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雷尔曼受众理论下讲好“中国故事”策略分析

2021-01-16 03:40李艳芳李凌云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言说非洲

李艳芳 李凌云

(郑州大学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近年来,中国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彰显硬实力的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但中国软实力的发展还是无法与硬实力的发展相提并论的[1]。对外宣传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和修辞学最大的共通之处就是两者都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对不同受众的说服,所以,讲好“中国故事”实质上是汉语修辞学与西方修辞学的一场论辩。当然,修辞学视域下,对外交流和宣传的研究不占少数,但大多倾向于用伯克的“同一”理论来作为切入点。鉴于国际外交风云变幻,在应对具体的外交宣传事宜时,如果只采用伯克的“同一”理论,未免显得单薄无力。文章从佩雷尔曼的受众理论出发,通过具体分析习近平执政以来致非洲的两篇演讲,期望对伯克的“同一”理论加以补充,为解决中国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多视角。

一、文献综述

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大致是从传播学、政治学、语言学等角度出发来进行的。在修辞相关研究中,倾向于在“修辞劝说”这一大的框架内进行对外宣传研究,且主要是以伯克的“同一”理论作为着手点。如袁卓喜曾将西方修辞学的精髓劝说理论融入到外宣翻译研究之中[2]。其研究涉及到了佩雷尔曼和肯尼斯·伯克等人的修辞理论,但整体而言,仍是修辞劝说之于外宣翻译的影响,并没有明确上升到对外宣传策略这一高度。此外,张瑶、郑嘉禹合写的“同一”理论视域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海外认同构建研究——以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为例[3],是伯克“同一”理论在外交领域的应用较为完整的体现。当然,将西方修辞理论展开,进行具体研究的居多,如谭学纯提出并探究了广义修辞学对于国家形象构筑的意义[4]等。也有从中西方修辞传统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外宣策略的,如汪建峰将对外宣传放置在软实力这个范畴内,在修辞上与西方话语伙伴较量[5]。

综上所述,国内对“受众”问题“向来不够重视”[6],鲜有研究是以佩雷尔曼的受众理论为理论支撑展开的。而多变的国际环境又要求我们在对外宣传这场“论辩”中,坚持“受众”中心论,提升受众这一要素的地位[7]。因此,文章将佩雷尔曼的受众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探索不同语境下对受众反应的处理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二、理论框架

谈及当代西方受众理论,不得不提的是波兰学者凯姆·佩雷尔曼及美国学者肯尼思·伯克。伯克强调获得受众认同的重要性;而佩雷尔曼主张要坚持把“受众”这一要素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和受众的“智力接触”等来争取受众。与前人不同,佩雷尔曼为论辩增加了“道德”“价值判断”等新的要素,强调对“普遍受众”施压来达到使其信服的目的[8]110,113。所以,修辞者可以凭借认同和施压两种方式来得到受众的认可。

