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春霞 佟飞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以35~45 岁女性为高发人群,病因与机体长期受高浓度雌激素刺激有关[1]。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并非罕见病症,且每年以约0.85%的速度递增[2]。目前多采取手术治疗,但受麻醉、开腹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肺栓塞、深静脉血栓、阴道出血和便秘等并发症[3],对术后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本次研究基于此,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详见下文。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8 年9 月~2019 年10 月妇产科收治的112 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以Excel 随机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 例。对照组年龄34~46 岁,平均年龄(36.14±3.29)岁;肌瘤直径2.25~8.58 cm,平均肌瘤直径(5.03±1.47)cm;高血压病程1~7 年,平均高血压病程(3.17±1.28)年。干预组年龄35~47 岁,平均年龄(37.09±3.31)岁;肌瘤直径2.19~8.62 cm,平均肌瘤直径(5.06±1.33)cm;高血压病程1~9 年,平均高血压病程(3.19±1.9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腹超声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且符合手术适应证;②患者血压水平≥140/90 mm Hg,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排除标准:3 个月内有激素类药物用药史、合并严重心肝肾病症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开腹手术治疗。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做好血压监测和低盐低钠饮食指导,积极处理基础疾病。术前3 d 进流食,术前1 d 进行术区清洁和灌肠,留置导尿管。术后做好血压、体温、阴道出血情况和其他并发症监测,加强护患沟通,详细讲解术后康复注意事项,积极进行术后消毒,预防感染。
1.2.2 干预组 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建设和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时需热情接待,耐心开展护患交流,讲解高血压和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疗法和预后,介绍术前检查流程、注意事项和配合内容。若需接受子宫次全切和全切手术,需全面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对性生活的影响,缓解患者恐惧心理。嘱咐患者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并讲解纾解负面心理的方法和保持乐观心情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增强依从性和治疗信心;②作息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避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压升高,此外,充分的休息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③病情监测。术后每30 min 测量1 次血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每1 h 测量1 次,若监测过程中血压异常升高,需遵医嘱使用降压和镇静药物。术后观察手术切口情况和引流情况,及时发现腹腔内活动性出血以及其他并发症;④疼痛护理。提前宣导术后镇痛的必要性和方法,避免出现患者拒绝镇痛导致的机体功能紊乱,术后采取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干预,保证血压稳定。卧床休息时可保持低半坐卧位,提高舒适度;⑤康复护理。术后24 h 后通常可下床活动,但考虑到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特殊性,可能发生外周小血管硬化,因此术后推荐适当延长下床活动时间,在卧床期时可协助其积极进行床上肢体运动训练,主张早期活动,术后4 h 采取四步翻身法进行翻身训练,8 h 后进行创伤踝泵运动,加快下肢静脉回流,1 d 后管床护士可协助患者以六步下床法下床活动,做好全程陪同,每日4~6 次,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术后3 h 可试饮100 ml 温开水,6 h 后可进流食,24 h 后进半流食,48 h 可进普食,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000 ml 左右,嘱咐患者遵循定时定量进食的科学膳食原则,增加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钙、铁、钾的食物,禁食高钠饮食和辛辣刺激性食物;⑥并发症预防。便秘:术后肛门排气后可进食,以流食、半流食为主,多进食蔬菜水果,预防便秘,若患者已经存在便秘或持续3 d 未排便,可使用开塞露促进排便。深静脉血栓:妥善固定引流管,并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随访6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①血压指标:SBP、DBP,正常值分别为90~139 mm Hg、60~89 mm Hg;②生活质量:使用SF-36 量表对患者预后质量进行评定,包括生理机能(6 题)、生理职能(6 题)、健康状况(5 题)、躯体疼痛(2 题)、精力状态(7 题)、社会功能(7 题)、情感职能(2 题)和精神健康(2 题)8 个项目,共包含30 道小题,每题均以5 分制评分,理论总分15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压指标对比 两组入院时SBP、DBP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3 d 的SBP、DBP 均低于入院时,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压指标对比(,mm Hg)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血压指标对比(,mm Hg)
注:与入院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发生4 例排尿困难、3 例深静脉血栓、2 例术后疼痛、2 例便秘、3 例阴道出血,干预组并发症发生1 例排尿困难、1 例深静脉血栓、2 例术后疼痛、2 例阴道出血。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6/56)低于对照组的25.00%(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48<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组SF-36 评分(127.34±8.66) 分 高 于 对 照 组 的(114.86±8.54) 分,(t=7.679,P=0.000<0.05)。
子宫肌瘤是因平滑肌增生与少量纤维结缔组织生成的良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发病率占比约20%~30%[4],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子宫肌瘤与雌性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痛经、腰背酸痛、下腹坠痛、贫血等症状[5,6],若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还会导致血压异常变化幅度增大。目前治疗子宫肌瘤时多采取手术切除,但针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手术治疗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因患者情绪因素影响导致围术期血压异常升高,导致不良手术结局。针对这类特殊患者,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稳定患者血压、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3 d 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为:①手术会对女性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加之患者合并高血压症状,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针对这一问题,术前积极进行护患沟通,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建设和健康宣教,能借助家庭、社会等支持功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提高接受手术的勇气和信心,可降低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稳定血压水平;②做好饮食和作息指导能让患者以良好的身体素质接受手术,提高手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降低术后出血、疼痛、感染、便秘等并发症有积极作用;③术后患者处于身体素质最微弱的状态,此时做好生命体征和血压监测能及时掌握患者感受和异常变化,降低并发症风险,采取镇痛泵疼痛护理可减少患者疼痛程度,避免因疼痛刺激导致血压升高;④康复护理是巩固手术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术后早期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可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伤口结痂愈合,同时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风险。针对便秘、深静脉血栓等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通过饮食预防、引流管护理和下肢运动指导,可减少相关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稳定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