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研究初探

2021-01-15 21:08李明昱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微课设计教师

李明昱

(河南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6)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高新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学习更加多元化与碎片化,信息获取更为广泛和便捷,各种新型教育方式与学习方法层出不穷。微课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产物,最早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具体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资源使用方便以及传播方便快捷等特点[1]。而移动学习是互联网技术成熟背景下催生的新型学习方式,其依托互联网信息传输优势与移动终端运算能力,为学习者提供线上学习服务,群众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设备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实现知识获取自由,帮助学习者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知识积淀与自我提升[2]。微课与移动学习呈现结合趋势,而通信技术、智能手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微课与移动学习融合进程加快。现阶段,国内外已然形成了诸多网络教学平台,而此类网络教学平台往往只能在网络浏览器中访问,在移动终端上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表现不足。因此,探索微课与移动终端结合的方式成为当前研究重点,构建微课移动云平台成为必然趋势。

一、高校开展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研究的现实价值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当代大学生基本人均配备移动终端设备,其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均向智能化、便捷化、日常化转变。而微课移动云平台作为新型教育渠道,具有微课教育与移动学习双重特性,能够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提供微课教育服务,极大程度地缩减了教育资源的空间,短视频教育形式同时能够填补碎片化学习需求,为教师、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教育体验。同时,微课移动云平台能够发挥互联网互联互通、实时通信的优势,可以及时更新教学素材,转变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能贴近当代大学生教育需求。

(一)丰富学生日常可用学习资源,减轻学生专业学习负担

伴随着经济增长与生活水平提升,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知识储备与综合素养要求逐步提高,学生需要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强化自身专业水平,拓宽自我知识领域。而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来源于教材、课件以及教辅等固定资料中,此类学习资源涉及的知识内容与教学大纲安排基本一致,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求,但由于系统化资料更新迭代速度慢、覆盖范围有限,使得学生无法拓宽知识面[3]。同时,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教材等学习资源无法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不能准确地为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而通过设计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其中,以短视频形式为载体的微课能够将知识点细分化,教师通过提前录制能极大程度的扩充教学视频的种类与内容,填补课堂教学固定化的缺点,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知识讲解。而移动云平台则可将海量微课学习资源投放至网络空间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与知识拓展方向,通过移动终端随时获取丰富多样的微课视频,从而减少自身在学习资源搜索方面的时间消耗与精力消耗,有效提升自我学习效率。

(二)增添教师教学活动方式方法,强化教学反馈评价功能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输知识的桥梁,而教学方法则是确保桥梁稳定性与效率性的通道。现阶段,高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往往以灌输性教学方法为主,即教师主导课堂走向,单方面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此类教学方式具有结构化教育的根本优势,能够极大程度落实教学任务,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厌倦与抵触[4]。而在微课移动云平台视角下,教师能够尝试多样化教学方式,同时云平台独特的分析与评价机制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为可靠的教学反馈。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托微课移动云平台进行教学视频录制,丰富自我教学手段。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专业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反馈等录制对应教学短视频,通过微课移动云平台上传至系统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学习途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反馈结果改善教学活动。微课移动云平台能够实时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并有针对性地统计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可通过上述反馈更新自我教学内容与计划,着重讲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三)充分利用网络实时互联优势,提升碎片时间利用效率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学习、工作以及社交等方面均与网络紧密连接,而频繁的使用手机与网络使得碎片化时间日益增多,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成为当前学习转变的根本方向。而微课移动云平台的构建基础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提升个体碎片时间利用效率。在传统课堂教学体系中,学生需要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专注化学习,课堂教学会受到诸多因素限制。而通过构建微课移动云平台,高校能够充分发挥网络互联互通优势,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微课短视频时间较短,通常为3至10分钟,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填补与专业强化[5]。此外,相较于专注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方法具有明显差异性,要求学习者思维更为活跃、方式更为灵活,学生通常在课堂教学后无法直接转向碎片化学习。而在微课移动云平台支撑下,高校能够在课堂学习与碎片化学习之间构建起连接通道,通过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培养学习方式等,提升学生碎片时间的学习效率。

(四)贴近新时代大学生生活习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个体探索某物或从事某活动时的态度与倾向,是激发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心理特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学习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其思维逻辑与行为习惯均有网络时代特征,在学习方面与互联网连接密切,形成了依托网络资源学习的习惯。并且,新时代青年具有较为明显的猎奇心理与个性特征,容易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对兴趣之外的事物会有抵触心理[6]。当前,高等教育依旧采取传统形式,教学方法与当代大学生学习习惯不融洽,使得高校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水平偏低。而通过设计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视角,高校能够以更符合时代教育特征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短视频的教学形式与学生日常接受信息习惯一致,贴合学生思维习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移动云平台能够在移动终端布设,学生能够在日常休闲娱乐时通过手机软件获取知识,通过学习日常化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目标。

