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16 05:51孙彪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3期
关键词:全麻丙泊酚芬太尼

孙彪

分娩是指胎儿与母体分离转变为独立个体的过程,我国临床以自然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为主要方式,其中,自然阴道分娩更被医学界认可和提倡,该方式对母婴健康较好,且能大幅降低产妇并发症和创伤,但阴道分娩对阴道的损伤较强,且产妇宫缩痛感剧烈,若遇到难产则不利于母婴生命安全。剖宫产是针对骨盆小、胎盘异常以及胎儿发生异常等状况的孕妇采取的方式,可避免产妇宫缩痛苦,是挽救母婴生命的有效措施[1]。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产率控制在5%~10%最佳,最多不超过15%,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其对产科麻醉效果与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用的剖宫产麻醉方式,但由于产妇手术中的舒适感较差,肌肉不够松弛,所以寻找其他保障母婴安全且产妇舒适感更好的麻醉方式逐渐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目前全麻也被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但对麻醉剂量和药品的要求极高,加之母体身体素质各异,心理状态也不同,全麻对新生儿的呼吸和循环均有一定影响,一旦选择失误则会严重干扰产妇体验,并威胁母婴安全,因此,麻醉药物的选择尤为关键[2]。以往瑞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全麻中有一定争议,但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对药物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认识不断提高,瑞芬太尼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鉴于此,选择本院2018 年10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52 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10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5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分组法进行1∶1比例分组,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26 例。参照组年龄最小22 岁,最大38 岁,平均年龄(28.18±3.28)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中Ⅰ级12 例,Ⅱ级10 例,Ⅲ级4 例。观察组年龄最小22 岁,最大38 岁,平均年龄(27.18±3.61)岁;ASA 分级标准中Ⅰ级13 例,Ⅱ级8 例,Ⅲ级5 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为第一胎,且为单胎妊娠;经检查符合剖宫产手术的标准;孕妇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心、肝、肾、肺器官功能存在损伤者;并发糖尿病与高血压者;精神疾病史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对研究内涉及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手术前,对孕妇进行相关的基础性检查,检查过程中不可使用对麻醉效果有影响的药物,并预见性的做好母婴抢救准备;麻醉前需对孕妇的生命体征予以监测,如心率、脉搏、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3];在左桡动脉做穿刺,并对动脉压的数据予以监测;借助血流动力学系统对孕妇其他临床指标予以监测;其中,参照组麻醉诱导方式选择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60089)、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责任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和阿曲库铵,剂量分别为1.5 mg/kg、1.0~2.0 μg/kg、0.8 mg/kg,用药方式为缓慢静脉推注,利用面罩给氧3 min 后进行气管插管,且术中利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进行维持麻醉,并按照孕妇的实际情况调整麻醉深度。观察组麻醉诱导方式选择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剂量分别为1.5 mg/kg、1.0 μg/kg、0.8 mg/kg,用药方式为静脉缓慢推注,利用面罩给氧3 min 后进行气管插管,且术中利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维持麻醉[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1、5、10 min)Apgar 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孕妇不同时间(麻醉前、切皮时、分娩时和结束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脐动脉血气指标包括pH 值、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Apgar 评分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分娩1、10 min 的Apgar 评分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分娩5 min Apgar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的pH 值、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孕妇不同时间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比较 麻醉前和结束时,观察组孕妇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和分娩时,观察组孕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Apgar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Apgar 评分对比(,分)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对比()

注:两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孕妇不同时间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健康的认知程度也随之提高,且在孕妇分娩时对于剖宫产的认可程度也逐渐提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递升的趋势。传统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式为椎管内麻醉,但在麻醉技术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及短效麻醉药物的不断面世,临床在剖宫产手术中选择全麻方式的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椎管内麻醉方式存在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异常、大出血等情况的孕妇,全麻为其剖宫产麻醉方式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5,6]。临床在剖宫产全麻中的用药多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而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其安全性与麻醉效果更加。阿曲库铵是一种药效迅速的非去极化型肌肉松弛类药物,其维持时间较短,但是起效较快,能够不经过肝肾代谢,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药物原理是通过竞争胆碱能受体,对乙酰胆碱的传递起到阻断的效果,兼有稳定心血管的效果,近年来常应用于剖宫产全麻的手术中[7]。丙泊酚是一种烷基酸类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常用于临床全麻的诱导与维持中,也是一种新型的、迅速的、短效的麻醉药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够在胎盘中通过,将胎盘作为通道经过脐静脉并到达胎体,进而达到麻醉的效果;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丙泊酚经肝脏代谢率达到50%,其余部分会在静脉导管辅助下经过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中,而当其达到脑循环时药物的浓度已经在流通的过程中被稀释,因此药物浓度较低,而低浓度的丙泊酚适宜应用在剖宫产全麻诱导与维持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对新生儿长时间的呼吸抑制,有助于气管插管时造成的应激反应,降低炎性进展与器官损害的几率。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均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其中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强的麻醉性质与镇痛性质,芬太尼的溶脂性较强,在经过胎盘时容易被其吸收,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孕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且会增加新生儿呼吸抑制发生的几率[8]。瑞芬太尼属于芬太尼的衍生物,相对于芬太尼而言更具亲脂性,可在胎盘屏障中轻松通过,并在成人血管外广泛分布,通常瑞芬太尼经过静脉用药后1 min 内就可实现有效浓度,麻醉效果持续时间为5~10 min,而麻醉效果终末半衰期为10~20 min,其起效快,代谢快且半衰期较短,并可经过血浆与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完成代谢,其中约为95%代谢后会通过尿道排出。有关文献报道,瑞芬太尼在先兆子痫合并血小板异常和肝功能障碍孕妇剖宫产中能够有效降低孕妇对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此外,瑞芬太尼因在体内没有蓄积,其副作用较少[9,10]。相关研究表明,瑞芬太尼消除速度较快,且年龄越小其消除的速度越快[11,12],因此应用瑞芬太尼进行剖宫产术中全麻诱导有利于麻醉效果,避免孕妇出现大幅度的深浅波动,更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保证孕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对孕妇循环功能的负面影响,并能降低孕妇应激反应,对维持孕妇心排血量和稳定生命体征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全麻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