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边境旅游跨越式发展策略研究

2021-01-16 03:40:20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黑河市黑河边境

夏 岩

(中共黑河市委党校,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国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边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在稳边固防、维护民族团结、发展经济、拓展国际旅游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逐渐受到重视。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在空中俯瞰,宛若双子星座,人们形象地把黑河和布市称为“双子城”。多年来,黑河市不断加快景区(点)开发建设,强化市场宣传,加强行业监管,提升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旅游星级饭店22家,旅行社81家,A级旅游景区28家。2009年,黑河市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1988年9月至2018年年底,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 065.3万人次,其中,接待边境旅游者1 004.5万人次、国内旅游者6 060.8万人次。2019年接待出境旅游者50万人次,同比增长16%,接待入境旅游者5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019年边境旅游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16%。

一、黑河市边境旅游发展的优势

1.历史传统悠久

黑河是一个东西方文明交融地,在中俄两国长期交往中,俄罗斯元素慢慢融入了黑河人的生活方式中,传统习俗和建筑风格也深受影响,形成了风格独特、别具魅力的城市气质。黑河是百年口岸城市,曾是名噪一时的“万国商埠”。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为国家一类口岸,是中俄边境线上距离最近、规格最高的对应口岸。1988年9月,经国务院和国家旅游局批准,黑河市利用国家给予的异地办证政策,在中苏边境地区率先开通了“中苏一日游”。后来又逐渐开通了“两日游”“三日游”“多日游”及“疗养观光游”“休闲购物游”等多种边境旅游项目。

2.区位优势明显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总面积6.87万平方公里,人口160.5万,辖北安、五大连池、嫩江、孙吴、逊克、爱辉区和五大连池风景区。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最近处仅600米左右,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距离最近、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对应城市。1987年,黑河市与布市率先恢复了中苏边境贸易,相继开创了两国合作史上边境贸易、边境旅游、金融结算、经济合作、微波通讯“五个第一”。1992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设有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

3.旅游资源丰富

截至目前,黑河市共有A级景区28家,其中1家5A级景区——五大连池风景区,与大沾河风景区共同占据了全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半壁江山;5家4A级景区,分别为山口湖风景区、瑷珲历史陈列馆、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北安庆华军工遗址旅游区、嫩江农场源明湖旅游区;13家3A级景区、9家2A级景区,以及1家3S级滑雪场。其中国家5A级景区五大连池风景区,获得4项世界级和25项国家级桂冠,被誉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打开的火山教科书”,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也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色名录,成为黑龙江省的旅游名片之一。

4.民族特色鲜明

黑河有汉、满、鄂伦春、达斡尔等39个民族,血脉相连的北方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鄂伦春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是中国5个人口不足万人的民族之一,全国仅8 000多人,有2 800人生活在黑河。早年鄂伦春人居无定所,精骑善射,以游猎为生。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人下山定居,一步跨越千年,但仍保留了原生态的社会习俗。鄂伦春语言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在黑河新生鄂伦春民俗旅游区、新兴鄂伦春民族乡可以体验原生态的鄂伦春民俗风情。黑河市每年都会举办鄂伦春“古伦木沓节”、达斡尔族“库木勒节”、瑷珲“上元节”、满族乡“颁金节”等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保留了各少数民族鲜明的特色。

5.政策机遇叠加

黑河市与俄罗斯阿州共同建设的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已全部完工,大桥是中俄界江黑龙江上首座现代化公路大桥,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新的国际公路大通道;中俄国际公路客货运输口岸8座以下车辆自驾游已获两国审批,黑龙江大桥正式运行后,游客可以充分体验来一城游两国揽胜多彩美丽黑河的意境;中俄首条跨境索道也于去年动工,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游客过境的不便,同时,游客还可以高空远眺,以独特的视角一览中俄两岸的城市风采;2019年9月17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最北贸易试验区片区的建设正式启动。黑河市被列为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试点城市,并且成功举办了2020年第三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这些都为黑河边境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6.持续向好发展

