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②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③,千里万里月明④。
明月,明月,胡笳⑤一声愁绝⑥。
〔注〕①调笑令:词牌名。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有:“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②尽:死。③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④月明:月色皎洁。⑤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乐器。⑥绝:极,很。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也稱“短调”,词的一种形式)。开头“边草”两字重叠,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空间的辽阔;同时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渲染了荒凉的气氛。“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边草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词人以“草尽”烘托“兵老”,暗寓统治者把戍卒当作“边草”一样看待,寄托了对戍卒的深切同情。
中间一联对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前句写边塞冰天雪地,一片银白,“山南山北”点明白雪覆盖之广,“晴”字说明雪已经停了,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下句写白雪衬托月色,分外皎洁,“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同时也暗写边塞与家乡相隔之遥远。人隔两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个月,所以明月最易引起怀人思乡之情。
“明月”的重叠,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颠倒,与上句转折呼应,形成上下勾连的格局,产生回环往复的韵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叠,营造了一种月光普照的柔和氛围,烘托了戍卒思乡怀人的情绪。戍卒面对明月,思乡之情更切,似乎已长着翅膀飞回了家乡。结尾“胡笳一声愁绝”,一声胡笳使戍卒从思乡之梦中惊醒,发现原来自己仍身在边地。“愁绝”二字表现出戍卒极端忧愁苦闷的心情,同时点明了主题。
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边地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凉悲切的胡笳声,所有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最后用“愁绝”二字点明思乡之情,就显得特别沉重且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