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思维逻辑的嬗变*

2021-01-16 03:40王玉芬曹凤珍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田 辉,王玉芬,曹凤珍

(1.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的重要指示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本质上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意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的“专属”权力,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义务。同时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实践统一起来,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授课中统筹和掌控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时机和平衡,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启动“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融入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品德等综合的全面提升,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效果。

“课程思政”就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而现阶段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师作为执行主体,其本身存在对“课程思政”认识失范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学科教学的核心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特别是在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和唯学分论、唯就业论的社会环境下,“课程思政”意识比较薄弱。很多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忽视了“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割裂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也遮蔽了“课程思政”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独特价值,掉入“课程思政无关论”的陷阱。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激情,但缺乏正确理论和实践指导,在教学实践中过度强化思政内容,课堂讲授中刻板生硬,教学安排中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本质,也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犯了“课程思政过头论”的毛病。

“课程思政”是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课程思政”主体的教师,其认知水平、效能意识、方法途径、育人策略等思维逻辑因素尤为关键。因此,在“课程思政”实践体系中,教师的思维逻辑因素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广大教师需要提升思想认识,变革和构建科学合理的思维逻辑,在认知层面上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效能层面上实现知识效能和德育效能的统一,在方法层面上实现渗透途径和内生启发的统一,在策略层面上实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统一,这些思维逻辑的深化和整合,对于统筹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立德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认知层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客观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课程思政”“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知深化,是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思维逻辑的起点,也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思维基础[3]。教师对“课程思政”在认知层面包括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指教师对“课程思政”表面的、直观的、碎片化的认识。一般而言,是指教师通过通知、文件等材料阅读获得“课程思政”的概念、特征、作用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课程思政”的概念、“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和功能,等等。教师通过感性认识了解和勾勒“课程思政”的认知轮廓,为深化认知层次、促进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也为教师深化对“课程思政”本质和规律探索奠定认知基础。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升级,教师通过对“课程思政”的理性认识探索可洞悉“课程思政”的本质、规律和趋势。具体而言包括:理解和掌握“课程思政”的本质,“课程思政”如何促进教学效果和思想品质的共同提升,“课程思政”怎样促进教学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和创新。……列宁曾说:“从生动、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的辩证途径。”[4]教师对“课程思政”只有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跃迁,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从内心激发出“课程思政”实践的激情,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强化主动探索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动力和意愿。

二、效能层面:知识效能和价值效能的统一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和公共基础通识课等课程模块,融入隐性思政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深化和浸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课程共同构筑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课程体系,并体现了知识传递效能和价值塑造效能的统一。

“课程思政”的知识效能就是课程的思政元素,直接或间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和掌握。教师运用以情感人、以德育人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良性的教学互动,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和练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教师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建立起以历史观视角和辩证法思维为框架的学习范式[5],使其用更多元的维度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点、用更新的锐度去解释和诠释所遇到的问题、用高度和广度的视角去洞悉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此外,教师拥有“课程思政”意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人格品质的培养。学生拥有自律品格和自信意识,将更主动地和教师协同合作,并将其转化成自我学习、自我成才的动力和能量,强化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共同实现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的价值效能就是学生通过教学实践达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定位和认同。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课程思政”的精心设计和融入契合,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价值和革命价值、内心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真实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严谨的教学风格、高尚的理想信念、自觉的责任情怀、精彩的课堂呈现等价值元素,可引领学生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理性判断和品质行为。教师通过身教、言教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发挥着“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功能。

雅斯贝尔斯指出:“教学应当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6]因此,“课程思政”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和品质养成相结合的过程,是知识技能培养和道德人格塑造的辩证统一。

三、方法层面:渗透途径和内生启发的统一

教师要实现“课程思政”的良好教育教学效果,需要遵循“课程思政”的教育规律,把握“课程思政”的融入时机,整合教学内容、情景互动、价值引领等因素,用适合的方法实现知识技能和思政品质的显性呈现和隐性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课程思政”的方法一般有两大类:一种是通过渗透途径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一种是通过内生呈现达成“课程思政”的效果。

“课程思政”的渗透途径是指教师要在各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具有德育意义的内容,根据各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把思政各要素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7]。“课程思政”渗透的核心就是教师整合课程资源和思政资源,从外部对学生施加影响,实现“课程思政”的效果。教师利用好渗透途径,首先需要掌握学生认知发展和思政素养形成的规律,要因地制宜、借势而为地设计“课程思政”渗透的模式和途径。另外,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如工科专业所内涵的“工匠精神”“协作意识”等;医科专业所包含的“严谨作风”“仁者大爱”等;文科专业所反映的“文化自信”“爱国情怀”等;理科专业所蕴含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科学报国的情怀”等。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和话语体系,将思政元素按照合乎逻辑和课题情境的规律嵌入到学生构建认知的图式中,融合到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实现“课程思政”实践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不仅如此,教师的个人魅力、道德品质、思想认识和价值认同等方面,也应伴随着课堂教学过程自外而内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课程思政”的内生启发强调营造人文氛围,在关注和关怀学生情绪情感、生活学习和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素养和高尚人格的自然养成。具体而言,“教师将教学内容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和因素挖掘出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的过程。”[8]“课程思政”教师要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原则,通过教学能力、课堂设计、讲授智慧和表达艺术等营造好学乐学的知识氛围,启发学生自我探索、挖掘潜能、积极向上向善的动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格素养的全面发展。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实践、学科研究、文化活动和课外生活等载体,在教授知识和训练能力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敞开心扉、体验感悟,促进学生道德思维的成长和精神世界的丰盈。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运用“课程思政”的主观性、体验性和内隐性等特点[9],根植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创设和革新教书育人的情境和氛围,全力全方位打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启发空间,孕育学生道德素养自主成长的内在能量,使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实现“课程思政”实践体系中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跃迁”。

“课程思政”将渗透途径和内生启发相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部与外部相结合、被动教育和主动成长相结合、情感体验和理性学习相结合,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策略层面: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统一

习近平指出:“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1]因此,各学科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德育先行”的育人理念,确定“课程思政”的策略定位,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强化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学科专业理论实践知识融为一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主动地成为“课程思政”的信仰者和践行者。

“课程思政”的思想自觉,就是教师能够自主自觉地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现专业教学和德育培养的同向同行。“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成他的意识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0]因此,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首先教师树立思政意识,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政治觉悟、道德素养和文化内涵等,奠定“课程思政”体系中实践主体——教师坚实的思想基础。教师具有自觉运用“课程思政”的思想意识,在提升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实现“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功能和使命。其次,思想自觉让学科教师对纷繁复杂的思想意识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和价值辨别,帮助学生应对和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更好地成为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引领者[11]。

“课程思政”的行动自觉,就是教师将秉承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化为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行动,实现“课程思政”的知行合一。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活动、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实训、创业创新等途径,将思政意识和道德要求落实到行动中,在课程教学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学生用行动自觉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教师将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让学生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改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例如农牧食品类专业教师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中华美食周”活动,推广合理的民族膳食和传统餐饮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外语专业教师可利用语言优势,开展“大国外交”图片展览,宣传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友谊,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理工科教师可结合专业理论和实践应用,开展“大国重器和大国工程”模型制作,介绍我国重大科技成就和工程项目,激发爱国热情等。学科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形象直观地彰显“课程思政”的优势和价值,并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专业知识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