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的阐述要点、时代贡献与后世启思

2021-01-15 19:38刘国权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践论认识论马克思主义

刘 铁,刘国权

(1.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声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9;2.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和哲学体系的奠基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里程碑式作品和中国哲学现代化转型的引领性作品。其和《矛盾论》在同一年先后诞生,标志着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正式生成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意味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考探索进入了新的境界。

《实践论》既是一部于时局“不能不写”的著作[2]——1937年红军长征抵达陕西后,必须对导致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的党内“左”的思想和右的思想进行批判与反思,切实纠正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不良影响;又是一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推进提供思想支撑的著作——“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等重要哲学论断所蕴含的“实事求是”思想,在此后中国建设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发挥着巨大作用;更是一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完善和迈入新时代具有重大价值的著作——邓小平正是沿着毛泽东所倡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向,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了著名的“猫论”“摸论”和“不争论”[3];习近平亦是在科学分析、全面研判、牢牢扎根于当前的世情、国情、民情、社情、党情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作出“两步走”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实践论》在形成过程中,从1937年抗大哲学课程《辩证法唯物论》中的“提纲版”,到1950年经毛泽东亲自增删改定的“《布尔斯维克》版”和“《人民日报》版”,再到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版”和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毛选版”、1952年“最后一次修改文本”的“单行本版”,每一次的修改、调整、丰富与完善,都吸引着国内外的巨大关注,以至于在国际上出现了21个文种、100多个版本的“外文版”[4]。

一、阐述要点:深度剖析“三对关系”

《实践论》深度剖析了三对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其中后两对关系又以第一对关系为基石。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看,《实践论》提出了认识源于实践、认识发展于实践、认识的真理性由实践所检验、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其指出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对自然的认识和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以及各种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尤其是阶级斗争)对人的认识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的认识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变成了“科学”。认识的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在实践中检验;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中得到确认,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修正。在实践中产生与确认真理性认识,也只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运动的一半,只有让真理性认识回归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运动才算完成。随着生产的发展、矛盾的变化和斗争的推移,下一个阶段的认识运动又将开始。从这一点出发,人类的认识运动又始终处于进行中,没有完成时。

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看,《实践论》提出了人们在各式各类实践中,先发现事物的表象、片面和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也叫感性认识阶段。随着感性认识的积累与反复,某一瞬间人的认识会产生突变与飞跃,形成“概念”,也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逻辑,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又叫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两者又密不可分。理性认识的形成得益于感性认识的积累——不承认经验而只承认理论,就是唯心主义者;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只强调感性经验而忽视理性认识,则又将重蹈“经验论”的错误。洞悉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紧密关系,才算真正理解把握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看,《实践论》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在于认识规律和解释世界,而在于能动性、创造性地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和切实改造世界的时代重任都已经压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全人类自觉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对“三对关系”的深刻、系统、精准剖析,毛泽东最终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和“知行统一观”即认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种循环往复乃至无穷的过程,推动人类对自我和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不断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二、时代贡献:有效推进“三个转化”

《实践论》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旨在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5]。所谓“实事求是”,就是面向“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研究其“内部联系,也即规律性”[6]。于当时的中国革命而言,实事求是具体体现为立足中国革命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传统行知观现代化;秉持知行循环往复规律,推进现代认识论体系化。

1.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撰写《实践论》和在抗日军政大学讲解《实践论》的根本目的是揭露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重点是教条主义)的危害性。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因为经验不足、理论薄弱,理论脱离实际、主观背离客观的现象时有发生,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错误长期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教条主义思想,数次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极大损失。经过九死一生的长征洗礼的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唯有破除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学习、僵化理解和教条运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的深度结合,才能确保实践的真理指导性、现实结合性和方向正确性,建立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红军队伍,进而凝聚全民族抗日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殖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长远目标。

