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1-01-15 18:15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四史理论课广西

徐 飞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1]6。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就是最好的营养剂。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重温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可为高职高专的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鲜活素材、精神动力和思想正能量。

一、“四史”教育的内涵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2]。在百年的艰辛探索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记载了党一路走来的艰辛足迹,党的建设与发展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由年轻走向成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印证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辉煌成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发〔2010〕10号)明确指出:“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3]785

新中国史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进新中国建设的光辉岁月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巩固新生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基国家工业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新纪元,历史证明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

改革开放史是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经济特区的建立,迈开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脚步。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强国之路,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部分。

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走过500多年的历程,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理想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蓬勃到挫折、从一枝独秀到走向复兴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9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4]66。

“四史”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用“四史”的内容、逻辑、故事与精神教育学生使之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了解近现代中国艰辛的发展历程,明白当今的美好生活如何而来,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历程中励志为祖国添砖加瓦。

二、“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四史”教育,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持“四个服务”的根本要求,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坚持“四个服务”的根本要求,与“四史”教育的内容高度契合。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担当

2021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的回信中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老一辈新四军战士亲历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希望老同志们……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6]“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担当。

(二)有利于正本清源,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7]4-5时至今日,历史虚无主义依然冲击着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例如,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历史,煞有其事地以片面的数据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击毙日军人数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击毙日军人数,从而歪曲事实,达到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此外,还有否定中国历史文化、否定中国革命、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极具伪装性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这些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中,融入“四史”内容的重要性。要想攻破历史虚无主义,必须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艰辛革命历程以及对中国发展的艰辛探索。伟大祖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来之不易,如今的美好生活果实必须要巩固与珍惜。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在主渠道上正本清源,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三)有利于培养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8]。2019年3月18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再一次重点强调,“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9]。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四史”教育可以有效地在理论、实践、应用等方面,使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培养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人的任务。

三、“四史”教育融入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路径

(一)提升教师“四史”教育能力是关键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9]。“四史”教育能否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教师亦是关键。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对“四史”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必将成为空中楼阁。教师本身应该通过阅读、学习提升“四史”知识与学问的积累,也要通过实践方式获取新一轮的“四史”思维,如参与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遍访英雄故居等。

学校、教研室应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学术研讨,将“四史”教育形成常态,目前广西高职院校依托东中西部高校多层级结对共建项目,可以一定程度实现“四史”教育资源共通共享,从而由量变到质变提升“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备课教学的实效性。总之,“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必须将教师放在首位而加以思考。通过加强学习、实践活动、集体备课、学术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四史”与“四史”教育的素养,确保“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二)丰富教学内容,重塑“四史”教学构架是立足点

“虽然在目前的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四史’教育课程,但从现有的课程体系来看,‘四史’教育的内容实际上全面融入了现有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在各门课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10]26-27丰富教学内容,重塑“四史”知识构架的有机融入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必然性。

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设置一般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需要合理丰富教学内容,需要拥有思政教学的历史大视野和世界大视野。广西各地区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办学实际与地方特色开设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如中共党史、广西地区中共党史、广西地区改革开放史等相关课程。也可以根据“四史”的内容创新创造性地设定主题学习、实践学习或自主学习。以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党史教育学习,围绕学习英雄、致敬英雄,可通过“原型探访”等形式,寻访亲身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英雄楷模及其战友或亲属,深挖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等人物的典型事迹;以复兴为主题的新中国史教育学习,围绕中华民族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可通过“经典打卡”“今昔对照”“内外比较”等方式,深挖新中国成立以来沧桑巨变、辉煌成就背后的奋斗历程,全面展示中华民族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的艰辛历程;以创新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史教育学习,围绕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通过“历史回放”、实地体验等方式,深刻领略中国共产党经过40多年的艰辛探索,创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伟大转折;以信念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学习,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通过“红色走读”等方式,深入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进行学习考察,了解社会主义在磨难和淬炼中奔涌向前之路,引导学生讲信念、讲信心,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另一方面,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理论功底比较薄弱,但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较强又是其生源的普遍优势,加之部分专业的学生有中专升大专的升学经历,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历史基础、历史思维欠缺,针对这样的学生主体特点,应该因材施教、着重重塑“四史”教学构架。可依托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与宽度,也可以注重学生“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后的成果的产出,如学习心得感悟,主要是大学生学习“四史”类思政课或参加“四史”研学实践活动后的学习感悟;研究论文,主要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的有关“四史”内容的研究论文;调研报告,主要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的有关“四史”内容的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是艺术作品,主要是大学生在参加“四史”类思政课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创作的相关文学艺术作品形式的学习成果。

