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遗产廊道保护对策研究

2021-01-16 01:31陈惠惠孙凌燕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清江浦淮安市廊道

陈惠惠,孙凌燕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2014年,大运河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里程最长、延用时间最久的人工河道,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1]。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同年6月,习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国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运河面临着水源污染日益加重、物质文化遗存破坏、过度商业化、文化元素缺失等突出问题,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迫在眉睫。

1 国内外遗产廊道研究概述

美国著名环境学家Searns提出了“遗产廊道”的概念,即“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2]。“遗产廊道”强调对廊道历史文化价值的整体认识,并利用遗产复兴经济,同时解决景观趋同、社区认同感消失、经济衰退等相关问题[3]。遗产廊道是一个集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线性遗产区域,不仅整合生态价值和经济性能,更强调历史文化的核心地位。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纷纷对遗产廊道展开理论研究。王志芳、孙鹏介绍了遗产廊道的选择标准、相关概念、管理体系、保护的法律保障,以及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的重点;张镒、柯彬彬强调遗产廊道作为一种跨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利用理论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可视化软件,分析我国遗产廊道的研究态势;王辉、陈光、魏斌对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相关研究进展与努力方向、遗产自身价值与旅游利用价值、展示方式与活化途径、廊道跨界特征与发展路径选择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遗产廊道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国内相关学者对于遗产廊道的研究侧重于理论论证,研究对象主要是廊道内旅游资源,即着重探讨遗产廊道背景下的旅游资源如何整合开发,或者在现有旅游区域的基础上构建遗产廊道以达到提高地方旅游经济效益的目的。对于遗产廊道历史与文脉的研究尚处于空白,且缺少实践论证。文化资源是遗产廊道的精华所在,作为一种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其历史文脉的保护、传承、利用应成为重中之重[4]。

2 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概况

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特指淮安境内末口(今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北)至清口(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北)之间的遗产廊道[5]。

作为大运河城市河段历史遗存较多的淮安清江浦段,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处,自古为水运枢纽、南北要冲,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明清时期更是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文化中心[6]。因此,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在大运河全线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遗产廊道传承大运河“活态线性文化遗产”的文脉,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大运河水脉的缘起、繁荣、衰落与复兴,同时能够借助其挖掘历史变迁中河工、漕运、民俗、宗教等核心历史文化资源。

3 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廊道保护的“三化三低”

3.1 保护体系“碎片化”,遗产流失严重

大运河文化属于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区域性文化系统,针对大运河的管理,淮安市政府、运河管理办、旅游局等权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着管理主体多、职责模糊的问题。这有碍于遗产资源的整体保护与利用,不利于对遗产资源进行统筹管理。

在对不同单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实地访谈中,发现淮安清江浦段仅河道工程一项就有水利局、交通运输局、航道管理处、文广和旅游局等多部门管理,其中清口水利遗址被选入国家级大运河遗产保护名录,现清口水利枢纽为淮安市示范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众多,不利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3.2 文旅融合“表面化”,效益不足

2013年起,淮安市委市政府以提升城市品质为导向,开发建设清江浦1415街区,规划将其建设成集文旅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滨水旅游商业开放空间。该街区位于里运河南岸,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规划签约王瑶卿艺术馆等一批文创项目,以及国际一线的商业品牌。

但目前1415街区一直处于“门可罗雀”的状态,游客稀少,大量店铺空置。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场吸引力有限,没有突出的古镇品牌,运河旅游衍生产品开发刚起步,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总体经济效益差[7];另一方面,大运河文化元素缺失,旅游发展滞缓,对1415街区的建设构成了多重压力。

3.3 学术研究“简单化”,内涵不足

在研究过程中参考多种运河类文献,发现许多文献只是简单介绍运河类相关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及其衰落,而真正探索其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的利用价值、达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老一辈人希望一成不变地“传承”所有历史文化遗产本来面貌,而年轻人推崇革新,认为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8]。无论哪种理念,对于文化精髓的保护传承,都流于表面,学术领域缺少对于遗存的运河文化核心价值的定位研究和评估。

3.4 核心文化“品质低”,教育缺失

针对大运河遗产廊道清江浦段的历史文化,设计并发放、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54份,只有23.4%的受访人了解清江浦的历史,63.0%的受访人了解清江浦由陈瑄1415年开埠的历史文化。实地访谈中,只有少部分人对清江浦的历史更感兴趣,主动要求带问卷回去研究。非遗传承方面,除了缺乏政府激励机制,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参与意识、传承意识的缺失,也起到了负面作用。

3.5 社会力量“聚焦低”,联动不足

目前,淮安市清江浦区成立了一系列非遗保护协会,如淮安市道教协会、淮安市京剧协会、淮安市老干部诗词协会等,然而并没有针对保护运河文化的协会。已有的协会也多是关注自身的起源与发展,如道教协会关注道经文化、道家经典;京剧协会注重京剧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经验交流等[9]。作为“中国运河之都”的淮安,其宗教、美食、戏曲的发展离不开运河文化的熏陶,所以将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融入各种协会的发展,也是地方协会需要不遗余力去思考的问题。