刘亚猛教授在其《西方修辞学史》中对佩雷尔曼受众理论具体的论辩方式解释如下:(1)增加和受众的“智力接触”,即受众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或多或少被系统化的构筑”。在构筑受众这一过程中,言说者不仅要把性格特征、信仰等心理要素考虑进去,而且也要重视职业、身份、地位、文化等社会要素;(2)要想说服真正的受众,可以先通过说服“普世受众”(由世上所有“有理智”或“通情达理”的人组成的受众集体)进而迫使真正的受众接受所提出的观点;(3)坚持把论辩当作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表明我们“放弃使用暴力”的态度,表明我们愿意接受明示的或潜在的制度规定,也表明我们“把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别人作为最好的选择”;(4)论辩的出发点,“只能选择被受众接受的观点”,或者对受众来说不具争议的意见,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而符合以上条件的“论辩出发点”的“观点或意见”又能进一步分成两小类:“事实类”和“爱好类”;(5)在论辩过程中,言说者应该持“公正”态度,尽最大可能避免“狂热主义”和“怀疑主义”;(6)具体的论辩技巧可以概括为两大类,“结合”和“离解”。“结合技巧”是指将原来互不相关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融为一体;“离解技巧”与之相反,是指将原来密切相关的整体分解为各自独立的部分[9]。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所指的论辩技巧是“结合”,“离解”只能用在比较特殊的场合。而“结合技巧”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类逻辑论辩”“基于现实结构的论辩”和“建立现实结构的论辩”。“类逻辑论辩”手段是指经过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建立起一种和逻辑关系相似的关系而完成“信奉转移”。“基于现实结构的论辩”手段中的“现实结构”是指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在真实世界中确实存在于各种事物间的不同关系,一般可以分为“序列关系”(如“原因和结果”关系等)和“共存关系”(如“本质和现象”关系等)。如果言说者能够顺利让受众相信自己提出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确存在以上这些关系,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就相当于是通过调用“现实结构”而完成了“信奉转移”;“建立现实结构的论辩”是指在论辩过程中引入某些对于受众来说无可厚非的典例、图表、对比等,并让他们确信正被探讨的话题与所引入的典例、图表、对比等具有相似性;(7)选择性事实呈现,创造“在场”印象[10]。

综上作述,作为“新修辞学”理论的核心所在,受众理论可以被定义为“以受众为中心,旨在促进受众接受他们所提出命题的论辩理论”。

三、基于受众理论对讲好“中国故事”策略的分析

正如刘亚猛教授所指出的,“由于中西修辞理念存在巨大差异,对外宣传的策略选择和运用往往不能适合西方的听众,这不管是从宏观的外交角度还是还是从微观的论辩角度,都是一种失败”[11]。基于佩雷尔曼的受众理论,下文将对习近平执政以来致非洲的两篇演讲(选段)进行分析:

1.摘录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3月25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重要演讲。(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以下简称“坦演讲”,节选如下)

哈巴里!哈巴里!……

阿桑特尼萨那![12]

以上三个例子印证了佩雷尔曼受众理论的第一条论辩技巧,即在对外宣传中要考虑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即言说者要考虑受众的认可等心理因素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和受众进行“智力接触”。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多处使用非洲人民易于接受的方言,如演讲开始时,习主席没有直接采用常见的汉语问候语,而是使用非洲人民更易于接受的斯瓦希里语,这就是习主席充分考虑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受众进行心理“接触”的体现。因为这种对于习近平主席来说是特定语言的语言却是受众的日常用语,这种语言的“呈现”有意无意间拉进了言说者和受众的距离,为下文讲述“中国故事”奠定了基础。

2.摘录

2013年03月30日习近平在刚果共和国议会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的演讲(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以下简称“刚演讲”,节选如下)。

尽管非洲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动荡,但我坚信,这些困难和曲折阻挡不住非洲迈向和平、发展、进步的坚定步伐。此时此刻,我想起一位非洲诗人的诗句:”向前走,非洲,让我们听到你歌声中胜利的节奏!”[13](刚演讲

非洲有句谚语:“河有源泉水才深。” (坦演讲)

同样,为了激励非洲人民在逆境中不断前进,习主席在对刚果共和国的演讲中引用了非洲诗人的诗句,这是言说者充分考虑受众的文化因素,和受众进行“智力接触”的体现,此举不仅能激发非洲人民的斗志,而且能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国热爱和平的国家形象。此外,为了表明中非友谊深厚,习近平主席在对坦桑尼亚的演讲中引用了非洲谚语,这也是言说者和受众进行文化方面“智力接触”的进一步体现。在佩雷尔曼看来,论辩中引用受众的诗句或者谚语等本族语远比直接使用言说者的语言者英语这种通用语有效,因为这些诗句或谚语等本族语是已被受众认可的语言形式,所以,在言说者期望明确表达某种标准或观点时,本族语的使用将使其事半功倍。此外,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诗句和谚语不仅是受众集体智慧的体现,更是受众价值判断的表达。总之,这些包括诗句和谚语等在内的受众日常语言的使用将有利于言说者在建立价值判断契合的基础上,直接表明自身的论点或标准。