(三)发掘广西“四史”元素是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西时指出,“广西红色资源丰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11]。广西位于祖国的南疆,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全国第一的自治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出品的电视纪录片《红色传奇》记载,八桂大地5000多万人生活的地方,平均每20多个人里就有一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广西悠久的红色历史文化,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诸多工业基地印证着新中国的成长,经济的发展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三大定位”新使命与壮美广西的建设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八桂大地的新篇章,这些都为“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诸多教学素材。

峥嵘岁月换新天,广西党史教育资源独一无二。梧州建立了广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梧州支部;南宁的优秀共产党人、老一辈传奇革命家,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创始人之一的雷经天,他的光荣革命事迹至今仍然感召着当代共产党员;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是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河池东巴凤地区的农民武装运动永远纪念着红色壮家儿女的英魂;桂林全州曾经发生过关系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生死存亡的一战——湘江战役。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指出:“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12]这些珍贵且独一无二的教学素材,是八桂大地赋予广西思想政治教育的瑰宝,应深入发掘并将其升华。

艰苦创业奠基石,广西新中国史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成立,标志着广西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努力探索,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建设时期,广西柳州钢铁厂于1958年开启动工,南宁橡胶厂也是该时期建成,1962年南宁吴圩机场的启用开启了广西航空史新篇章,1964年南宁邕江大桥的建成结束了南宁人民舟楫渡江的历史。与此相关的新中国史史料,应继续深挖并应用在思政课教学之中。

改革开放创新局,广西改革开放史教育资源不胜枚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号召,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紧抓住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西部大开发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历史机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进入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广西面向世界、辐射东盟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50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生机与活力。1953年至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广西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广西集中力量发展工、农业,国民经济快速赶上全国发展步伐。社会主义制度在广西的确立,使得解放前工农业生产非常落后的广西,于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已经超额完成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广西抓住北部湾发展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新机遇,正以前所未有的底气和信心,阔步迈进新时代,用实践书写着社会主义在广西发展的新篇章。

(四)创新教学方法与授课方式是发力点

在充分发掘广西地区“四史”元素的基础上,广西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的特色,在创新教学方法上发力、在创新授课方式上下大功夫。根据不同的教育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历史再现,如参观红色展览馆,名人纪念馆,党史博物馆等。

广西高职院校进行体验式教学可谓得天独厚,南宁地区的广西规划馆以及南宁规划馆都可以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便利条件,桂北地区高校可利用湘江战役纪念馆进行体验式教学,百色地区依托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等。重视实践教学也是创新教学方法与授课方式的发力点之一,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组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还原历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收获知识。

新科技对于“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托网络媒体平台、慕课资源、虚拟仿真等手段拓展授课方式,增强“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广西的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放手打造属于自己学校的“四史”教育场地,联合校史馆依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任务,通过“互联网+”以及虚拟仿真手段,开创建设了校内“四史”教育场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不出校园就可以进行体验式、实践式教学,该模式值得推广。

路漫漫其修远兮,“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3]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25日至27日考察广西发表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四史”教育有机融入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全体思政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在“四史”教育融入广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引导同学们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认清“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提升教师“四史”教育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深入发掘广西“四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与授课方式等路径,一定可以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四史理论课广西
广西贵港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