2014年以来,卢布大幅度贬值,俄罗斯游客入境旅游相应费用增多,远东地区作为俄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旅游需求大幅下降,加之我国多个省份已与俄实现直航,国内对俄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黑河市入境旅游优势下降,2014—2015年俄罗斯入境人数大幅下降。但也正是因为俄罗斯卢布贬值,激发了黑河市游客的购物热情,周末出境赴布市购物已成为众多黑河市民的生活常态,出境游客逐年大幅增加。自2016年起,卢布汇率有所回升,虽难以回归之前的状态,但相比最低点已呈现向好趋势,俄罗斯入境游客逐渐摆脱低迷状态,呈现上升趋势。2016—2019年俄罗斯入境人数开始迅速增长。通过旅行社组团出境游客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已呈现开通边境旅游30年来最好水平,边境旅游势头迅猛,口岸优势依旧明显。

二、黑河市边境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阻碍边境旅游发展

黑河一直属于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状态,产业显著特征是第一产业过大、第二产业过小、第三产业不强。产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2019年,黑河市地区生产总值578.9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9.9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262.9亿元,增长7%。三种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42.5%、12.1%和45.4%。在黑龙江省13个地市排名中黑河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经济总量与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差距较大。正是因为黑河市本身的经济欠发达,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河边境旅游的发展,很难使边境旅游得到快速提升。

2.基础设施落后,限制旅游产业提升

黑河口岸运输方式独特,夏季为水上客货船舶和轮渡汽车运输,春秋季流冰期为气垫船旅客运输,冬季冰封期为客货浮箱固冰通道汽车运输,交通运输不够便利;黑河铁路尚未纳入国铁、省铁系统,高铁处于空白状态,黑河至哈尔滨只有2列普通列车,车况差且运行时间长,影响游客出行体验。缺少国内热门旅游城市的直航班机,目前,仅有到达哈尔滨、北京、上海、郑州、珠海的直航航班,“旅长游短”问题严重;全市还有14家景区wifi信号未覆盖,旅游厕所缺口30个、标识牌缺口143块。

3.旅游环境欠佳,亟待全面有效改善

随着俄罗斯与中国互为旅游目的地国家,两国重要城市间相继开通了旅游航线或包机业务,目前,俄罗斯远东地区许多城市相继开通了至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国家的航线,因较大的价格差异,大多俄罗斯游客会选择放弃经黑河入境到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而直接从布市等城市越顶飞行前往国内其他重要城市或其他国家旅游。游客越顶问题日益严重,黑河市边境旅游区位优势逐渐弱化;国内旅游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而黑河处于我国最北端,且冬季漫长,很难与其他省份知名景区形成旅游环线,黑河地理位置和寒冷环境的劣势凸显;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居民旅游消费预期,出境旅游业竞争加剧;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对会议旅游市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务差旅和考察等出境活动大幅减少;俄布市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迟缓,多年来没有增加新的景区,国内游客赴俄重游率不高。

4.旅游品牌匮乏,营销策略缺乏新意

黑河—布市“一日游”作为黑河边境旅游的主打产品,从1988年开通,到现在已经30多年。“一日游”“二日游”占据整个业务的90%以上,产品过于单一。由于行业间的恶意竞争,也造成了品质上的大幅下降,导致出境旅游体验较差,对边境旅游未来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旅游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调查数据显示,游客到黑河旅游消费主要用于住宿、餐饮和交通,约占费用总额的67%;购物消费约占费用总额的21%,景区消费及娱乐消费约占费用总额的12%;绝大部分景区还停留在“门票经济”上,旅游衍生品发掘和供给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原有的落后营销方式成效甚微。

