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认知风格对创伤后应激水平的影响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2021-01-16 14:38徐小雨
健康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韧性障碍维度

徐小雨,王 翼

(1.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2.合肥师范学院 心理系,安徽 合肥 230601)

认知风格,也叫做认知方式。Allport 最早提出认知风格,他认为认知风格或“思维方式”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描述个体思考、感知和记忆信息的方式[1]。 Harrison 和 Rainer 认为,认知风格是影响个体收集和分析,评价和解释信息方式的个性化的维度[2]。总的来说,认知风格是个别差异,是通过个体信息加工、经验组织表现的。卡根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认为两者有思考时间长短的区别。Herman Witkin的认知风格分类根据认知加工过程中所在环境线索依赖的程度。场独立型的个体依赖内在参照,而场依存型的个体依赖外部线索。认知风格影响个体思考方式和对情境进行的内部表征。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实现良好适应或成功应对的动态过程[3]。个体的心理韧性受生活条件的影响[4]。心理韧性不是只有在个体有压力时才表现出来,心理韧性的作用也不只是让个体免于遭受严重创伤[5]。心理韧性在不同的背景下均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策略等途径,诱发、利用积极情绪[6]。 创伤事件是指个体亲身经历的极端体验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对象是不同于寻常的威胁、灾难性的应激事件,其症状表现有:反复重现精神创伤闪回,努力回避容易使人联想到创伤的情境活动,个体警觉程度增高等方面[7]。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存在正相关,与创伤后复原存在负相关。这个结果表示了创伤后的痛苦与成长同时存在[8]。对于认知风格、心理韧性和创伤后应激水平的三者联系,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乐观认知风格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压力困扰[9]。心理韧性可以通过认知风格对社会支持的影响,间接地减轻压力事件的困扰,从而降低创伤后应激水平。

目前,大学生群体经历创伤性事件情况较多,导致正常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10]。但现有研究多以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群体的创伤性应激水平关注较少。通过对认知风格、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个体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保护机制,帮助学生培养摆脱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事件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心身健康发展[11]。本文通过对认知风格、心理韧性和创伤后应激水平的概念、背景理论和研究现状做简要阐述,探究大学生认知风格、心理韧性、创伤后应激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科高校中抽取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共发出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25%。389名在校大学生中男123人,女266人;大一129人,大二70人,大三66人,大四124人。

1.2 研究工具

1.2.1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 中文版问卷共有24项条目[12],包括对创伤事件的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社会功能受损、回避症状以及警觉性增高5个部分。量表1~5级评分,得分越高感受越强。24个项目的累计得分为总分,得分越高应激障碍越重。轻度和中重度异常的参考界定值分别为50分和60分。

1.2.2 心理韧性量表(CD-RISC) 量表共25个项目,包括坚韧性、自强性、乐观性3个维度。中文版本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1~5级评分。总量表α系数为 0.91,再测信度为0.87。CD-RISC不仅可以有效地测量普通人群,而且可以测量临床患者,充分了解个体的心理韧性状况。

1.2.3 认知失调态度问卷(DAS) DAS属于自评量表,共40条项目,用来评估人们潜在、深层的认知结构。认知失调态度问卷的使用,按照个体同意程度分为1~7级,分别表示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评分标准是以正常人群中获得的DAS均数(≤ 130 分)为标准。DAS的40条项目里面有 10条是反向记分项目。认知失调态度问卷(DAS)有八个因子结构。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35,克伦巴赫的α系数为0.87[13]。

1.3 统计方法 用EXCEL软件录入原始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的标准。

2 结果

2.1 大学生被试心理韧性、认知失调和创伤后应激水平总体状况 根据认知失调态度问卷(DAS)的标准可以得到,大学生中认知失调人数为175人,占被试总人数的45%;无认知失调人数为214人,占被试总人数的55%。量表规定,得分总分大于130分的个体存在认知失调。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评分方式,大学生中轻度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数为72人,占被试总人数的18.5%;中度及以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为196人,占被试总人数的50.4%。