因此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典型特征就是公开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性”和坚持理论源于实践的“实践性”。其不仅充分、灵活运用和发展列宁的哲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鲜活事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铺设理论前提;而且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实际举了大量例子,切实从中国革命实践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具体且有效的思想引领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如通过分析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发展和中国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转变,指出唯有在实践(斗争、战争)中积累经验,才能把握斗争和战争的规律,找到取胜的方式和法宝;通过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成功”,阐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跃升过程。其在文章最后,还直陈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右倾机会主义者“停止在旧阶段”,“左”翼空谈主义者和冒险主义者“离开了现实性”,唯心论者和机械唯物论者都“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指出“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实践论》一文,科学系统地分析了此前中国革命屡次失败的原因,为此后党和红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推进了传统知行观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持续取得进展与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存在巨大的契合。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域作出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实践论》一文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对此,其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即是最明显的体现。

“知”与“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两千年前的中国先贤在《左传·昭公十年》中提出了“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后经荀子的“闻见知行”说、朱熹的“知先行后”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知”与“行”在伦理学意义上的逻辑联系逐步丰富完整。但此阶段的“知行观”属于中国古代知行观,“知”强调道德认知,“行”强调道德实践,两者都指向人的内在精神境界。“知”与“行”的认识论转向源于王夫之“知行相资”等论说的提出,“行”开始指向人的实践活动[7]。此后魏源、陈天华、孙中山等也沿着这一脉络强调“知难行易”,呼吁“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之事大有可为矣”[8],不断推动着传统行知观的现代化转向。

于1920年就接触并熟读《共产党宣言》,1921年就在《给蔡和森的信》中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的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阐释了“知”与“行”的关系,将其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实现了对从古代到孙中山以来所有行知观的“超越”[9],从总体上解决了千百年来关于知行先后、分合、轻重、难易等的争论,在中国行知观发展嬗变史上具有转折性、里程碑意义。自“唯物辩证论的知行统一观”提出起,在实践中形成认识、检验认识,而后用真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实践,随后再次于实践中生成新的认识,成为了国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指引着国人以实际行动推翻黑暗、探索光明、改造世界、争取胜利。

3.推进了现代认识论的“体系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开始构建现代认识论体系,试图从根本上解答“认识”的基本问题。如张东荪提出“认识多元论”,认为认识源于感觉经验、时空格式和民族文化“设准”;感觉经验并非来自于客观,而是主观带着目的对客观进行的“实用性”解读。金岳霖从“官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切入,提出其“认识论”。在金氏看来,人类通过感官获取的事实是自然事实,经过知觉“加工”的事实不是自然事实;官觉事实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根基性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者艾思奇、李达也先后撰写了《大众哲学》和《社会学大纲》,从“新唯物论”(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初步剖析了实践对于认识的基础性作用。但在现代认识论体系的建构探索中,毛泽东的实践论最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也更具有代表性。“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循环往复的体系,弥补了张氏认识论对实践认识不彻底的问题,也解决了金氏认识论未能解决的“有外物”的问题,丰富完善了艾氏和李氏的“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哲学家冯友兰在梳理研究中国的“行知观”嬗变发展史时,就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王夫之的“知行相资”和毛泽东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视为重要坐标,并对三种论说进行了深入辨析[10]。

毛泽东所建立的现代认识论体系,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特征。一是科学性。将“行”转化为“社会实践”,并指出了社会实践的丰富内涵——既包括劳动生产、阶级斗争,又包括政治生活和科学艺术活动;将“知”转化为在社会实践中生成的科学认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二是大局性。《实践论》通篇处处可见“小”的知行关系,如“吃一堑长一智”“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但所有“小”的行知关系又架构起“大”的行知关系,即所有国人要立足于当时中国的现状、革命实践和发展实际,树立对社会发展的整体认知,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全面长远认知。不仅要追求改造自我的“知行统一”,而且要理解把握改造世界的“知行统一”。三是实践性。所有研究、论述与阐释,最终指向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要如何进行与如何取胜,因此其以唯物辩证的认识论为基石,先后提出能切实指导中国革命、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革命理论、国家理论和文化理论。一整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掌握,真正成为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科学方法论。

