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类图书版权引进与出版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16 07:12魏素洁
科技传播 2020年23期
关键词:版税中文版译者

魏素洁

1 我国版权引进现状

从1999 年到2011 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从7 343 种增加到14 708 种[1]。而从2011 到2018 年,版权引进的图书种类上下波动,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表1)。我国版权引进图书从一开始的增加迅速到现在的趋于稳定,一方面受大环境书号限制的影响,一方面说明现在在版权引进过程中趋于理性,也说明我国科技水平逐渐提高,版权引进需求趋于饱和。从国家版权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版权引进地还是以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主。笔者结合自己在水利类图书版权引进中的工作,从版权引进、图书出版、注意事项3 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想法。

2 版权引进

2.1 选题来源

2.1.1 译者

译者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外版书,觉得内容比较先进,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比较欠缺,希望引进国内,供学生或是国内同行学习参考;一种是译者有某种需要,希望自己翻译一本外版书,于是通过浏览外方网站书目或是经过老师朋友的推荐,选择一本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外版书进行翻译,这种情况下编辑可结合自己对行业的了解,协助译者选择,笔者就遇到过此种情况,译者选择了三本译著:一本关于约旦的水资源管理,一本是水文数据的建模研究,一本是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笔者根据自己图书出版经验,结合专业背景和读者喜好,选择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外版书。还有种情况译者与外方作者认识,甚至是比较好的朋友,希望将外方作者的研究成果展现给国内的读者,作为外方作者与国内学者的纽带,促进之间的学术交流。

2.1.2 出版社

出版社的来源也有两种:一种是有合作较好的外方出版社(有关水利类的外方出版社有Springer、Elsevier、Wiley、Taylor & Francis 等),外方会定期发送相关书目,出版社通过选择并联系译者进行出版;第二种是译者基于某种需求希望翻译一本某个方面(比如水生态、水灾害、水管理等)的外版书,出版社根据对行业的了解去寻找相关的选题推荐给译者。出版社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书展获取外版书信息,尤其是需要拓展新领域时,比如法兰克福书展、北京书展。2020 年BIBF 云书展首次采用线上联展的方式,全新打造了集版权展示、洽谈、贸易于一体的Rights Link 平台,帮助中外出版社交流合作,实现“足不出户寻版权,畅游云端做贸易”。

2.2 引进途径与谈判时长

引进途径有三种:第一种是与外方出版社驻国内的办事处联系,如Springer 在北京就有办事处,这种情况可以用中文直接沟通,效率也很较高,顺利的情况下一两周就能确定好合同内容并签订合同。第二种是外方出版社在国内没有办事处,但是有专门的版权输出部门,用外文通过邮件沟通细节,外方回复也较及时,如Taylor & Francis,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内也能签订好合同(此处的时间包含与译者沟通的时间)。第三种是外方不是一个出版社,而是一个组织,主营业务并不是出版,对输出版权页业务也不是很在意,如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这种情况沟通过程就会很漫长,可能很久都等不来对方的邮件,就需要译者和出版社有足够的耐心。一般谈判都是通过邮件进行,这样可以记录具体的谈判过程。

表1 2011—2018年我国版权引进图书数量

2.3 合同谈判与签订

对于版权合同的细节每家出版社都不一样,同一家出版社在不同时期也可能不一样,但是主题内容都相差不大,主要包括授权范围、授权费用和出版时长、合同有效期、定价和印量等。

2.3.1 授权范围

授权范围主要有两方面:

1)国内还是全球。几乎所有的版权引进类图书对发行范围要求都是中国境内。

2)纸质还是电子。目前很多国外出版社对电子版权非常看重,合同条款里对电子版权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如Springer、Taylor & Francis 这种较大的专业出版机构;但也有一些是可以商量的,如笔者在与OECD 签订第二本书稿的版权引进合同时,注重强调了我国丰富的网络传播途径,争取来了电子版权。

