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原则和途径。文章首先探究思辨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语言、文化与思辨的关系,论证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实现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其次论证了坚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和坚定文化自信为原则的重要性,并从教学统一、语言文化统一、理论实践统一三个维度来阐述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的途径,以期为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2-0136-03+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教育兴国、人才兴国的战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思辨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特征。近些年来,国内高校逐渐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和培养。自黄源深教授提出用“思辨缺席症”一词来形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现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意识到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并致力于研究外语专业学生缺乏思辨能力的原因,以期改善这一现状。英语课程是进行中西思想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对比,能够碰撞出批判性思维的火花。英语教学是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我们的目的不是把中国的学生培养成外国人,而是培养既能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又具备文化包容心的国际人才。可见,以文化自信为原则探索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思辨能力的影响因素
学界对学生缺乏思辨能力的成因有多种看法和探索。例如黄源深教授认为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教学方法偏执和学习方法不当导致了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失[1]。 在教学上,对于外语专业而言,重视语言的教学没有不妥之处,但是如果忽视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确实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学习方法上,如果只是侧重语言而忽视知识面的拓展,就“无法从多种知识的交融中爆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1]。对于这两个原因,笔者较为认同黄源深教授的看法。但是对于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导致学生思辨能力缺席一说,笔者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学习外语需要大量的记忆与背诵,这在锻炼学生记忆力的同时,也削弱了长期弃置不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1]。如果只是锻炼记忆力,完全不顾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那么这种学习方式确实会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事实上,语言与思维、记忆力与思辨能力不是相斥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也有学者提出思辨缺席症不是外语专业学生独有的,而是中国大学生的通病,并指出中庸思想是造成学生思辨能力缺席的深层次原因[2]。笔者并不认同中庸思想使然论。首先,不能简单地把中庸之道理解为折中主义。中庸之道要求处理事情恰到好处,对恰到好处的思考是基于事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境域总体,“在消极层面,不妨碍万物之并育,道之并行;积极层面,恰到好处意味着通过当下之活动,在成己、成人与成物之间建立连接” [3]。中庸之道并不是“不思辨”,恰恰相反,它要求全方位思考与衡量,这样才能达到“中”。其次,辩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辩论不能直接等同于思辨,争辩更不是思辨。
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家庭成长环境等,也包括内在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的性格和学习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国家、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就大学教育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受众面最广,其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本文主要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策略。
二、语言、文化与思辨
思维包括三个广义的范畴:反思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思辨性思维。思辨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可以学习和培养[4]。根据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的定义,思辨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5]。根据上述定义,评价活动是思辨的核心,其中,评价标准是前提,有意识的思考是过程,有理据的判断是结果。而在中华文化里,思辨的教育理念有源可寻。《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思辨能力即为周密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中国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的就是这种懂得周密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外語学习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语言、文化和思辨是三个关键因素,三者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想的器官,语言是一种思维力量和另一种思维力量之间的唯一中介,对思想的完成,语言是不可缺少的条件[6]。因此,通过语言来观察思维过程是水到渠成的方式。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洪堡特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不同语言的个性是操该种语言的民族特有的财富和现象;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7]。英语与汉语是不同的世界观,反映不同的思维模式,讲述了不同文明的故事,彰显了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需要秉持跨文化态度,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拥抱文化多样性,批判性地鉴赏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思辨能力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加强。因此,从理论上说,以语言为载体,以中英文化对比为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可行的。
三、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途径
(一)原则
通过英语课程实现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英语课程首先是语言的课程,掌握这门语言是该课程最基本的要求。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就如同建造一座大楼,语言是这座大楼的地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在讨论和回答思辨性问题的时候,英语语言能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展开。如果允许学生用中文讨论和回答问题,很多学生能够结合身边的例子,较为系统和深入地回答问题;如果要求学生用英文讨论和回答问题,很多学生因为英语表达能力的局限,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就受到了限制,因为他们习惯性地只去思考他们能够表达出来的相对简单的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英语语言表达能力限制了思维的发展,思维又限制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造成了英语语言能力不乐观、思辨能力下降的局面。所以,坚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才能真正提高跨文化思辨能力。