三、后世启思:始终立足“三个实际”

《实践论》是一部常学常新的经典著作[11],其既注重“行”又注重“知”,既讲战略又讲战术,既教方法又塑思维,既促自我改造又促社会改造,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后世干事创业、设定强国兴邦的目标、推进工作、开展宣传具有重要指引和借鉴意义。

1.设定目标时要始终立足国情实际

《实践论》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左”翼空谈主义者、唯心论者、机械唯物论者和机会主义者、冒险主义者的弱点进行了深刻揭露,指出其思想错误、路线错误以及给革命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是主观与客观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对于革命者来说,要想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立足国情实际,科学地设定目标,并结合时势的发展变化,有序、灵活地推进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情实际出发,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等重要论断,提出“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并从“两个大局”出发,部署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的问世与擘画,也因其科学性、人民性、务实性,全面激发和充分汇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不会轻轻松松、一帆风顺,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要一步步坚实迈进,一个个难题攻坚解决,一个个目标逐一实现。这就要求“向前走”不急躁、不冒进,“回头看”明来路、砺初心,始终从中国的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独特国情出发,定目标、做设计、谋战略。

2.推进工作时要始终立足主体实践

中国革命想要取得胜利,立足国情是前提,激发主体是关键。只有全面激发革命主体在革命实践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才能确保革命队伍在各种困难挑战前坚定执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实践论》在文中多次强调,马恩列斯之所以能够提出科学适用的理论,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其除了具有天才的条件之外,还亲自参与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而后“秀才”通过学习,才能不出门“知天下事”;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推动着人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推移运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就主体实践提出了著名的“摸论”,即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经验可学,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一摸索是有的放矢的而不是茫无目标的,是积极稳妥的而不是盲目冒进的[1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立足国情实际谋全局”和“立足主体实践开道路”有了更加系统辩证的思考,多次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统一,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践永不止步、改革永在进行,于主动积极、能动创造的实践中,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完善设计、推进工作。当今的世界形势波谲云诡,“东升西降”“南起北落”带来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国内社会矛盾也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时常出现新情况、新挑战,这要求全体共产党人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能动性、创造性,以干促学,而后以学促干,随即再次以干促学,一步步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3.开展宣传时要始终立足群众实感

“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谋国情”是察天观地、把握大局,“激主体”是航向明确、舵稳奋楫,“争群众”是团结众志、凝心聚力。中国共产党从1921走向2021,从50多名党员发展为9000多万党员,从革命初燃的星星之火到漫山遍野的红旗招展,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就是“依靠群众求胜利”,即有效团结了群众、切实凝聚了群众、真正赢得了群众。中国共产党的“能”如何让群众看见?马克思主义的“行”如何让群众理解?《实践论》是极其成功的示范性作品。文章贴近群众接地气、真情实感见深情、形象生动易理解、中西交融产共鸣,“打通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中国话语与对外话语的隐性阻隔”[13],用平民叙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文中大量出现的“失败者成功之母”等民俗谚语和“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等形象比喻,全程贯穿的层层递进式话语逻辑和简短有力式话语风格,以及对《三国演义》“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等俗话俗语和马恩列斯(尤其是列宁)“实践高于认识”等科学阐述的兼容并包、有机整合,让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听得清、看得懂、咽得下、信得过,同时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走向及取得胜利的主客观条件有了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对“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的蓝图大计,今后的群众宣传引导教育工作要进一步立足群众实感,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让“根本方法”变成群众自我提升的“管用办法”,将“科学原理”变成群众乐于接受的“生动道理”,争取群众的理解、悦纳与支持,最终汇流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与汗水,聚合起攻坚克难的磅礴之力。

猜你喜欢
实践论认识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实践论(节选)
“主旋律”:一种当代中国电影观念的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