3.6 国际交流“起点低”,开放不足

调查发现,自隋唐以来漕运的兴起造就了淮安的繁荣。越南及日本、新罗(朝鲜)商人至清江浦经营煤炭和水上运输业,朝廷在楚州(今淮安区)设有新罗坊、接待外国使臣的驿馆。曾经的清江浦国际文化交流频繁。而如今地方政府在遗产文化交流领域国际化程度较低[10]。淮安召开的国际会议或是研讨会,鲜少涉及大运河文化领域。机场的开设也未能推进淮安运河文化的国际化。调查中为数不多的国外受访者也表示,在来淮安前,很少了解淮安的大运河文化,淮安的运河文化遗产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4 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廊道保护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激励机制

强化问题导向,对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分析研判,提出建议,对实际措施步骤进行动态调整完善。

一是,出台法律法规,协调管理部门。淮安市政府须就运河的保护、规划、管理等构建明确的机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已经出现的多头管理问题,各部门、单位需要加强沟通、统一思想、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实现对大运河的有效保护和高效管理。

二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实行全方位监督。淮安市政府须建立完善集管理、研究、展示、监测功能于一体的大运河数字公共服务平台,争取实现24小时内即时反馈,48小时内即时解决,实现遗产巡查全覆盖。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鼓励自觉保护。市政府就大运河建设中出现的名人故居及古民居产权不清晰、非遗文化后继乏人等问题,出台激励政策,专项专款保障大运河核心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宣传大运河历史、人文精髓,增强群众自觉保护、传承的意识,提升文化使命感和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对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4.2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文旅品牌

淮安市政府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备的硬件设施与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旅游服务标准化、国际化、特色化、人性化的有机统一。在交通方面,加强航空、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提升城市对外交通便捷度,形成“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新格局。

旅游管理部门须加大旅游景点的文化融入,打造文旅融合品牌。将区域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利用,撰写具有文化底蕴的景点介绍,突出地方特色旅游项目的文化传承功能。

4.3 鼓励学术研究,加强内涵建设

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组织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向专家们推介淮安的运河文化。如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的遗产价值、淮安漕运工程史上成就的推介;成立“运河学研究会”,吸纳地方专家、高校学者,定期开展运河文化专题讲座;参与运河沿岸城市的研究合作,深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11];点校和出版相关的运河文献,分体系、板块研究出版运河文化类丛书,为淮安市基础教育校本教材的出版做铺垫。

淮安市政府和相关保护单位应鼓励关于大运河文化推广的学者研究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文化遗产并进行遗产的价值评估;对存续状态较好、具有市场潜力和发展优势的文化遗产,在尊重其原真性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通过创作、展示、表演、产品开发、旅游观光等活动,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培育和开发文化市场,实施生产性保护传承。

4.4 弘扬核心文化,纳入教育体系

淮安市政府应拓宽宣传渠道,以高水准的载体,提高推介效率。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数字媒体平台宣传力量,数字化保护在构建该类型文化遗产系统结构、类型条件、空间分布、历史发展、价值内涵的整体认知方面具有特殊优势;民众自觉参与到运河故事的传播中,弘扬运河精神,提升淮安人民的文化自信。

一是,纳入校本课程,传承运河文化。中小学应把大运河文化纳入课程体系,作为特色课程来进行传授。如淮阴工学院积极参与淮阴中学开明分校《遇见最美运河》融合创新课程,以及举办实验小学“我爱运河我的家”主题成长仪式,尝试将运河文化融入基础教育。其他中小学应以此为范本,拓展有关大运河文化的推广路径,如开办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等。

二是,引领运河研究,发挥高校作用。 地方应用性高等院校要提高发展站位,出台激励机制鼓励高校中青年学者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研究,增强高校学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市科技局、市文广和旅游局等单位,设立专项运河文化研究项目,鼓励中青年学者研究运河文化;地方高等院校应积极拓展运河文化研究的平台。

4.5 统筹联动,融合多方资源

社会组织以其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性等属性而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其能反映当地民生需求、给相关方面提出建议、提供公共服务、调节公共冲突等。

吸引有资金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新兴的运河旅游产业,成为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的最佳选择。通过中小企业助力运河旅游经济,建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多方联动协调机制。

4.6 搭建运河桥梁,走向国际舞台

淮安市政府应重点打造运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以运河为媒,召开国际交流会议,与世界各运河城市深化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互鉴,特别是学习借鉴世界运河城市在保护利用运河文化中的成功经验。构建国际旅游环境,编制多语种旅游指南和交通地图,在交通枢纽、公共场所、旅游接待场所设立中英文标识标牌,增加旅游专线和景区线路公交车英语报站功能。

响应“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开展淮安运河非遗海外行,与海外团队合作拍摄、出版吸引海外游客的纪录片和书籍;举办国际龙舟赛、皮艇赛、自行车拉力赛、马拉松等竞技系列赛,扩大淮安运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 结语

自大运河申遗以来,国内对大运河文化以及遗产廊道构建的研究较为盛行,主要集中于遗产廊道概念、保护规划及线性理论研究。通过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遗产廊道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把大运河遗产廊道建设与历史文脉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探讨城市段遗产廊道建设的不足,通过大运河淮安清江浦段遗产廊道个案研究以小见大,探索其历史文脉传承的意义。坚持以文为脉、以水为魂,将做好做足水文章贯穿其建设全过程;打造运河标志性河段,凸显淮安城市地域特色,极力打造经济、生态、文脉传承一体的“美丽生态大运河遗产廊道”。

猜你喜欢
清江浦淮安市廊道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漫话清江浦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京剧大师王瑶卿与清江浦大戏台
文脉清江浦 非遗“磁场圈”
运河城市清江浦在晚清的形成及地位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习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