二是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当今中国发展的现实重申文化自信的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8] 。面对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任重而道远。高校英语课程是中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碰撞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要明确方向,把握原则,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自我文化和西方文化,从本质上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肆虐对中国人民而言是一场艰难的战役,然而,中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精神和品质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
(二)具体途径
1.教与学统一。教与学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教师的思想与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反馈又会影响教师的思想与言行,形成一个良性或者恶性的循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思辨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自我理论学习,或者参加与跨文化思辨主题相关的线上或线下的培训、课程学习、比赛、研修班或者学术会议,以此来提升跨文化思辨意识和跨文化思辨能力,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加以思考和应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明确地加入思辨分析,在浓郁的思辨氛围里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激励,慢慢养成思辨的习惯;当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又会促进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急于求成和操之过急,这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取得成效。
2.语言与文化统一。不少学生对英语的认知停留在“交流工具”的技术层面上,而忽视了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和哲学意义。如果只是把语言简单地当成交流的工具,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难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效。因此,进行英语教学,要向学生教授语言文化意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现象挖掘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然后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六单元,Text A To work or not to work——That is the question,这是一篇研究报告,阐述了打工对学生学业的影响。教师除让学生讨论在上学期间打工的好处与坏处之外,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文章思考这样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是针对西方学生而不是针对中国学生做的一项研究,因此文章所提到的某些对研究发现的解释,例如酗酒和吸毒,对中国学生而言并不具有代表性,因为打工,即使是在大学,对中国学生来说都不具有普遍性。从学生打工这个问题尝试去窥探和对比中西方的文化、教育观和价值观的差异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3.理论与实践统一。“只有当我们把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法则运用于人类所面临的广泛问题时,我们才会领略到它的力量和有用性。”[9]思辨能力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以锻炼和提升。所以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通过课程教学鼓励学生发现、思考、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锻炼思辨能力并提升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例如《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第四单元与环保主题相关,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垃圾分类”的话题,通过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的英语知识竞赛;让学生分组设计英文宣传海报;留意身边的环境问题,拍照记录,并在课堂上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环保上做出的努力,同时,这也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力。再例如,《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第八单元与动物权利主题相关。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是最大的实际。如何在保证动物权利的同时又保障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课文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思辨,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时事新闻也是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切入点。例如,关于美国民众反对居家隔离令的抗议,CHINA DAILY上有一则新闻Michigan in uproar over 'stay at home',学生阅读这则新闻,除学习一些英语表达、了解时事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思考:居家隔离令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为何那么多的美国民众高喊“Live free or die”的口号?为何美国人 “不自由,毋宁死”呢?自由主义是美国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美国人以自由之名行抗议之事,可以从古希腊的自由思想根源和美国的历史、地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引发学生对文化因素的探索。美国的自由精神吸引了世界各地很多向往自由的人士前往美国去追寻梦寐以求的自由,但是,疫情当前,枉顾他人的生命与安全的个人自由,是一种极端的自由,反映的是一种自私自利与狂妄自大的本质。相反,面对封城的政策,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识大局、有担当的品质。通过这个事件,可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看待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四、总结
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会思考或者推理,只读书不思考,就只能被所学的知识牵着鼻子走,毫无主见[10]。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思辨,才能成为知识的主人。学习英语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或者学习一种技巧,而是要转换一种学习观念,透过语言学习看到语言背后的思想与文化。大学英语课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中,肩负着学习英语语言、思想与文化和传播中华文化、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双重使命。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坚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则,做到教学相长、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参 考 文 献 ]
[1] 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2] 马爽.我国大学生“思辨缺席症”成因深层分析及对策:以大学英语教育为例[J]. 外国语文,2018(1):140-146.
[3] 陈赟.中庸的思想[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4] Vincent Ryan Ruggiero. Beyond Fee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Ninth edition [M]. New York: McGraw-Hill,2012.
[5] 文秋芳. 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6] 威廉·馮.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7] 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8] 范玉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底蕴[J].人民论坛,2019(S1):132-133.
[9] 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M]. 李小平,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0] 约翰·享利.纽曼. 大学的理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20-06-20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AS19498)。
[作者简介]曾凤凰(1985-),女,福建龙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