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起国,李恩来
(1.武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2.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生态学是从系统的视角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空间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认为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各生态因子的空间布局以及能量、物质和信息转换循环保持着相对稳定、合理有序的样态,从而实现生态上的动态平衡、和谐共生共存。这为人们探索和解决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理念。运用生态学观点和方法审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教育教学的生态现象,透视教育教学的生态问题,把握教育教学的生态过程及规律,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原理”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失衡问题。从生态学角度看,“原理”课是一个由高校教师、大学生和教学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调适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心”的完整生态空间系统。“它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而且也涉及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研究和理解”[1],同时也涉及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成为生态发展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随着现代社会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化与重构,“原理”课教学存在着各种生态空间失衡的问题,制约着高校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大学生自主、生态和谐发展,为此,必须采取措施、优化路径,解决“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失衡的问题。本文以生态空间为视角,提出把生态课堂理念融入“原理”课教学之中,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生态发展空间,这对于推动“原理”课教学生态变革,创新“原理”课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解决“原理”课教学生态困境,加深对“原理”课教学的认识,提高“原理”课教学的生态实效性,对于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初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态课堂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指导建构的课堂空间,是遵循生态规律、内蕴生态理念、彰显生态精神、体现生态气质的课堂空间系统[2]。据此,“原理”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生态空间系统,大学生、高校教师和教学生态环境等都是其中的生态因子。“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以培育大学生个体成为生态发展主体为价值旨归,如果说,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中及其运行时都有一个中心,那么“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中心就是大学生。进一步说,“原理”课教学空间系统的建构要“以大学生为中心”进行生态学理论考量,着眼于大学生的生态成长成才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原理”课也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因此,只有“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生态课堂理念,围绕大学生生态发展主体地位来建构“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任务,才能提高教学生态实效性,实现培育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主体的目标。
首先,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生态教学空间,就必须坚持大学生在“原理”课教学空间中的生态主体地位,这是“原理”课教学的前提条件。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生态课堂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领域的具体彰显,明确大学生生态主体地位又是“以大学生为中心”生态课堂理念的核心内容,具有根本性和关键性意义。然而“原理”课教学的现实状况却是关于大学生生态主体地位无论在理论探索方面还是在践行方面都没有深入、有效地开展。因此,在“原理”课教学实践中,应该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关注大学生生态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摒弃仅把大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施教和受教育对象的观念和做法,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保障大学生生态发展的根本利益。
其次,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是提高“原理”课教学生态质量的关键所在。实施“原理”课教学,必须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尊重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空间,尊重大学生在教学空间中的差异性,从大学生的生命空间发展规律进行“原理”课教学。“原理”课教学,就要从大学生成长空间中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宽容大学生,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空间。人的思想品德和接受心理空间的形成过程是内在的知、情、信、意、行等各心理要素相互调适的过程,是情感参与的过程。所以,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认知因素对接受的影响,又要考虑情感因素对接受课堂知识的影响。因此,应防止“原理”课教师单向度地灌输,不关注大学生的内心空间,要积极创设各种空间,激发大学生内在情感空间力量,提高“原理”课教学的生态实效性。
再次,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培育与社会、时代相适应的“生态人才”。“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生态课堂理念,既要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又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空间中,教师要自觉地引导大学生德、智、体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均衡发展,坚持优化整体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培养模式,培养时代、社会需要的“生态人才”,防止大学生在发展空间中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
最后,“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就必须以动态平衡的视界观察大学生发展的阶段特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原理”课教学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的素养,把个人需求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处在青年阶段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新知识、新信息,更乐于思考、创新,大学生发展空间应与社会、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就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大学生,不能仅停留在对大学生的原有认识上,必须以动态平衡的原则来观察社会、时代发展的大空间环境,紧扣大学生空间发展的步伐,在深入观察大学生空间发展所处的新时代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态实效性。比如,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原理”课教学中,“原理”课教师应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蕴含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对大学生阐释清楚,启发大学生在为实现自身理想而奋斗的同时,一定要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使命担当结合起来。这样不断探寻融入“原理”课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4]与当代大学生时间空间发展特征、个人理想追求结合起来,而不是空洞无物地单向度灌输,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大学生个体在课堂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及世界空间中得以生态化发展,充分发挥“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育人功能。
“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失衡管理是指在“原理”课教学空间活动中,对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生态空间失衡问题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可以看出,“原理”课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面对可能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失衡现象,“原理”课教师应采取一系列调控行动,以达到有效防御、处理和消除生态空间失衡现象的发生。“原理”课教学承担着教育大学生的任务,所以必须及时有效地防御各类生态空间失调现象的发生,必须最大程度地限制或减少生态空间失衡后对“原理”课教学空间生态系统的破坏。