3.摘录

中国将坚定不移同非洲国家团结互助,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对非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风险和困难带来的挑战。(刚演讲)

这是习近平对刚果共和国发表演讲的选段,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典例,因为我国领导人在访问非洲期间所作出的承诺——增加对非援助、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对非务实合作等——是建立在正确的论辩出发点的基础上的,即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带动非洲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非洲人民的心中[14]。显然,这一观念是“已被受众接受的见解”,或者说在受众看来不具争议的意见,是中非论辩的正确出发点[8]333。当然,这也是“基于现实结构的论辩”技巧的集中体现,该例中的“现实”是非洲想要发展的现状及中国愿意助其一臂之力的事实,而“现实结构”是中非两国的“共存关系”,这是中国新时代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共享理念的体现,也是充分考虑到非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重点的明智之举。

4.摘录

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坦演讲)

习近平主席在对坦演讲中反复强调中国梦、非洲梦、世界梦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佩雷尔曼受众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是“结合技巧”中“类逻辑论辩”技巧的体现。经过在前提——中国梦的实现——和结论——非洲梦以及世界梦的实现——之间建立起一种和逻辑关系相似的关系而完成了“信奉转移”,因为创造幸福生活,是每个公民的期盼,也是每个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则是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梦也是非洲梦,也是世界梦。这种价值观唤起了受众的美好憧憬,也无意识的把“中国梦”“非洲梦”“世界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受众对中国的认同感,愿意和中国并肩作战,为中国梦,非洲梦和世界梦的实现努力奋斗。这也间接在向所有具备相关常识的国家(普遍受众)发布了一条他们都能看懂的信息,即企图破坏各个国家梦想及世界梦实现的行为是损人不利己的,所以,这就通过给普遍受众施压来逼迫真正受众,即企图破坏各个国家梦想以及世界梦实现的人,接受我国所陈述的观点,从而更好讲述“中国故事”。

5.摘录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03月30日在刚果共和国议会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的演讲(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刚演讲)

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各国都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从修辞论辩的角度来看,中国国家主席所提倡的是基于正确的大国外交论辩态度的,即“公正”的态度,力戒“狂热主义”和“怀疑主义”。此外,中国主张“各国都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也意味着我们“放弃使用暴力”,意味着我们接受或明或暗的体制安排,“把通过讲道理说服别人看成是最高价值”[8]312,即中国将联合国准则等国际规定做为自身采取何种行为的标准,这也是“中国故事”中国际态度和原则的生动讲述。

6.摘录

我听说了一个故事,有一对中国年轻人,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 (坦演讲)

在这次对坦的演讲中,中坦友好交往的事迹颇多,而习近平主席却选择讲述一对中国新婚夫妇在坦桑尼亚蜜月旅行的浪漫故事,将这对中国年轻人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幸福生活的和谐画面置于前景,使之占据非洲人民(受众)的意识,引导其认同“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同样,中国是一个和平大国”这一理念,更好阐释“中国故事”的人文情怀这一方面。这也是佩雷尔曼受众理论中为受众创造“在场”印象技巧的生动体现:创造“在场”本身就是选择强调、凸显事实或观点的某一方面,从而引导听众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方面上来。

7.摘录

我听说了一件感人的事情。2012年12月的一天夜里,布拉柴维尔突降特大暴雨,郊区一些房屋被淹。3位受灾的中国华侨本已脱离险境,但当他们发现邻居对险情还毫无察觉时,又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游到快被淹没的房屋边,奋力扒开屋顶,救出了12名刚果邻居,其中包括5名儿童。他们的义举得到当地居民交口称赞。 (刚演讲)

