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重路径

2021-01-15 19:38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现实马克思主义特色

郭 艳 君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哈尔滨 15008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阐释就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结合起来,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真正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理论本质。正如黑格尔指出的,每个时代的哲学都是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儿,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超出他那个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1]。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与制度建构的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样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思想中的表现、把握和总结。

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理论逻辑、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才行。也就是说,可以从理论路径、问题路径和现实路径三个层面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理论路径

所谓理论路径,就是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及其对于20世纪以来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其历史性成果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的基础之上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持续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20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初成果,特别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思想等等,都是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的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与20世纪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联系,并直接受益于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基于20世纪的世界历史状况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正是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的背景下,在反思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在解决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置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进程中去理解,才能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性质。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来直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中国的现实问题,是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现实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正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本认识,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是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才能将工作的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将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之间的矛盾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基本任务,才能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在国家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始终站在自己的历史基点上,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所谓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中国人民自己来处理中国的事情。“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2]正是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坚定走自己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带来世界历史性影响的前提下,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高度统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不但在新的历史时代系统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同时也回答了在当代中国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同时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格局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解决新时代全球性人类问题的重要理念。这既是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对中国和平主义文化基因的创造性发展,从而为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提供了中国方案。

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0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实践,既体现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开创性地建构了符合中国具体社会状况和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问题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理解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逻辑,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为基础,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才行。

回顾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以直面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逻辑就是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的理论表达。

首先,正是直面“文化大革命”,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的深刻总结,重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的现实指向。例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就是明确针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要贫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等“左”倾错误观念提出来的。通过将社会发展的中心转移到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方面来完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定向,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因为没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就会造成贫穷的普遍化。不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则是针对“割资本主义尾巴”、消除人的能力差别的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思想提出来的,其目标是在承认个人的能力差别的前提下,使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社会财富,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但如果不结合当时具体的社会现实状况,则难以真正理解这一系列理论、论断的重要意义。

正是基于对当时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2]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现实状况下,通过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责任和使命问题,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改革开放10余年后,中国社会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也滋长了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个人主义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甚至发展到严重影响党的机体的地步。同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势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些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符合当时中国的现实需要,为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5]

再次,十六大以后,我们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新变化:一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改革开放进程中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弊端。二是由于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发展不协调,经济的快速市场化使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没有及时跟上,从而造成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三是由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理念、制度规范正逐步失效,而新的社会规范、价值理念则尚未完全形成,对改革过程中一些重大的实际问题的调研还不够深入,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比较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而正是在反思这些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发展”作为第一要旨,就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持续不断地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局,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则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即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如何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系统回答,其标志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迈入世界强国之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中国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领域问题依然存在;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社会治理领域中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这也使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则面临着一系列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改革越来越进入深水区,越来越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以突破现实的困境。此外,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仅东西、南北的贫富差距加大,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增大;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的武装冲突持续不断;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正是在清楚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答,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只有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上高度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现实性及其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

三、现实路径

所谓“现实”,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指通常意义上的社会的客观现实状况;二是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现实”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是在历史展开进程中的必然性,是在历史进程中生成的必然性的存在。

从第一个方面来说,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要把握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状况,即要坚持客观主义的原则。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和现实发展,必须深入分析中国社会历史状况及其变革的现实历程,但仅仅坚持客观主义的原则是不够的。因为一方面所谓的“客观社会历史状况”作为人类历史性实践活动的结果,并不是绝对客观的,或者说这种“客观性”不过是历史的客观性,是前一代人历史性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代遗留下来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基础上展开的。这些遗留下来的资金、环境和生产力总和是前一代人物质活动的结果,反映着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这种确定的资金、环境和生产力总和一方面预先决定了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为新一代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这种客观现实状况本身,而是要深入到历史的进程中,具体地分析这种客观现实得以产生的根源,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的客观现实。也就是说,只有深入到中国社会现实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真正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客观变革历程之间的内在张力,才能真正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因为社会客观现实本身并不是自在的,而是人类历史性实践活动的结果。作为人类历史性实践活动的结果总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成为现实。同时,现实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其后果同样根源于理论对现实的把握。特别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面临重大转折的时期,更是需要以不断的理论创新来推动社会现实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6],即社会客观现实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引,为理论的发展提供现实的需求,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理论都能够成为现实。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即理论只有能够回应、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理论,才能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构成部分,其正是在与各种“左”的或右的社会思潮的冲突中不断实现自身的理论发展的。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2]。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每一次重大的理论飞跃都是对重大社会历史问题的回答和解决,而现实的发展又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现实本身的发展就构成了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而理论的创新则体现了现实社会历史进程的历史逻辑。因此,只有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客观的历史进程,把握其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历史问题的历史逻辑,才能结合社会历史的变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从第二个方面来说,社会客观现实并不等于“实存”,而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表现为必然性的存在。因而,社会客观现实并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而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都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失去其现实性,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或者说,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7]因为社会历史并不是自在的、确定不变的存在,而是在人类历史性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展开的。因而,“现实”不是单纯的实存,而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实存,即作为人类历史性实践活动结果的“社会客观现实”,是通过特定社会的实体性内容的充分具体化而显现出来的本质性和必然性。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是在把握中国社会特定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将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具体化来推动现实社会历史进程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正是这一具体化进程的理论表达。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正是回应了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困惑。“文化大革命”之后,在全党、全国人民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存在理论困惑的情况下,通过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和开放将“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推上了具体化的道路。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是在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果,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解决中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通过解决当代中国应该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并切实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前提下、在明确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统一性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其内容不仅涉及当代中国的发展,而且将世界性的人类问题的解决作为重要的对象,这也正是对当代中国现实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因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与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再是中国人的问题,而是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的;当然,当代世界性的人类问题的解决也同样离不开中国,离不开中国问题的解决。

因此可以说,正是对当代中国现实的准确把握,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规律的深刻理解,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才能够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阐释,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释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之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质、实践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因此,理论路径、问题路径和现实路径并不是理解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不同方式,亦不是理解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个层面,只有将这三重路径统一起来,才能真正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现实指向和未来图景清晰地展示出来。

猜你喜欢
现实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