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完善,逐渐由单一线路发展成为经纬交错、线路之间联系密切的网络形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开始受到关注。文章主要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行车组织,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行车组织
引言: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压力,作为城市主要出行工具的轨道交通也趋向复杂化,一条条轨道运输现相互交错汇成了巨大的网络。轨道交通行车的效率不但影响着交通质量,更重要的是关系着人们出行的效率,所以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效率优化,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
1网络化运营行车原则
1.1安全性原则
地铁运营行车组织主要是对地铁车辆的运营进行组织和管理,安全运营是地铁运输的重要保障,更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地铁行车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安全的保障,运营行车组织的调度调整工作一定要建立在安全性的原则上,为地铁车辆的运行打下夯实的基础,可见安全性对地铁网络化运营的重要性,因此,在基于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必须严格遵循着安全性的原则。
1.2及时性原则
地铁运营行车组织主要是对地铁运营进行调度调整,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以及紧急情况发生的情况下,调度应做到反应及时、调整及时、效果及时,这样才能确保地铁的正常行车。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应遵循着及时性原则,在对事态进行调度调整中需要做出灵敏的反应,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处理,事故发生之前或发生的初期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
1.3整体性原则
基于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管理,应本着整体性原则,在行车组织调度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整体的利益为主,例如,在对铁路突发性事件、紧急情况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对单个事件或单个设备故障处理,应站在整体系统的运行角度上进行综合性考虑,分析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因素,以及调度调整后是否会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等,对实际的情况展开全面的分析,切实有效地提高地铁网络化的运营效率。
2网络化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问题
2.1 客流量大,时空分布不均匀
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在时间分布上大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每日客流量在不同时间段会有不一样的波动,比如每天上下班时间一般都是客流量的高峰期,一般来说,周末、节假日也是轨道交通压力最大的时候,尤其是像清明节、五一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还有突发事件导致的规模大、速度快的客流集散情况,比如一些特殊的公共场所要举办大型活动,像是路演、演唱会、重大体育赛事等[1]。客流量主要是指在车上的旅客、在车站上下车、候车、换乘的旅客,客流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差异也很显著。由于城市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交通建设以及土地性质等差异导致线路密集程度不尽相同,还有一般在换乘站客流量会更大一些。客流集散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也使得轨道交通网的布局趋向复杂化。
2.2 交通车辆供应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大部分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投放还是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在国内一二线城市里,地铁和公交等交通工具在客流量高峰期的超载情况非常严重,这不仅会缩短列车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超载、拥挤都会威胁到乘客和道路行车的安全,容易触发突发情况。对于要赶飞机、动车的乘客来说也很容易造成列车误点,带来很大的时间和金钱损失。
2.3 轨道交通的设计、运营的难度越来越高
一些人口多、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开设了更多的轨道交通线路,投放了更多的轨道车辆,轨道交通线路的布局越来越复杂。每一条交通线路不仅集聚了去往线路站点的乘客,还要服务于经往站点换乘的旅客。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乘客对列车发车的时间的频率,以及线路分布等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轨道交通的行车效率和车内的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加大了轨道交通的设计和运营等压力。比如为了能承载更多乘客,车上需要有更多的座位,但过道位置太窄又会让乘客感觉不舒适,还要考虑到乘客的安全。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客流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行车计划,这也是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一大难点。
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措施
3.1 要制定灵活的路网列车运行方案
通过换乘点的设立将相对独立的轨道交通线路衔接起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言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换乘点实现的,因此,换乘点布局的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由于城市功能区位的划分,不同轨道交通线路所对应的客流需求时空分布特点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城市不同区位人们出行的不同需求制定灵活的路网列车运行方案,如在城市中心区,人流量较大,乘客需要高频率的服务,可采用短间隔、各站停车的运行方式;而在远郊地区,乘客更期望的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延长运营时间,可采用长间隔、列车交错停车的运行方式。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速度,使方案的质量和自动化编制水平得以提高,以有限的设备资源尽可能满足复杂的客流条件和需求。
3.2 强化车站引导工作
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高峰期间,需要合理筹划地铁车站内的工作人员数量,通过增加地铁车站内的管理人员,有序安排乘客的进站、上车时间,最大程度降低拥堵、摔伤、磕碰等问题。地铁车站内的安保人员需要强化疏导,确保乘客进站的有序性,缩短停车时间,确保地铁列车的稳定运行。
3.3 制定合理运行计划
制定合理轨道交通运营计划。针对错综复杂的行车交路,必须要根据其需求制定满足其使用要求的运行计划。由于工作日、节假日及各个时间段的客流量都不同,应根据客流规律制定相应的运行计划,以将运营计划制定和客流量规律相适应。增加线路的后备车辆,针对节假日、双休日以及上下班高峰期,客流量非常多,也因此可通过合理增加线路的后备车辆,以有效缓解客流高峰的交通压力。另外,应合理安排轨道交通的行车时间,应使列车行车时间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以提高列车的运行率,有利于提高列车送客量,缓解车站人流量过多、拥挤的局面。
3.4 建立完善的轨道交通行車监测系统与信息公布平台
网络化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单线轨道线路交通不同,其要实行的是全网络的车辆管理机制。因此当某条线路发生突发事件或某辆列车的设备出现故障,不仅对影响该列车的正常运行,还会对后面的列车运行造成影响。因此,相关的运营部门就会根据这些因素制定一些科学、可行的方案,以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实际需求。通过需要建立完善的轨道交通行车监测系统与信息公布平台,以实现对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实际进行实时监测,以更好地掌握列车行驶的情况,并通过信息公布平台将车辆的运行情况及时公布出来,有利于乘客根据列车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班次,有利于起到缓解交通拥挤与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线路基本上都是通过自行招标投标的方式而进行施工的,会导致轨道交通建设时所采用的材料、技术、设备以及设计标准等都存在差异,从而对建立完善的网络化轨道交通行车系统及信息公布平台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立完善的网络化轨道交通行车系统及信息公布平台之前,应先对行车系统和信息平台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利于网络化轨道交通行车系统及信息公布平台的进一步完善。
4结束语
总之,对现阶段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以完善网络化行车组织的制度与设施,并对轨道交通做出有效的调整,以提高网络化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营。
参考文献
[1]熊学柱.如何加强网络化轨道交通行车组织[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36).
[2]江霄楠.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相关问题研究与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