三、黑河市边境旅游发展的有效策略

1.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升旅游发展基础

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要努力使两者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考察黑龙江省时做出了重要指示,为东北发展龙江振兴指明了方向。黑河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俄大通道、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区域联动等方面,享有诸多政策机遇的契机,大力发展黑河地方经济,推动黑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黑河旅游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重视发展空间整合,增强区域协调配合

黑河市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于1997年2月正式辟建,1999年7月,对俄罗斯公民正式实行免签入境,2003年11月,省政府正式批准互贸区范围由原大黑河岛延伸到整个黑河市城区,极大地方便了俄方公民,俄方持简化手续入境在黑河可一次停留30天。但当前的黑河市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还存在“单相思”的味道,俄方的互市贸易区迟迟建不起来,使得两国互市贸易出现了不对等现象,需要两国加强合作,敦促俄方相关部门对中国边民放宽入境政策,允许中国边民持身份证或边民证自由出入俄阿州布市相对封闭的区域购物、旅游、观光等。双方应高度重视共同努力,加快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两区建设不仅能带动黑河、布市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共赢,还能在国际产业竞争、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使双方游客及两地居民从中受益。

3.打造旅游知名品牌, 加强宣传推介力度

《2019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中指出:除市场主体的激烈竞争,目的地间的竞争也烽烟四起,使积极、友善和精细成为关键词。关注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帮助游客实现多元梦想,为游客打造贴心服务,成为旅游目的地旅游相关部门和企业急需关注的问题。黑河—布市边境游客主要集中在7—9月暑期时段和“五一”、“十一”等黄金周期间。2018年,旅行社接待出境游客中,本省居民仍是黑河市出境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其比重为44.7%。2018年,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中,俄罗斯游客仍旧占据绝对优势,其比重为94.0%,马来西亚、秦国分别有少量游客入境。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过境旅游目的地配套旅游产品的设计,增强场景思维,从过境游客的需要(包括停留的时间长短)来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加大国内外旅游客源地城市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会场推介与街头宣传相结合、专业团队运作与主动出击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优化现有的境外旅游营销体系,进一步提升营销的专业化水平和效果,增加国内外旅游市场份额。

4.开展跨国合作交流,协同开发旅游资源

边境旅游的发展,需要边境两国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就目前来说,黑河和布市需要积极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原有经典线路已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边境游、康养游、研学游、红色游、自驾游、冰雪游等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和度假复合发展转变。俄罗斯布市餐厅、宾馆等旅游基础设施很多过于陈旧,旅游旺季在数量上也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急需建设功能齐全、价格合理的涉外酒店,增强旅游接待能力。推进俄方景点中文标识、出租车中文标识、商场中文标识,为游客提高方便快捷服务。旅游公司和宾馆从业人员也需要进行专业技能及接待服务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

5.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建设旅游保障体系

发展边境旅游业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目前,边境旅游迫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放宽对边境口岸城市,特别是放宽异地办证要件和人员限制条件,以此促进边境旅游人数快速上升。降低通关费用及减少通关时间,进一步提高假期安排的灵活性,在假期安排上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需求。加快构建适应旅游发展的标准体系、服务体系、诚信体系、监管体系、保障体系,发挥旅游诚信基金作用,为游客提供简明快捷的维权通道。优化旅游交通体系,推进通往旅游景区及景区之间的公路建设,推进重点景区步行道、停车场、驿站、汽车营地、公共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化建设,实现景区及相关道路通讯信号连续覆盖和重点景区景点WiFi全覆盖。打破原有政策性束缚,积极向上沟通协调,尝试与布市签订自驾车游客出境双边协定或办法,简化需要办理的手续,提高自驾游客往来便利性。

猜你喜欢
黑河市黑河边境
中尼边境守护营
黑龙江省黑河市
边境扬威
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 06:56:08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黑河市边境动物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和运行
黑河的“护卫队”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到张掖看黑河
文学港(2019年5期)2019-05-24 14:19:42
My English Teacher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林业(2016年2期)2016-11-07 08:56:05
黑河市农场抢收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