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原理”课教学空间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各种生态空间失衡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育人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空间失衡问题的纠正、纠偏,提高教学空间系统的预防和修复能力,保持教学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最大化地保护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生态空间。“原理”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运用教学生态管理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增强系统的防御力和修复力。
第一,合理布局课堂教学空间,防止空间生态失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师生比例进一步失调。高校“原理”课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严重影响了“原理”课教学生态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上“原理”课的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课堂空间尺度密度过大,造成了课堂教学空间生态失调,师生互动性不够,教学质量大大降低[5]。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空间密度过大,这给“原理”课教师的教学空间管理带来了挑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原理”课教学的生态质量,必须对课堂教学空间结构进行合理生态布局,尽量做到课堂教学生态空间平衡,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存、协同发展。
第二,实施教学管理多元化,防止“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失衡。“原理”课教学系统应该是多元化的生态管理。对大学生进行教学管理,是高校的基本任务,整个高校的各个系统应该共同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和管人、全方位育人和管人、全过程育人和管人,促进整个教学生态管理系统的生态发展,从总体上提升“原理”课生态空间失调的抵抗力。
第三,夯实“原理”课生态空间系统的“体质”,提高“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对外部“病毒”的防御力。一方面提升教学生态空间系统自身“基因”功能,提高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免疫力,保持“原理”课教学管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调适,增强其运行空间的相对独立性,防止社会“病毒”的侵蚀。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防御功能,当教学生态空间系统遭受外部危险因素侵袭时,教学生态空间系统应该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措施,创设一个积极、严密、有效的防御网,以提高保护教学生态空间的能力。
第四,建构教学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空间环境系统。“原理”课教学系统和生态空间环境系统组成一个“共同体”,教学系统和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保持着教学系统的稳定发展。“原理”课教学在预防和应对外来“病毒”时,既有发挥健康生态环境因子对教学系统的积极作用,又要阻隔带有“病毒”的环境因子,以提自身的免疫力。
第五,保持动态平衡发展,增强“原理”课教学空间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生态失调会不同程度地挫伤系统的“元气”,但是“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修复、自我保护功能。“原理”课教学系统越完善,功能发挥就越充分,被“病毒感染”后的修复能力也就越强。在进行“原理”课教学生态管理时,我们要保持教学管理系统协调、平衡、持续地发展,增强对生态失衡的防御和失衡后的修复功能。
“原理”课教学大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组成的复杂空间有机体,而“原理”课教学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维的空间系统,它是以“原理”课教学为中心,是一切对“原理”课教学开展及实效产生各种影响、制约的内部、外部环境之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总和。“原理”课教学生态系统离不开与生态环境的关涉,“原理”课教学的空间环境需要优化,需要构建“原理”课教学的生态空间环境,这涉及“原理”课教学的生态实效性。对此,整合和调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力量,优化“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必要。
“原理”课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基本的生态空间环境,具有系统、开放、共生、平衡及和谐等特征。在这个生态空间系统中,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应保持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状态。教师应尊重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差异,尊重大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态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塑造,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之间和谐共生共存的生态课堂空间环境。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就是教学空间系统的中心,就是教学空间系统中的主体,大学生应主动利用课堂空间环境资源提升自己,以行动主体的姿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生态空间环境优化的建设实践,彰显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动作为的行动品格,这有利于保持“原理”课堂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和谐共生性,有利于提升生态空间环境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正向影响力。
此外,“原理”课课堂教学生态空间环境的优化,需要高校各类课程教师、行政资源力量的“在场”,需要高校各类课程教师、行政资源力量的助力。高校是“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运行的平台,与大学生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空间“共同体”,高校生态空间环境又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实践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因此,高校应该致力于消解各类学科课程与“原理”课之间、各级行政资源力量与“原理”课教师之间的空间碎片化和异化现象,积极调动各类课程教师、行政资源力量与“原理”课教师同向同行优化课堂教学生态空间环境,使整个高校上下(包括各类课程教师)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原理”课课堂教学的生态物质文化空间氛围,为教学生态系统和谐运转、为大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提供生态空间环境条件支持。
依据生态学的观点,“原理”课教学生态系统与所处的生态空间环境系统之间是一种开放交互的关系。“原理”课教学不是一种自我封闭、与课外空间环境系统隔断一切联系而独成体系的存在,而是需要与课外空间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相互作用,使自身成为一个空间结构和运行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和融洽共生的有机空间统一体。同时,大学生群体空间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社会空间存在物,与课外空间环境系统也有着广泛联系,可以说,课外空间环境系统对大学生个体空间影响广泛、深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原理”课教学的生态效能。对此,“原理”课教师应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空间性以及大学生与课外空间环境系统统一性着手,凸显大学生在社会空间中的行动主体地位,鼓励大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所思与现实课外空间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走向课外空间环境,走进课外教学生态空间环境的深处,主动参与“原理”课课外空间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原理”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激励大学生在实地、实情、实景空间中交流学习,让大学生在课外隐性空间环境中接受“原理”课知识学习和熏陶。与此同时,大学生也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示”,而应充分发挥自己“在场”的课外空间实践主体角色,主动加入到这种课外教学空间环境优化塑造的建设实践中,充分利用好课外教学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等空间资源,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条件,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空间、走向世界空间,与外部空间环境融洽共生共存做好一切准备。
综上所述,在运用生态学观点和方法对“原理”课教学空间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原理”课教学空间必须走生态发展道路,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把生态课堂理念运用到“原理”课教学空间实践中,进而发挥“原理”课教学的生态功能,展现“原理”课教学的生态价值,解决“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促使各生态因子在共生、共存中得以和谐平衡地发展,实现“原理”课教学可持续发展,积极创设大学生的生态发展空间,最终达到大学生自然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的任务目标,实现当代大学生与美好社会、新时代的协调发展,实现“原理”课教育教学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