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青 徐晓红
(1. 吉首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南 吉首 416000;2.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湖南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千百年来,湖南省汉、土家、苗、侗、瑶、回等多个民族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湖湘文化。一般而言,湖湘文化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湖南省内以汉民族为主要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二是湖南省内土家、苗、侗、白、瑶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具体来说,湖湘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科技工艺、经学理学等诸多领域,蕴含着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等思想内涵。近年来,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为代表的湖南扶贫经验、扶贫精神也成为湖湘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上述湖湘文化资源为讲好新时代湖南故事、推动湖湘文化进一步对外传播提供了生动的对外传播素材和肥沃的文化土壤。[1]2006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强省”以来,湖南文化产业逐渐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湖湘文化对外传播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于实现人类文明互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这为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出了新要求,也赋予了包括湖湘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新机遇。当前,推动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有利于构建新时代湖湘文化形象,促进湖湘文化的对外交流互鉴,推动湖湘文化产品的提质创新。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建构新的国家文化形象来提升国家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和文化自信的概念。这些要求和目标对构建新时代国家文化形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是由中国境内各民族、各区域共同实现的。为此,“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新时代国家文化形象构建的过程中,也推动了新时代湖湘文化形象的构建。
“一带一路”倡议跨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旨在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当前,湘绣、湘瓷、湘茶等湖湘文化代表在对外传播中崭露头角,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地理环境、传播理念、传播工具等方面的不足也制约了湖湘文化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一带一路”倡议对进一步提炼湖湘文化的特质,搭建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桥梁,提升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湖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贸往来。2020年12月,湖南省提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强调要将湖南省打造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湖南省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赢得了进一步提质创新的机遇。湖南省应以国际化的视野,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国际市场,打造一批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文化精品,促进湖南文化产业的提质创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践,湖湘文化也日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组织由单一化组织传播转变为多元化组织传播主体,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生产呈现出依托新媒体的跨界融合的趋势,对外传播的方式则是公众为中心、社交互动为方式的移动互联网传播。[3]然而,当前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在思想认识、传播手段、品牌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困境。
当前,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规模较大,效果也较为明显。但是,湖湘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仍然难以逾越。“文化折扣”是加拿大学者霍斯金斯和米卢斯在1988年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在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跨文化文化产品的理解和认识会被削弱,最终会产生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折扣现象。笔者在考察和研究过程中发现,文化折扣现象导致湖湘文化对外传播中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对湖湘文化的整体面貌了解不够全面,局限于湘绣、岳麓书院、沈从文等少数湖湘文化符号;二是对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认识不够深入,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等思想内涵;三是对湖湘文化的形成背景理解不够到位,湖湘文化是湖南省各族人民千百年来与自然环境调和适应产生的结果,对文化形成背景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增进对湖湘文化的认识;四是对中华文化和湖湘文化的关系的洞察不够细致,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随着湖南省对外交流的加深,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由过去的以官方渠道为主,发展为官方渠道、民间渠道并举的态势,境外旅游、留学、经贸活动、媒体资讯、文化交流活动都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但是在对外传播平台搭建、对外传播手段运用等方面存在不足。具体来说,在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平台搭建方面,缺少世博会这样的高水平平台;在新兴媒体的运用方面,缺少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通信等先进科技和媒介技术的运用。例如四川农村姑娘李子柒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在YouTube、微博等国内外平台上通过原创视频来展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湖湘文化在对外传播上,新型传播手段的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打造对外交流品牌,为品牌对外传播赋能,是提升湖湘文化对外传播效力的重要途径。在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虽然湘绣、岳麓书院、凤凰古城等少数文化符号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代表性强、传播力足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符号仍然比较匮乏。同时,虽然境外具有湖湘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较多,然而具有较强影响力、能够引领文化潮流的文化产品品牌明显不足。
如前所述,当前湖湘文化对外传播需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机遇,分类别、有步骤地整合湖湘文化资源,发挥湖南传媒产业优势,打造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精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在湖湘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亟需瞄准“一带一路”倡议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中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目标。具体来说,一是要利用签订的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等利好,推动湖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湖南省演艺集团等与国外相关组织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进而推动湖湘文化对外传播;二是把握展现湖湘文化的重大项目机遇,如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张家界魅力湘西艺术团赴外参演、湖南综合艺术团赴外参演等文化、经贸活动,为湖湘文化走向世界搭建良好的平台。
湖湘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下湾遗址、炎舜二陵、城头山古城址、岳阳楼、高庙遗址、岳麓书院、永顺老司城遗址、里耶古城遗址、马王堆汉墓等;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湘绣、苗族西部民歌、辰河高腔、湘西苗族鼓舞、侗族大歌、瑶族长鼓舞、土家族打溜子、白族仗鼓舞等。如此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湖湘文化资源,在对外传播时需要进行整合。站在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实现湖湘文化的整合传播,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湖湘文化特点、展现湖湘文化精神的文化资源,并且传播内容要符合国家整体文化形象建构的要求。例如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今天,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是对外传播的重点之一。十八洞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之地,以其为代表的湖南扶贫经验、扶贫精神自然成为当前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湖南省传媒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湖湘文化对外传播中,要充分发挥媒体资源的优势,擦亮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品牌。一是进一步做强“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等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传媒产业先锋,进一步发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的优势,加大电影《十八洞村》《半条棉被》等文化精品的传播力度;二是进一步打造湖湘文化产品品牌,切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心理需求,通过湘茶文化、湘绣文化、湘窑文化、湘菜文化、红色文化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湖湘文化产品,实现湖湘文化品牌的国际化表达。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人类活动,“一带一路”倡议下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是实现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为此,寻求文化契合,减少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阻隔,解决对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湖湘文化对外传播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受众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有效发挥省内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湖湘文化异质性、湖湘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等问题的研究。同时,湖湘文化对外传播中要重点突出人类共通的文化价值观念。人类共通的文化价值观念是跨越国家和种族的思想理念。各个国家、地区文化的具体形态千差万别,但存在着全人类共通的价值观念。在湖湘文化对外传播中,要凸显人类共有的美好情感和美好品质,寻找精神共鸣的最大公约数。例如“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俗语展现了湖南人做事能吃苦、有耐心、很执着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既体现着湖湘文化的特点,又易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