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释
希望是黑暗中的火光,使人精神振作;希望是沙漠中的绿洲,使人心旷神怡。希望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有了希望,才会有拼搏的动力;有了希望,就会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人物传奇
用诗歌寄托希望
杜甫小时候家庭富足,但后来家道中落,又身逢乱世,一直处在艰难求生的边缘。杜甫经常在诗文中描写自己生活的困苦,但却从未显出颓废消极之态,反而充满希望,将百姓生活疾苦记录了下来。即使自己住在漏风漏雨的茅草屋里,他也要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他希望天下所有贫寒的读书人可以拥有一处容身之地;希望天下受苦的百姓可以摆脱战乱,有安稳的居所。他将这种希望凝聚在短短的诗句之中,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解读
杜甫漂泊的一生是凄苦的,但他没有怨天尤人,消极避世,反而用诗歌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社会现实,寄托自己的宏伟抱负。直到今日,杜甫的诗仍能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当我们身处人生的至暗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要用希望之火照亮人生之路。
用写作点燃生命的希望
史铁生是我国著名作家、散文家。他21岁时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了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但他没有“认命”,而是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对抗命运:“如果身体的残缺无法修复,那就用思想去填满它。”这个念头就像一粒种子,在他的心上开出了希望之花。他开始学习美术、看书,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并决定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诉诸笔端。
心怀希望,让史铁生在困境中有了前行的动力,重新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终穿越了生命的寒冬。
解读
韩少功说:“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一座文学的高峰。”在史铁生的文字中,始终充满了直面苦难的坚定和勇气。透过史铁生的人生,我们不难得出一个道理:不管经历多少失意和迷惘,都要怀抱希望,对未来充满热情与期待。
播撒希望的种子
钟扬是一个有情怀的追梦者,也是一个善于寻找“种子”的人。他知道“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苍生。”带着这样的希望,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
钟扬还是一个播种“种子”的人。作为一名教师,他建立了学生交流项目,让西藏大学优秀的学生到上海、到海外学习,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生杨桢说:“是钟老师点亮了我人生中的明灯。”对于钟扬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珍贵的种子,都代表着国家的希望。
解读
钟扬曾说:“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他把自己当作寻找希望的人,坚信“一粒种子可以造福苍生”;他将学生当作种子,一粒一粒地小心播种,悉心培养,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点亮了希望。
用坚守创造希望
1980年,年仅十九岁的支月英决定要去大山里当老师。有人问,是什么让她放弃城市里安稳的生活,选择去山里吃苦呢?支月英想了想说,当她看到大山里的孩子们一双双闪着光芒的眼睛时,她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了。
四十多年来,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到两鬓斑白的“支奶奶”,她始终坚守岗位,教育培养了1000多个孩子。支月英说:“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坚守了,才有希望。”
解读
她是乡村教育的燃灯者,点亮了大山里的发展希望;她是乡村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深山里的道路,用知识带领孩子们努力向前走。常人往往是在看到希望之后才选择坚持,而支月英却决定在看不到希望的黑暗里成为一束光。
希望可以战胜死亡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学专家独自一人架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准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林德曼博士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这场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冒险。已经先后有100多位勇士驾舟横渡大西洋,结果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博士认为,这些死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阵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溃,死于恐怖和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的反对,亲自进行了试验。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觉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够成功!”生的希望支持着林德曼,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解读
林德曼博士在回顾成功的体会时说:“我从内心深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我自身融为一体,它充满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他的试验表明,人只要对自己充满希望,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困难并存活下来,最终得成功。
一只巴掌也能拍响
威尔玛·鲁道夫小时候身体不好,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不能正常使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拒绝所有人的接近。但邻居家那个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的老人却成了她的好伙伴。
一天,老人用轮椅推着她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一首歌唱完,老人说:“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你只有一条胳膊,怎么鼓掌?”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晚上,她写了一张字条贴到墙上: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以后,她开始全力配合医生做运动。甚至扔开拐杖试着走路。她日复一日地坚持着,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11岁时,她终于扔掉了拐杖。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惊人的速度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她的名字,她成了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
解读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此时身陷困境;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此时不能行走。人生离不开希望,一个人一旦对前途失去了希望,那么他的生命转瞬之间便黯然失色。心存坚定的希望,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
名人名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南宋〕陆游
希望是附着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
希望是黑暗中的火光,使人精神振作;希望是沙漠中的绿洲,使人心旷神怡。
——陈懿
人生活在希望之中。
——〔法国〕莫泊桑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俄國〕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