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1]。肝炎病毒长期在肝细胞内复制可以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患者肝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并逐渐导致肝硬化[2]。抗病毒治疗是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通过采用相关的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在肝细胞内的复制从而最大限度缓解肝功能障碍。目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高效抑制病毒复制。本研究选择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60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60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 例。研究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1~69 岁,平均年龄(54.7±5.1)岁;病程3~9 年,平均病程(5.8±1.4)年。对照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4~70 岁,平均年龄(55.3±4.9)岁;病程4~8 年,平均病程(6.1±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上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历完整。②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癌、肝癌等肿瘤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③合并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者。④对治疗药物阿福德韦酯或恩替卡韦过敏的患者。⑤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福德韦酯(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0092)治疗,饭前或饭后口服,剂量为10 mg/次,1 次/d。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治疗,口服,剂量为0.5 mg/次,1 次/d。两组患者抗病毒用药的疗程均为1 年。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皮疹、恶心、眩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ALT、AST、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生头痛1 例,皮疹1 例,恶心1 例,眩晕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发生头痛1 例,皮疹0 例,恶心2 例,眩晕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乙型肝炎是临床高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由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乙型肝炎是所有肝炎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较广,可以经由不健康的饮食传播,也可以由血液传播扩散。近年来虽然国内对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疾病的防控效果,但总体上乙型肝炎的发病基数仍然较大,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特殊途径如纹身、注射器吸毒等导致的乙型肝炎发病不容忽视,对于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较重,需要临床医生以及相关的医疗工作者进一步进行宣传教育。轻症的乙型肝炎患者可以表现为无明显症状或一过性的恶心、呕吐等表现,重症的乙型肝炎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展为肝功能衰竭,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未得到有效的抗病毒控制导致病毒不断复制并持续破坏肝功能所出现的疾病。随着肝功能的不断恶化,患者逐渐可以出现肝硬化改变。临床观察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到乙型肝炎的改变发展时间各异,短的可以在数个月内发展成为肝硬化,长的可以在数十年内才出现肝硬化,这种差异取决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毒性强弱[3,4]。研究认为,肝硬化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发纤维增生而出现的纤维化、肝小叶结构破坏以及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硬度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导致肝硬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肝硬化持续发展可以出现失代偿期的改变,常见包括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改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医疗经济负担。部分肝硬化的患者可以继而出现肝癌,导致患者遭受癌症的折磨,死亡风险大大升高。持续的高病毒载量是导致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因而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逆转慢性肝炎不良结局的重要措施。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细胞坏死并抑制肝脏纤维化,减慢肝功能衰竭的进程并减少肝硬化失代偿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同时也致力于改善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肝癌等恶性结局的出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抗病毒药物需长期服用,在此期间部分患者可能对于治疗依从性不高,需要临床工作人员或家属进行督促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在治疗过程中,抗病毒药物可能在恢复抗病毒作用的同时存在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体内的病毒还可以对抗病毒药物存在耐药现象。例如恩替卡韦在服用的过程中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从而对肾功能带来不良影响[5,6]。本研究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ALT、AST、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降低,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ALT、AST、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肝功能改变,在乙型肝炎病毒的破坏下患者肝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肝功能的异常可以影响其正常解毒功能的发挥,导致患者体内毒素蓄积,进一步可加重肝脏的功能异常改变[7,8]。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从而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经口服用后主要抑制病毒的复制功能,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对比研究中采用的两种治疗药物,恩替卡韦属于核苷类药物,阿德福韦酯属于核苷酸类药物,二者在治疗应用中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对于临床抗病毒治疗十分关键[9,10]。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通过采用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