2.2 认知风格、心理韧性和创伤后应激水平的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表明,除认知哲学维度与创伤后应激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认知风格的其余七个维度,都与创伤后应激水平有中等程度的相关(P<0.05)。认知风格与创伤后应激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的力量性维度、坚韧性维度与认知失调均呈现负相关。见表1。

表1 认知风格、心理韧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各维度相关分析(r)

2.3 认知风格与心理韧性对创伤后应激水平的回归分析 以创伤后应激水平作为因变量,以心理韧性和认知风格各维度为自变量采取逐步回归分析,11个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认知风格维度中的自主性态度、吸引和排斥、脆弱性和心理韧性中的乐观性进入回归方程(P<0.05)。见表2。

表2 认知风格和心理韧性对创伤后应激水平的回归分析

2.4 心理韧性在认知风格与创伤后应激水平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以认知风格为自变量,以创伤后应激水平为因变量,将心理韧性作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中,系数c是显著的,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的检验系数a是显著的,心理韧性在认知风格与创伤后应激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169×0.226÷0.448=8.53%。见表3。

表3 心理韧性在认知风格与创伤后应激水平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 讨论

认知风格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描述个体思考、感知和记忆信息的方式[1]。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实现良好适应或成功应对的动态过程[3]。研究显示,有45%的大学生群体被试存在认知失调问题。认知风格对社会认知有影响,会影响初级、高级和社会道德层面的认知加工[14]。本研究中,18.5%的被试符合轻度创伤后应激,超过一半的被试达到中等程度的创伤后应激水平。创伤性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原因可能是生活压力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比如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中的坚韧性维度与认知失调呈负相关。心理韧性越强,认知失调的可能性越低,有良好认知风格的可能性越高。认知风格是影响个体对应激性事件的认知评价的个人心理特征。对于认知风格与心理韧性的关系,Eldar-Avidan等[15]的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认知风格有显著的正相关。个体不认为压力事件是威胁,不会因挫折事件否定自我价值。Werner认为,心理韧性水平较高的个体会倾向于更积极地看待逆境与挫折,赋予自己遭受的压力事件积极的意义[16]。Janoff的认知-评估理论[17]可以解释大学生的认知风格与创伤后应激水平的显著正相关。创伤性事件会破坏个体原有的对于未来、环境、个人以及自我的核心信念。认知风格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包含认知性再评价和情感性再评价。个体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信念由于创伤性事件的出现而发生改变甚至破灭。个体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会产生对自我和世界的消极评价和消极信念,个体会产生思想的压抑和愤怒,从而导致创伤后应激反应。有良好认知风格的个体遇到应激性生活事件,倾向于积极评价环境,容易减轻消极应激情绪的反应。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心理韧性是正向预测创伤后应激水平的因素。心理韧性较低的个体比心理韧性较高的个体更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18]。人们发现创伤症状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和学生心理韧性的共同影响。Friborg等[19]以健康人群为被试,发现高心理韧性者的压力困扰水平低,表现出良好的适应状态。逐步回归分析还表明,认知风格能正向预测创伤后应激水平,认知风格中的自主性态度与创伤后应激水平最为密切,心理韧性在认知风格与创伤后应激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蔡颖[9]的研究结果类似。另外,心理韧性与乐观认知风格,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乐观认知风格起到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在心理韧性与压力困扰之间。个体的心理韧性越高,有乐观的认知风格的可能性越高,抵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能力越强。

5 启示与展望

如果个体能有效地将创伤在意识中进行整合、认知和组织, 并把它作为过去不愉快事件的一部分,正常心态能得以恢复。良好的心理韧性可以让学生逐渐地适应创伤事件带来的创伤症状[20]。大学的教育和生活对于大学生乐观认知风格的培养十分重要,良好认知风格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保持对社会的正确认知,提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的能力。高校教师在学校中,可以利用教学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心理疏导,从而提高个体创伤后应激水平。高校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要从多个层面来帮助学生认识个体、环境、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提升抵抗挫折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长期效果。高校要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进行自我效能感、认知方面的训练,从而促进心理韧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韧性障碍维度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