此外,在论辩中呈现某一事实及构成这一事实的支撑性要素或具体信息,比如,翔实的数据等,也可以达到创造“在场”印象的效果,最终实现受众的“信奉转移”这一目标。习近平主席在对刚果的演讲中,讲述中国华侨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刚果邻居的感人事迹,不仅呈现了救人的具体细节,包括外部环境、施救的行为过程等,还呈现了一系列详细的数字,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施救者的数目以及被救者的数目等,在这些细节的支撑下,“中国人民英勇无畏、救助弱者及这些人民所在国家中国是合作大国”的事实也就成为受众意识的前景信息,该事实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强调,这也就构建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共同的体验和共同的情感,起到了创造“在场”印象的作用,讲好了“中国故事”中“和平”这一章。

8.摘录

非洲人民也给了中国人民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达累斯萨拉姆传递过程中,坦桑尼亚人民像欢庆自己的节日一样,载歌载舞迎接奥运圣火,喜庆的画面深深定格在中国人民的脑海中。

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非洲国家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国家自己也不富裕、人口不到200万,向地震灾区慷慨捐出200万欧元,相当于人均1欧元,这份情谊让中国人民备感温暖(刚演讲)。

在佩雷尔曼看来,在论辩过程中引入某些对于受众来说无可厚非的典例、图表、对比等,并让其确信正被探讨的话题与所引入的典例、图表、对比等具有相似性,这就是“建立现实结构的论辩”。而“现实结构”是指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在真实世界中确实存在于各种事物间的不同关系,一般可以分为“序列关系”(如“原因和结果”关系等)和“共存关系”(如“本质和现象”关系等)。如果言说者能够顺利让受众相信自己提出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确存在着以上这些关系,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就相当于是通过调用“现实结构”而完成了“信奉转移”。继在上文致刚果演讲中强调中国人民给予非洲人民的帮助这些行为之后,习近平主席接着举出非洲人民迎接北京奥运圣火和在汶川地震中热情援助当地人民的典例,是通过建立非洲人民和其行为之间的“共存关系”来实现——中国是热爱合作的,这一合作不仅是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单方面帮助,也是中国乐意接受非洲国家援助的双向互助——这一“信奉转移”的,而这一切需要诉诸非洲人民行为背后的动机,即对中国人民所提供帮助的回馈。显然,讲好中非互助这部分“中国故事”的关键是习近平主席基于“建立现实结构的论辩”,对受众行为背后动机的准确把握,也是之前习近平主席讲好了“中国故事”的必然结果。

总之,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来看,习近平主席在外交演讲中对平民百姓之间交流的着重突显是为了拉近与当地人民的心理距离,以讲述平民百姓的真实故事为着眼点,塑造一个没有政府干预、两国人民真诚交往的友好形象[15]。

四、结语

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我国国家形象修辞研究专家胡范铸曾表示,“国家形象的问题,不仅和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息息相关,也离不开语言学。而一切言语行为都是修辞行为”[16],所以,要想在对外宣传这场“论辩”中占据有利位置,有必要将修辞劝说理念,尤其是佩雷尔曼的受众理论融入对外宣传中,提高外宣活动参与者的修辞意识,这就要求他们在外宣中注意以下几点:(1)对外宣传时,言说者要增加和外宣对象的“智力接触”,既应该考虑性格特征、信仰等心理因素,又不能忽略职业、身份、地位、文化等社会因素;(2)要选择正确的外宣出发点,“只选择被受众接受的观点”,或者对受众来说不具争议的意见,作为自己的“出发点”;(3)在应对外宣危机时,要抓住核心关切所在,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回馈给对方,让其意识到事件的利害,这样通过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建立起一种类似逻辑的关系而实现“信奉转移”;(4)要筛选外宣材料,即对外宣事实进行选择性呈现,来创造“在场”印象,从而达到外宣接受者的感同身受这一最终目标。总之,讲好“中国故事”这场“论辩”的成败系于我国是否能通过与外宣接受国的往来获得其“信奉”。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言说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非洲鼓,打起来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