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歆 山西财经大学
近十年来,我国针对这一政策共进行了两次减税,且规模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世界经济衰退给国内经济造成的压力和冲击。由此可见,减税降费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这种针对性是持续发力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成本降低性,所谓成本降低性是指涵盖了民间经济行为为主体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范畴,该特征可以降低个人的生活成本,降低企业在税收方面的压力,企业应收和个人所得方面得到平衡的效果,个人所得得到保障,才能够顺畅地满足社会总体需求,促进个人消费,企业方面也会收获更多投资机会。上文提到减税降费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具有长期持久性,财政方面的政策一旦实施,就需要时间来验证其实施效果,减税降费区别于以往的临时性政策措施,减税降费政策其实是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一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鲜明的不可逆性,在达到政策效果预期的同时,对财政税收本身也具有特别深远的影响。
上文提到了一个政策的实施,在其对有针对性的问题上有的放矢外,也会对其他方面造成误伤,财政赤字的规模出现扩大趋势就是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所带来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可以预测的,但是前提在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在减税降费政策正式实施的头三四年中,会出现“先抑后扬”的效果,尽管减税降费政策能够减轻企业的负担,保障居民的收入水平,减缓世界经济衰退对本国经济的冲击,但是给纵观各个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均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不同规模的财政赤字规模。这种影响也是值得地方和国家财税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先,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二者共同组成税收收入,税收收入的占比大小直接反映出财政收入体系的法制化程度,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二者间遵循不同的原则,前者需要遵循的是税收法定原则,具有较明显的法律约束性和强制性,后者遵循的依据是税收的规章制度,这就具有很强的行政性,税收本质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税收强度和力度。其次,从税收收入的结构的角度,上文提到的我国四大税种,占全国税收收入半数以上的比重,增值税作为税收大户,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国税收结构,在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增值税所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悄然下降,出现这种变化正好满足了关于十八大提出的提高直接税比重的要求。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对地方财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地方财政赤字的规模以及对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改变两个方面。首先,由于近年来财政紧缩,地方财政对企业所得税税收的过度依赖,地方财政已经无法补充预算所造成的亏空,地方财政赤字规模的不断扩大无疑会给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带来巨大压力。长此下去,地方财政很快就会耗尽结余资金和调入资金。其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未来会逐渐改变地方财政收入的结构。地方政府为了应对支出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被动的提出策略性反应,无外乎寻求三本预算,从外部税收收入满足支出需要,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改变,也体现出地方财政存在潜在的下行压力,税收结构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
制定财政整顿政策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所谓“放”,就是指在削减财政支出规模上攻坚克难的态度和手段,简政放权,对于财政审批的要求放开手,在政府机构的设置方面要做到精简化,最终要达到压缩一般性支出,换句话说就是“开源节流”。其次就是要在合理尺度上控制社会性支出,比如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社会性支出,地方政府要进行改革,对发展理念要紧随时代需求,做到创新、开放、共享等新理念,只有理念的提升,才可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要严格把控社会性支出的增长速度,避免其增长速度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性支出尽量与物价水平保持水平。
关于实行税收支出预算方面,首先就要建立一个符合我国财政水平的税收支出预算制度,建立该制度应采取如下策略。首先,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我国各地区在我国税收政策统一的情况下,针对各地出台了迥然不同的税收优惠措施,这样会使我国税收政策出现碎片化,难以统一布局管理等问题,极端情况下也会出现恶意竞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杜绝地方政府为了营收恶意扰乱我国税收秩序。其次,建立税收支出报告制度,各地政府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税收支出账户,按照预算管理,对税收数据进行统计和测算,对测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建立这样一个专门的税收支出账户可以非常清晰客观的了解财政状况和财政收支的情况。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对我国财政状况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对于财政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是对我国税收政策的一种完善和优化。但是减税降费政策给财政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客观的认识到减税降费政策对地方财政赤字规模和财政收入结构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要做出迅速反应,以免财政赤字等问题进一步恶化,我国需要持续不断的深化财政体制的改革,建设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财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