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刘三姐女性意识与译介活动研究

2021-01-15 20:01刘稳亮钟伟轩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对歌刘三姐山歌

刘稳亮,林 娜,钟伟轩

(河池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刘三姐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壮族歌手,以歌如泉涌、音色动人而闻名,被世人称为歌仙。如今刘三姐的传说已经形成一种容纳了音乐、舞蹈、美术、建筑、服饰等元素在内的文化现象,可谓内涵丰富。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刘三姐这一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针对刘三姐文化以及其译介活动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刘三姐文化内涵与特征分析

(一)刘三姐文化发展历程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在不断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其内涵也逐渐变得丰富。我国最早关于刘三姐的文字记录是广东阳春县春湾铜石岩的石刻“刘仙三姐歌台”,根据其落款显示,立碑时间为公元915年,当时我国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而后的一些明清文献史料对刘三姐的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如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一书中记载“新兴女子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1]261。除此之外,清初王士祯《池北偶谈》以及顺治进士闵叙的《粤术》中也都记载与刘三姐相关的内容。综合所有文献可以确定,刘三姐生活的时代大约为唐中宗时期,距今已有1 300年的历史。

(二)刘三姐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刘三姐文化是广西壮族的特色文化,刘三姐这一人物形象被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即热爱山歌和赶歌圩。刘锡蕃《岭表纪蛮·歌谣》提到,壮族人民认为唱歌是其人生的精神寄托,人不能不唱歌。相传如今广西传唱较广的山歌就是刘三姐亲传的。刘三姐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唱山歌,现今流传的许多传说都有关于“刘三姐对歌退秀才”的内容,也正因如此,刘三姐被壮族人民尊奉为歌仙。壮族有一种可称为“崇智”的文化根系。壮族山歌中的盘歌,即男女双方基于天文地理、历史知识、生活经验、生产技能等以对歌的方式相互盘问,这既考验双方的知识积累厚度,也考验双方的智略机变。刘三姐正是壮族机智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如电影《刘三姐》中就将刘三姐凭借生产技能和生活常识在对歌中把秀才难住的情境展现出来。

(三)刘三姐文化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刘三姐文化虽然是以壮族文化为主体,但相继融入了汉族、侗族、苗族、瑶族、毛南族等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多个民族都流传着刘三姐的传说[2]。汉文化元素在刘三姐文化中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儒家文化影响。汉族文人所著文献中,刘三姐是一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大家闺秀形象,“礼尊宾主、言谈举止,皆以歌为节”。二是民间巫术文化影响。在民间传说中,刘三姐除了歌声动人之外,还懂巫术,能够驱使飞禽走兽,水火不侵,并以此解决遇到的磨难。三是壮族文化、汉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传说中的刘三姐与秀才对歌是一个经典情节,而秀才是汉族对有学问的知识分子的统称。刘三姐文化中所塑造的秀才形象明显传达出的是嘲讽、讥笑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壮族在接受汉文化时曾经遇到过较大的阻力。四是刘三姐的山歌中很大一部分使用的都是汉语方言,包括西南官话、粤方言、客家方言等。五是刘三姐山歌结构样式与安徽、四川、陕西等省的民歌颇为相似。

