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与公共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P48)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未中断过,其中蕴含着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取向, 在新时代依然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大学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的一个阶段, 更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通识类公共基础课,担负着传授知识、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其课程中蕴涵的中华文学经典,可以说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条件。因此,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新时代大学语文课程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和精神需求,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进一步探求其时代意义和现实启示,让当代大学生既能感受传统文学经典的丰富内涵和时代风采,又能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精神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强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注重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术性要求,重视特色专业建设,追求较高的就业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公共基础课的建设, 忽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被边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价值也更容易被忽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一方面是由于某些高校的管理阶层、师生对大学语文的教育价值存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没有重视大学语文的应有地位, 认为其与专业课程相比不重要,学与不学没有太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和学生可能关注到了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教育性等功能,但没有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价值,没有充分认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时代魅力,因而忽视大学语文及其课程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授和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成为必然趋势。 如此,很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 往往更加注重大学语文的文学性、工具性、应用性功能,对其教育性和人文性功能认识不足,对课程中所涉及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更是重视不够。 因此,从教师层面说,需要从教学思路、教学技巧、教材选择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路径。从学生层面来说,大多数同学主要通过课堂、书报、网络媒体等途径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碎片化了解,缺乏系统性,很难自觉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同样,可以有效利用的校园教学场地、教材资源、教师团队、图书资源,或者地方文化和网络资源,都相对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在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语文教师开始主动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但即便如此,从整体而言,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综合知识、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水平不高的现象。现有大学语文教师多为中文类专业毕业, 其他人文类专业出身的语文教师比重不高,这就造成一部分教师先天不足,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有限、积累不够,在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学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过多强调阅读、写作等基础素质的培养,并只能通过简单的文化背景介绍进行零散化、碎片式的传统文化知识讲解,无法形成有效的、系统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渗透。 同时,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时由于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和技巧,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渗透地方文化资源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
无论是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培养人才需求的角度, 还是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一门普遍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人文性和文化性的教育功能应得到重视,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价值更应该给予正确的判断和认识,高校应该在课程设置和学科融合上进一步创新, 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堂这一平台,践行国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政方针。
同时, 在大学语文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既要注重现代人文观念的思想启迪,也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熏陶[2](P1),要结合时代发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扬善抑恶、真善美等,完全契合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在爱国、处事、修身上提供前人的经验和智慧。 中华文学经典灿若星河,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文豪大家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讲授文学经典,应该深入挖掘和提炼出最鼓舞人心、最感人至深的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给予学生更多的正能量和人生激励,培养他们情感、美感、语感、民族文化认同感。 无论是诗经中的《柏舟》、屈原的《离骚》、曹植的《白马篇》,还是陆游的《示儿》、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3](P188)等,都充分展现了作者们可歌可泣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西游记》, 作为家喻户晓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其生动地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曲折艰险,最终取得真经、完成自我超越的奇妙故事,传达了为实现理想和目标坚持不懈、 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深刻领会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不断展开,融汇到课程教学中,结合时代要求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精神志向进行说明,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文学经典导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而且可以给他们积极向上的激励和启示,培养他们爱国爱民、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气质和真挚通达、至善至美、诚实守信的优秀品格。
大学语文课堂具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学语文教师站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沿,需要在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教学思路、教学技巧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常言道,教师要想分享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 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自觉加强学习,不但要掌握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还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做到博古通今;不仅能讲好每一篇作品,还要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有效分析和科学甄别能力,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大学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大学语文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链接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大学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大学语文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先进灵活的考核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整合网络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 加强传统文化与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相通的连接,用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的方式解读讲授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高等院校也应该创造和提供更多的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再教育机会, 为打造更加专业、 传统文化素养更高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助力。
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语文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语文,文学经典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现有大学语文教学多以朝代为章节进行编排, 篇目的选择上也与学生之前的学习略有重叠,因此需要结合学校学生实际,融合新时代要求与学生需求,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认真甄选教材。即便如此,教师依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删减增加相应的内容,重视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关的文学经典的选取,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现实需求多种角度进行讲解分析,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不断拓宽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增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认知等方面的有效链接,真正达到育人、增智、助成长的教学目的。
以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古典诗词教学为例,鉴于古典诗词产生时间久远,一方面要设法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学,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用现代语言,甚至是当代大学生熟悉的网络新语,对诗人生平、创作背景及思想观点进行现代解读和阐释[4],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思想状态和现实需求,从古代经典中归纳总结出为人处事的经验、智慧和人生哲学等,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惑提供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则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辩证地看待古代经典的当代价值,弃其糟粕,传承和弘扬对社会和学生有价值的精华部分。 如讲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心的家国情怀时,可以联系当代大学生熟知的“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和陈祥榕烈士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 “愿以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 敢惜身”等经典诗句中饱含的真挚、热烈、坚定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也让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的同时,更加懂得珍惜今天和平稳定的幸福生活,激发他们争做自信、自尊、自强的新时代青年。 而在讲授有关立己达人的社会仁爱精神时,哪怕是最简单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再一次地提醒了我们即使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时代,仍然要珍惜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光盘行动”,居安思危,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诗句则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理解亲情、 友情、爱情,让他们在体会“爱的魔力转圈圈”的同时,更加积极正面地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可以联系“愿你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帮助学生在学习“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变或可存,不变则削,全变乃存,小变仍削”时深刻地体会和理解诗人们勇敢、坚毅、锲而不舍、善于突破创新的拼搏实干精神;“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不如意时豁达的人生态度,让青年学生认识到虽然十年寒窗,但成功之前,最应该做的是沉淀自己,加倍努力,做一个明辨是非、坚韧豁达、敢于突破创新的新时代青年。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既没有专业课程的先天优势,也不如同为公共基础课但有考级要求的大学英语课程被学生重视,学生和教师的无力感似乎形成了隐形的“默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如何改变大学语文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这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势在必行。比如在讲授“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前,可以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并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边阅读边思考,如“什么是家国情怀?”“你如何看待作品中深沉的爱国思想?”“这种爱国思想的根源是什么?”“今天,我们的家国情怀是如何体现的?”等等。上课时可以通过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就所给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讨论自己的观点,老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和点评。 同时,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适当引入诗歌朗诵、飞花令等活动形式,或者就某一作品内容或某一主题, 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进行解读或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变大学语文课堂沉闷枯燥的现状,让教师和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通过不断地交流思想观点,各抒己见,碰撞出更多有益的思想火花,进一步突出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从而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5]。 在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上不断创新, 设定合理的考核目标,明确科学的考核内容,增加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分值比重,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大学校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高等院校应该重视营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向上的校园良好风尚,大学语文教师和青年一代学子更应该借着传统文化传承的东风,自觉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说员和宣传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 青年大学生群体在享受海量信息的同时,由于自身认知和发展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出现文化认知的偏差。 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承载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基本功,提炼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元素,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引导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生动的讲解和互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认识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和时代魅力,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创新;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喜爱大学语文课堂,用经典唤醒青年学子的责任心和使命感[6],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提升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培养民族情感和增强文化自信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提高青年学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