祥青所言,历史中的抗战精神和新时期的抗疫精神、抗洪精神都凸显出英雄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出和平年代里普通人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延续。[4]《海报里的英雄》借助抗战电影所传递出的英雄精神重在教育新一代的年轻人,英雄不是单纯的名字,历史事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文字记录,英雄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革命篇章承载着历史的温度和民族的精神,英雄们的艰难历程和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后人。

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之作,《海报里的英雄》以颇具代表性的电影海报作为切入点,通过经典故事的再建构重现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通过深度访谈、沉浸式舞台的打造、戏剧舞台的创意呈现,创新英雄故事的表现形式;并在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中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海报里的英雄》在用丰富的视听语言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在解码英雄,启发受众对人生、对历史、对国家的思考,彰显了主流媒体的创造力和责任感,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示范。

猜你喜欢
抗战英雄舞台
英雄犬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