(四)刘三姐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刘三姐文化之所以拥有丰富厚重的内涵不仅得益于厚重的民族历史,也与其能够不断吐故纳新有关。刘三姐文化的形成之初是一种民俗现象,其后逐渐向文学、艺术、经济、旅游等领域拓展,展现出了蓬勃的文化生命力。早在口头传播时代,刘三姐文化就表现出嬗变性。在形象方面,刘三姐拥有不同的称呼,包括刘三妹、刘三太等,每一个口传者都会对刘三姐形象进行再创作。除了勤劳善良、聪明智慧、善唱山歌的农村姑娘形象,刘三姐还有仙人、大家闺秀的形象。在故事内容方面,刘三姐和秀才对歌的故事在我国有许多版本,各地区秀才身份都存在差异性。在语言方面,刘三姐可以用不同民族语言以及不同地域的方言传唱山歌。自改革开放以来,刘三姐的形象在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丰富,在20世纪80年代,刘三姐文化逐渐从民俗、文学、艺术等领域向经济、旅游等方向拓展,如南宁卷烟厂将“刘三姐”注册成为商标,“刘三姐”牌香烟全国知名。同时,广西各地区出现了大量以“刘三姐”命名的文化公司、演出公司、旅游公司等,同名电影《刘三姐》在20世纪60年代上映,其拍摄取景地如今成为一处旅游景点。2004年,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推出的《印象·刘三姐》大获成功,极大促进了刘三姐艺术表演的传播以及刘三姐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3]。

二、刘三姐文化中女性意识分析

刘三姐生活于1 3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彼时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于男性,长期处于被压迫的状态。而刘三姐的传说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山歌文化的魅力,更是一部女性反抗强权、追求个性解放,努力实现男女和谐共生的女性奋斗史。

以彩调剧《刘三姐》为例,刘三姐的故事被置于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剧目开头部分安排了刘三姐与老渔翁的对唱,其中“只要留得长流水,有朝冲倒九重山”等句子所表达的就是女性不甘示弱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其后,面对刘二哥希望自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期望,刘三姐反其道而行之,在村中打抱不平,用山歌击退了强占茶山的地主莫进财,而刘二哥此时却要求刘三姐不惹事。在男权的掣肘之下,刘三姐发出了“有理敢把皇帝骂,管你老爷不老爷”的声音。这些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而刘三姐敢于反抗地主、反抗强权的行为表现出的就是女性逐渐觉醒的抗争意识。

刘三姐文化的广泛传播实际上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一个大趋势,即男性开始意识到女性的价值与重要性,不再将其看作是附属品。如彩调剧《刘三姐》中,刘三姐用山歌巧使妙计挫败地主莫怀仁强取豪夺的阴谋,用壮家风俗摆脱了刘二哥被送官、自己被强抢的命运。这些情节反映出女性力量的崛起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抗争。而作为整部剧的高潮部分,刘三姐在与三位秀才对歌的过程中,以自身的机智、勇敢挫败了他们,其歌声表达了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识,如“三姐不怕受奔波,不爱穿金住阁楼”体现了其坚毅的品格以及独立自主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根据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只有正确对待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异性、自然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才能推动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换言之,女性要正确认知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发挥自身优势,与男性相互尊重和依存,最终实现良性的和谐共生。刘三姐通过对歌与秀才、地主展开对抗就是女性觉醒意识正确发挥的典范。

山歌是壮乡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壮乡俗语可作为佐证,如“饭养命来歌养心,不唱山歌闷死人”“人人都讲黄金贵,我讲山歌贵过金;山歌就是我的命,不得唱歌脚抽筋”等。在歌圩这一壮乡盛会上,青年男女会相互对歌,酬唱,汇聚成山歌的海洋。彩调剧《刘三姐》的结尾就展现了这一幕,不论是壮乡人还是外乡人,都和刘三姐一同唱起了山歌,其中反映出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刘三姐文化的翻译介绍活动分析

刘三姐文化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这一特点使其成为我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一把钥匙,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加强对刘三姐文化的翻译介绍力度,可以逐渐加强沿线国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选择刘三姐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着力点的原因除了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拥有的显著影响力之外,还因为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对外开展刘三姐文化翻译介绍活动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具有积极意义。如今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女性地位依然不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意识觉醒的征兆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三姐文化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正被东南亚国家所接受。

(一)刘三姐文化翻译介绍活动的基础

刘三姐文化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传播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除了原有的口头传播、文字传播之外,还增加了艺术表演传播、旅游传播、现代技术传播等。更加便捷和通俗化的传播形式与内容使得刘三姐文化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全媒体时代,刘三姐文化以网络媒体为载体,获得了更加快速、全面且高效的提升和传播。如近些年广西兴起了互联网对歌,许多山歌网站的名字都融入了“刘三姐”元素。