二、高校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研究的具体思路

明确的思路保障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研究秩序与质量的关键。微课移动云平台作为高校开展新型教育形式的渠道,应当从多方考虑具体设计研究方向,微课移动云平台不仅需要面向师生群体,还需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信息反馈。因而,在确定设计研究思路时,高校要以师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平台构建逻辑为根本,在确保平台使用效率基础上,落实平台架构与功能模块,并通过评价反馈机制不断完善微课移动云平台。

(一)从学生角度出发:满足微课移动云平台使用需求

学生作为微课移动云平台的主要面向群体,其具体使用需求是云平台功能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当代大学生性格特征以及线上学习特性,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研究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其一,观看学习视频的基本需求。微课教学视频是云平台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使用云平台的基本需求,在设计研究云平台功能时视频播放是根本组成部分。而在确保微课能够保质保量地播放基础上,视频学习功能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需求,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以及知识拓展需求提供相应视频推荐[7]。其二,线上作业提交的拓展需求。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既定任务,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的关键,具体可分为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学生在微课移动云平台中参与学习活动时,应当能够同步在线上完成作业任务,从而及时检测微课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其三,实时交流讨论的实际需求。相较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微课学习是通过网络构建起知识传播的桥梁,无法提供直接的交流途径,而在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后,学生往往会产生诸多疑惑,高校要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通过布设实时交流讨论模块,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提供方便的沟通渠道。

(二)从教师角度出发:实现微课移动云平台教学功能

教师是微课移动云平台实现教学功能的基础保障,平台的设计研究应当遵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思路,从而确保微课移动云平台的教学质量。通常而言,教师教学环节可由课前复习、新课导入、课程讲解、师生互动以及布置作业等基础流程组成,而在专业属性与课程多样性等因素影响下,教学流程也产生多元变化。在微课移动云平台视角下,教师教学活动可分为视频录制、直播讲解、课程管理、作业审批、资料上传等多个环节,高校在设计微课移动云平台时要遵从上述流程开展逻辑,保证线上教学功能有效运行[8]。具体而言,云平台要满足教师教学视频录制及直播教学功能。微课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是视频,教师需要通过录制短视频为微课教学提供基础材料,平台必须具备操作简易的视频录制功能,并且受到疫情影响,直播授课成为当下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方法,微课移动云平台应当具备直播教学功能。此外,微课移动云平台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以外的辅助功能。与传统课程授课不同,微课移动教学需要教师上传各种教学资料,同时需要在平台中布置、评阅教学作业,还需在线上与学生实时互动,云平台的设计研究应当从上述辅助功能角度出发,完善微课移动教学整体功能。

(三)从管理角度出发:确保微课移动云平台使用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充斥着各色各样的信息资源,其中不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高校在设计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时要从管理角度出发,提高学生使用云平台的质量与频次,确保平台使用效率。一方面,强化微课移动云平台特色设计。虽然网络空间中存在着诸多免费教育资源,但其都隐藏于海量信息下,检索与汇总难度大,并且部分资源还隐藏着负面信息,会错误地诱导学生思维走向[9]。高校要以此为出发点,加强课程搜索快速性与平台使用便捷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网络教育资源,减少其信息检索时间,突出微课移动云平台的特色。同时,以高校为主体构建的云平台具有高度安全可靠性,高校要注重突出该特征,促使学生主动选择微课移动云平台,提升平台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学习数据隐藏价值。微课移动云平台的搭建与使用会带来海量用户数据与学习行为数据,高校在设计研究平台时要重视数据价值挖掘,通过构建数据服务模块探索学生学习特征、微课教学规律,及时根据数据信息更新平台功能。

(四)从评价角度出发:发挥微课移动云平台反馈作用

评价反馈是推动云平台系统不断更新进步的关键,高校在设计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时要从评价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平台教学反馈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类似,微课移动云平台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同样需要兼顾作业、考试等测评环节,教师批阅的作业和考试成绩也只是单方面展示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效果尚未提及、评价[10]。因此,高校在设计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时要以评价为出发点,巧妙地使用考评结果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重难点课程录制,协助学生根据考评回馈及时发现自我知识遗漏点,及时跟进加强薄弱环节学习。此外,微课移动云平台应当根据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成绩数据、教师录课数据等内容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学生成绩趋势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师教学评价等功能深刻剖析学科教学规律、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教学特征,实现多方位教学反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教师教学态度,从而提升微课移动云平台教育质量。

