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防水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021-01-15 08:14周湛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49期
关键词:防水施工建筑工程应用

周湛

摘要: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它在保障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进行屋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屋面易出现渗水或漏水等问题,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这种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一些建筑工程屋面仍存在渗水和漏水现象。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做好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监理的质量控制工作,全面提升屋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应用

引言

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漏水渗水情况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可以保障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建筑施工人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在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把材料的防水防渗性能作为选择的首要要求。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之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保证每一环节的质量都达到要求,不断优化并对防水防渗技术改革,不断提升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防水防渗技术水平,使我国建筑行业中渗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高速发展。

1对建筑物进行防水防渗处理的必要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施防水防渗措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其影响着整个施工建筑,所以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防渗透技术足够的重视。在住房建筑中如果出现渗透现象,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具体表现为渗透的水导致墙面粉刷层、墙纸、墙砖等出现脱落,并且使房间内变得潮湿、难闻,甚至会对住户的安全造成隐患,在其他建筑中也会因为渗透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降低,安全性降低,所以对于建筑物的防水层必须采用适当的材料,对各部位进行针对性地设计措施,确保建筑更好地预防渗漏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合理专业的防渗漏技术,并且结合高效的防水材料,共同维护建筑使用年限,保障人们的使用安全,确保防水技术的可行性、实用性,一旦在建筑施工中忽略了防水防渗技术的实用性,那将会导致防水措施失去效果,给建筑物带来一系列隐患,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时建筑施工人员要采用更加合理的防渗透技术进行施工,首先,在采用新型防水防渗技术时,原有防水漆的涂刷工艺不能丢掉,还需严格遵循涂刷原则进行防水层处理,其次要根据防渗透工艺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进行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杜绝建筑发生渗透现象。综上所述,施工人员需要精准发现防水防渗工艺的不足,及时完善防水防渗工艺,保证防水防渗施工的综合质量,降低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满足建筑施工的标准,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长期使用。

2探析建筑防水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外墙砌体结构防渗

建筑外墙防渗施工技术主要是结合外墙的建筑情况,对建筑外墙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在外墙砌体结构和抹灰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施工规范,保证砖砌体和抹灰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外墙找平施工,通过仪器测量外墙找平效果,对找平程度未达到标准的施工部分要及时整改。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很多外墙结构上会留有预留孔,在外墙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预留孔进行填充,一般填充材料为泥浆和纤维泡沫等,待预留孔内部填充完毕,外层要进行水泥抹灰处理。外墙与阳台等结构衔接处存留的接缝位置,要及时使用水泥砂浆充分填充。填充前应清理缝隙、孔洞等,去除内部存留的灰尘、杂质等,以保证填充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充分结合,提高外墙抗渗效果。选择外墙材料时,应尽量选用防渗性能好的材料。外墙防渗施工时,施工材料必须进行检测。

2.2做好屋面防水施工中的基层处理

(1)施工现场环境:①尽量选择在5~35℃环境温度下进行屋面防水施工。②5级以上大风大雨天气不可施工;(2)防水结构层:①建筑物承重结构为预制屋面板时,采用强度等级为C20以上的细石混凝土填充面板缝隙,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②屋面面板缝隙宽度超过40mm或顶宽底窄时,应在面板缝隙处设置构造钢筋;(3)防水找平层:①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尤其是屋面结构的落水口、管道、预埋件等防水薄弱部位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②在开始找平层施工前必须清理干净结构层表面杂物;③基于施工设计方案确定的坡度,进行放线、找坡、贴灰饼、冲筋加固、设置好排水方向和坡度;④在涂布找平层之前,先浇水润湿基层。第2天先刷素水泥浆粘结层,再铺设找平层。

2.3涂膜层施工控制要点

(1)涂膜材料要履行送检程序。(2)基层防水层做好压实工作,以保持其紧实度,防止出现裂缝等问题。不同的防水涂料应设定不同的干燥要求,应用溶剂型、热熔型等防水涂料时,其基层干燥程度要求较高。防水涂料的涂抹应反复进行,均匀地涂抹于基层面,涂抹厚度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操作。(3)胎体需要铺设在涂膜之间,胎体的铺设要保持一定平整度,不能留有气泡,需要与涂料紧密黏结在一起,在往胎体上铺设涂料时,涂料要全面覆盖胎体,杜绝胎体部分位置裸露在外,胎体涂膜厚度应超过1mm。(4)涂膜时不能忽略细节之处,需要先做好细节部分涂膜工作,再大范围进行涂膜工作。(5)屋面转角处和立面的涂膜工作,需要反复进行涂膜,每次涂膜需要保持一定薄度,不应太厚,避免出现涂料积聚现象。(6)胎体增强材料长边和短边搭接宽度的设定,一般不能少于50~70mm。(7)上下层胎体的铺设方向不能相互垂直。

2.4重视窗口渗漏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要重视窗口的渗漏问题,特别是要对窗口的坡度进行一定的控制,使它的坡度能够让雨水自然的滑落,在窗口停留的时间较短,不会对外墙进行渗透而出现渗漏问题。同时,窗口施工时不可避免会有裂缝产生,雨水会渗漏进裂缝,建筑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填充物对裂缝进行填充,填充物选择上应当避免水泥与发泡胶,根据研究表明,这两者的使用效果会在风干之后进行膨胀,使得整个建筑物的外观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之中,應当选择具有伸缩性,且具有较高密度的材料,使得建筑物在进行防水防渗操作后,还可以保持建筑的美观。

2.5防水防渗材料的选定

防水防渗材料是实现建筑高效防渗透的基础,一个好的防水防渗材料将使防水防渗技术得到飞跃性的提高,反之则会严重影响该项技术的发挥,所以国家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测试,创造了多种建筑防水材料,不过在众多建筑物的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作用部位进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防水防渗材料,保证防水防渗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对建筑材料的选取也应该采用防水能力较强的材料,并且要了解每一款防水材料和建筑材料的性能及质量,确保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建筑物的防水防渗质量。其次,施工人员对于材料的使用过程要严格遵守规定标准,从材料使用顺序、材料用量等角度入手,确保每一处施工细节都符合施工标准,最大程度利用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

结语

建筑施工防水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特别是渗水渗漏对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的情况下,要积极探讨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根据以往经验,优化施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渗水渗漏问题。在充分细致地分析建筑渗水渗漏原因的基础上,归纳出防水防渗要点,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改进和强化,以保证建筑防水防渗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勤岭.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23):260.

[2]王立南.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09(27):36-36.

猜你喜欢
防水施工建筑工程应用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探析建筑工程细部节点做法施工工艺
探究楼房建筑裂缝分析防治及防水施工
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在混凝土防水施工中的工艺措施
关于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