2.3.2 授权费用和出版时长

目前大部分的版权合同都需要授权费用,授权费用一般有两种形式,预付版权(通常称为授权费)和版税。授权费指签订合同后一次性付给外方的一笔费用;版税指后期销售以后按一定比例付给版权方的费用,有8%、9%、10%不等,通常欧洲出版社在7%~8%,美国的出版社在9%以上[2]。一个合同中可能有两种授权费用,也可能有其中的一种,如果单独出现,以授权费的形式居多,因为这样的话版权方比较有保障。授权费用的计量单位与引进单位有关,有美元、欧元等。在支付授权费时,需要外方先发来发票,我们将按规定进行支付。出版时长指签订合同多久内出版中文版,有18 个月、24个月等。

2.3.3 合同有效期

如果在合同签订后要求的出版时长中没有出版中文版图书,还可跟外方说明理由,但是如果在合同有效期内未出版,外方就有权利收回授权而不退还授权费,转而授权给别的出版社,所以一定要注意合同有效期。合同有效期有5 年(Imperial College Press)、7 年(Springer)等。

2.3.4 定价和印量

定价和印量很关键,很多出版社将这个作为确定授权费的关键因素,如果将定价和印量写入合同(很多外方会写入合同),在出版时就必须严格执行。而在确定定价和印量时,版权方一般会让国内出版社提供,国内出版社需要结合选题情况谨慎确定定价和印量。预付版税有时是按首印数×定价×版税率计算的,所以印量太多,预付版税就会多,前期风险太大;而印量过少,后期发行可能收不回成本。而每个外方出版社有最低印量的要求,笔者跟Springer 谈判,最低印量有500 册的,而Taylor& Francis 至少1 000 册,大部分的出版社如果不协商,都是1 000 册起,少数首印量4 000 册[2]。

2.4 版权登记

依据《关于对出版外国图书进行合同登记的通知》的规定,出版外版科技图书也需要到出版社所在的地方版权局进行合同登记[3]。版权登记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版权登记表,版权引进合同,合同翻译件,原著的封面、扉页、版权页(简称“封扉版”)及其翻译件等,登陆到相关网站填写相关材料(如笔者单位所在地为北京,就需要登录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网站,在相应模块进行资料的上传),然后提交纸质材料。版权登记成功后会有一个版权登记号,一般需要写在中文版的版权页上。版权登记过程也是进一步确认版权、规避风险的过程。通过版权登记,国家也可掌握每年的版权引进情况。

3 图书出版

3.1 选定译者

对于选题来源是出版社的情况,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译者。翻译的质量十分关键。选择合适的译者这个译著就成功了一半。合适的译者不仅需要语言功底强,还需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越是专业的稿子越需要专业的译者。如果一些专业名词翻译错,可能会贻笑大方。

3.2 编辑加工

3.2.1 内容审核

编辑加工也需要专业的编辑,如果不能是专业对口的,至少要专业相关的,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专业词汇的翻译。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是否涉及侵权或是有损我国形象的内容。前后翻译的一致性也很重要,许多外文书在每章最后要加一个本章小结,对小结的翻译一定要与正文一致。还有人名和地名的问题,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我国有相应的规范,如果不是约定俗成的名人的人名(如爱迪生、马克思),笔者建议人名用原文表示;地名最好前后用法一致,避免一会中文一会英文。内容审核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核查译著与原著内容是否有完全一致,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可能有意或无意漏掉部分内容、或者是增加了一些内容。笔者在引起一本关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一本书时,译者在前言部分漏翻译了一段,加工时发现并加了上去;由于原著对一个模型的介绍比较简略,而译者正好对该模型进行过相关研究,就扩充了相关内容,作者并没有特别说明,而是加工在对比原著时发现的,该部分内容在与版权方沟通时版权方有条件同意增加,最后还是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没有增加。