三、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研究的实践策略

微课移动云平台是集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学习平台,其设计研究极为复杂,需要考虑的功能细则较多。为此,高校需要在明晰云平台设计研究现实价值基础上,以教师、学生、管理以及评价四个具体思路为基础,探索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研究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确定微课移动云平台可行方案,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可行方案是通过对项目主要内容及配套条件进行调研分析,对实施流程、建设需求以及投资方案等进行预测,是保障项目科学、稳定且有质量落地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在设计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时,要预先编制云平台可行建设方案,明确各项具体工作开展流程,保障云平台有序搭建[11]。首先,高校需要落实云平台建设政策。政策是工作走向的引导,也是项目开展的基础支撑部分,高校在设计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时要首先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平台开发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确保各项资源能够向平台倾斜。其次,高校需要加强云平台价值宣传。微课移动云平台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管理部门共同参与,高校要通过宣传手段提升师生对云平台的认知,从而激励教师参与微课教学革新,提高学生参加微课学习积极性。最后,高校需要制定云平台建设方案。微课移动云平台的设计研究需要高校各部门协同合作,高校要出台详细建设方案,根据云平台设计研究需求明确各部门职能,减少分工不明及资源缺失带来的延误,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构建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架构,标明平台开发研究方向

架构作为软件整体结构与组件的抽象描述,是大型软件平台的设计框架,具有指引平台研发走向的作用。为明确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理念与思路,高校要通过构建平台设计架构,标明系统开发研究的具体方向。一方面,高校要设计微课移动云平台基本架构。结合微课移动教学基本特性与软件平台开发需求,微课移动云平台组成可分为基础设施层、云系统服务层、移动终端应用层以及教学资源平台四个基本板块。其中,基础设施层主要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硬件等设施;云系统服务层主要涉及虚拟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设计等内容,能够为平台提供开发需求;移动终端应用层则是将平台接入网页、手机软件的关键;而教学资源平台是互动系统、管理维护以及学习资源等功能的实现空间[12]。另一方面,高校需明确平台研究方向。方向标定是确保平台向高校指定目标前进的基础,高校要在平台框架搭建基础上,确定各组成部分的研究思路与方向,重点突出各自技术发展方向,突出微课移动云平台研究特色。

(三)明确微课移动云平台功能模块,落实师生具体使用需求

功能模块是实现微课移动云平台各项具体教学服务功能的基础,是平台设计研究落到实践的关键。根据教师、学生以及管理层应用需求,高校在设计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具体设置。其一,简单便捷的用户模块。云平台作为移动客户端的软件系统,要具备客户注册、登陆以及信息录入等功能,高校要针对不同用户设置对应页面,并录入师生身份信息与基本资料,凭借个人账号密码实现登录[13]。其二,方便直观的教学模块。微课教学是云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要根据教师录课需求、学生听课需求设计教学模块,使其实现视频剪辑、加工、上传、下载等功能,并且附加更为快捷的视频搜索功能,减少学生资源查找时间。其三,实时互动的交流模块。良好的师生沟通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高校要以此为基础布设交流模块,通过弹幕设计、评论区开发等方法促使学生在参与微课学习后能够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深度沟通。其四,准确完善的评价模块。在设计研发云平台时,高校可根据作业布置、考试测评以及学情分析等特点,依托大数据计算实现评价功能,为微课教学提供反馈。

(四)加强微课移动云平台技术研发,夯实平台关键技术基础

技术支撑是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研究落地的关键,高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为云平台设计构建夯实基础。一则,明确平台开发研究技术需求。微课移动云平台的设计研究需要大量高新技术支撑,课程录制对视频解码、存储以及传输等技术要求较高,移动端对通信技术、平台稳定性等性能有需求,高校要以虚拟化技术、网络安全以及分布式处理等移动网络技术为目标,确定微课移动云平台具体技术需求,为高校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方向。二则,高校需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力度。专业人才是开发研究微课移动云平台的关键力量,高校要在现有师生队伍及职工队伍中发掘专业人才,通过开展专项学习与主题教育加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地学习平台搭建、网络传输以及数据处理等高新科技,加深人才对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高校还需引进高精尖人才解决突出难题,并设置专项研发计划,为关键技术研发提供资金与资源支持,从而保障平台开发技术需求,减少高校设计研究平台的障碍。

猜你喜欢
微课设计教师
最美教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