刘三姐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始于1961年的电影《刘三姐》,该电影在我国引起轰动之后,逐渐传播到一些海外国家,马来西亚就是其中之一。在经过几十年的推广之后,刘三姐几乎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2013年7月演出的大型歌舞剧《刘三姐》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刘三姐文化起源的两广地区是许多新加坡华人的祖籍所在地,因此刘三姐山歌文化很容易引起新加坡华人的文化与情感共鸣。2012年在新加坡举办的《春到河畔》迎春活动包含“刘三姐”相关的民族特色舞蹈,受到了当地民众的追捧。2014年,我国广西桂林“刘三姐”演出团受到新加坡“华人文化节”组委会的邀请,组织演员赴新加坡演出,在当地掀起了“刘三姐”文化热潮[4]。

泰国由于在地理位置上与我国两广和云贵地区相去不远,因此也深受刘三姐文化的影响。2013年7月,在泰国举办的“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活动中,“对歌”“绣球”等具有刘三姐文化特色的活动受到了许多泰国民众关注。美好的视听享受让当地人深刻体会到刘三姐文化的魅力。活动后,刘三姐山歌在泰国大街小巷广为流传,足见刘三姐文化对泰国影响之深。

(二)刘三姐文化翻译介绍活动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意义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可知,借助刘三姐文化在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积极推动刘三姐文化的翻译介绍活动,可以促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而在对刘三姐文化进行翻译介绍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沿线各国的语法习惯、语言形式以及文化风俗,确保刘三姐文化在翻译之后能够获得认同,成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倡议以及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双方互信关系的建立,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感情。可以预见,开展刘三姐文化的翻译介绍活动将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助力我国及沿线各国经济共同发展。

此外,刘三姐文化的价值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旅游价值。刘三姐文化起源于我国两广地区,在千年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当地的悠久历史、民族文化,由此形成的人文景观可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其次是美学价值。刘三姐文化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音乐、舞蹈、服饰、山水等诸多领域。三是人本理念价值,体现的是个体对人格独立性和能动性的追求。

(三)如何有效推动刘三姐文化的翻译传播

首先,将跨国思维和本地化经验相结合,明确“跨国视野、中国元素、人民立场”的产品定位,在进行刘三姐文化翻译介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驻场国家的民族心理以及文化资源。同时,依托专业的数据调查公司,对刘三姐文化的传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后续传播策划的参考依据。此外,还应尝试与沿线国家的网络视听运营商展开合作,制作各类新媒体文化艺术产品,如举办“寻找刘三姐”活动,筹拍以刘三姐文化为核心的网络剧集等。

其次,促进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制定刘三姐文化对外传播的长期规划,从宏观层面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落实政策措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刘三姐文化与休闲、网络视听、体育、科教等产业的交叉融合,打造丰富多样的衍生增值项目体系[5]。

再次,加强刘三姐文化的数字化开发和传播。借助数字化技术在信息资源编辑、修改、压缩、传播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人文合作,构建相互连通的文化信息资源采集、监测管理、金融服务、导航服务等系统,形成人才信息库以及刘三姐专题文献数据库,为刘三姐文化的精准传播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对国内外传播网站进行优化,促进其宣传推广能力的提升。

最后,加强刘三姐文化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的传播。借助大众媒介塑造以刘三姐为代表的中国女性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形象,在选择翻译内容时,选择有利于展现中国女性主体性并积极表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媒介内容,以此促进中国文化更加健康、持续地传播与发展。

猜你喜欢
对歌刘三姐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对歌昆虫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山歌
苗山歌
对歌
跳跳龙失踪
浅谈刘三姐文化档案
九秩华章彩 两行寿对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秩华诞妙联赏析
注目“刘三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