3.2.2 地图审核

对于一般地图,拿着版权引进合同按规定去国家审图局送审(先初审,后提交纸质文件)即可。但有一类地图就需要删去,就是涉及国家主权的地图,笔者就有一本译著作者是印度人,在所选研究区域图上,把我国新疆的一块划为了印度的领土,此类地图是坚决不能出现的,经过与版权方沟通,删去了此类地图。对于书中出现的网址,最好与版权方协商删去,因为存在就有风险,链接内容当时可能是正确的,但不能确保以后都是正确的,甚至有可能是违法的。

3.3 封扉版制作

大部分外国出版社对版权引进的图书的封面、扉页、版权页都有一定要求。合同里规定的版权声明,需要原样放到版权页上(极个别情况是放到扉页上)。封面(封底)上一般要放外国出版社的标志(有时扉页上也要求放)。我们在设计译著封面时,会参考原著的封面风格,尽量保持风格一致。在正式印刷前,封、扉、版都需要发给外方确认,一般邮件确认后才可印刷。还有的外国出版社会提供可粘贴的防伪标签,需要粘贴在封面(封底)上,笔者从Taylor & Francis 引进的关于“环境模拟”的一书外方在确定过封扉版后就寄来防伪标,要求粘贴在封底上。

4 注意事项

4.1 时间

有几个时间要特别注意:一个就是出版时间,合同签订之后一定时间内要出版中文版,所以最好先找好译者,在签订版权引进合同的同时就开展翻译工作。一个是合同有效期。如果超过合同有效期还没有出版中文版就比较危险,外方有权利收回版权,不仅损失了金钱,也白白浪费了劳动。如果到了合同有效期还需继续售卖,需要续签版权合同[3]。一个是结算版税的时间,一般是一年一结,有的是12 与31 日,有的是3 月31 日。

4.2 沟通

在做版权引进图书时沟通显得特别重要。首先,是与版权方的沟通。在谈合同时尽可能展示自己的优势,通过最少的授权费获得最大的权益,如果在译者已经确定并且专业背景较好,还可把译者情况进行介绍,作为授权费谈判的筹码。笔者在与OECD谈引进其第二本书的时候,强调了我们社与当当、京东等平台的合作以及我社强大的发行渠道等,最后不仅免去了预付版税,还取得了电子版权。其次,是与译者的沟通。可以把问题前置,在译者翻译之初,就告知其翻译中应注意的事项,比如人名地名的处理、专业词汇的准确、前后翻译的一致、参考文献的处理等。最后,是版权方与译者之间的沟通。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出版社需要传达双方的意见,因为有版权合同的约定,这种沟通必须积极、高效,有时还需要不时的督促双方回应。所以版权引进图书有很大一部分精力在双方沟通上。

4.3 样书和发行

版权方会要求在中文版正式出版之后寄送样书,少则2 本,多则几十本。样书有的给中国的版权代理机构(如Springer),有的寄回本部,还有的要求发到两个地方,这些都要在中文版出版之后遵照合同要求执行。外版书要注意推广,除了传统的书店展示、会议展示,还有借助当当、京东甚至微信朋友圈等方式进行推广,笔者就借助“行水云课”自有平台进行了版权引进图书的宣传。加强注重引进图书市场的推广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出版界的繁荣,更好地发展国家经济,促进社会进步[4]。

4.4 版税结算

如果版权引进合同中有规定版税,一定要在图书销售之后按规定结算并提交版税报告,通过版税报告的方式外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的表现,但是很多单位会忽略掉这个环节。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出版社的形象,而且还可能错失与外方继续合作的机会[5]。

5 结论

图书版权引进工作是我们睁眼看世界的重要方式,虽然我国已经成为水利大国,但也要加强与国际上的技术交流,更好地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水利类图书版权引进工作的具体实践环节和注意事项。总体来说,选择有助于行业发展、译者读者都感兴趣的选题,谨慎确定合同条款,严格执行合同内容。

猜你喜欢
版税中文版译者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朱镕基巨额版税全给了基金会
北新书局支付给鲁迅的版税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莫言“版税收入”将过亿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