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佳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1)
哈尼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哭嫁”是哈尼族传统婚礼习俗,姑娘出嫁前举行哭嫁仪式,用“哭”“唱”交织的哭嫁形式来迎接出嫁后的人生重大转变。哈尼族哭嫁歌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内容富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哈尼族日常生活秩序的凝练。“哭嫁”是哈尼族传统婚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是哈尼族女子在出嫁时都会履行“哭嫁”的仪式,哭声越大越伤心,并能得到祖先的保佑,使新娘到了新的家庭里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本文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手段研究绿春县大兴镇马宗村哈尼族哈欧支系的哭嫁歌,并对她们哭嫁歌进行解析,探究她们哭嫁歌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1.自然环境。马宗村隶属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兴镇,地处大兴镇西边,东邻阿迪村委会,南邻迷克村委会,西邻瓦那村委会,北邻东德村委会。
2.居住环境。马宗村原属于绿春县大兴镇车老村。建县后不久便从车老村析出,并命名为马宗村。马宗村常住人口有164户、776人,其中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少部分留村务农。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截止目前,村中已实现通水、通路、通电,且交通较为便利,成为相邻村落的重要交通枢纽地。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实现了家家户户住新房的美丽乡村格局。
1.传说由来。新中国成立以前,各地战乱不断,绿春广大百姓处于战乱不断,兵去匪来,百姓苦难不堪。当地民族首领听说广西人打仗很厉害,便派人去广西买了一批英勇善战的勇士回来。在这些勇士的帮助下,绿春百姓成功抵御了外敌入侵。在这过程中,这些广西勇士与绿春当地百姓长期友好相处,共同团结奋斗,培养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当地民众首领为感谢这些广西勇士,把如今绿春县二号桥一带山林土地(即今天的马宗村一带)割让给这些广西勇士们繁衍生息,并与周遭哈尼族长期相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并在此繁衍生息。此后,绿春哈尼族便有了这个“哈欧支系”。“哈欧”,在哈尼语中是“买过来”的意思。正因如此,马宗村哈尼族哈欧支系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祖先的名字,也没有哈尼族传统族谱,更没有哈尼族传统父子连名谱系。
2.民族分布。马宗村除个别因婚姻关系到村中生活的汉族外,均为哈尼族。又除了少部分外来的哈尼族其他支系外,大多都是哈尼族哈欧支系。
“哭嫁”,是哈尼族女子出嫁时进行的一项仪式习俗,在此过程中,“哭”的声音越大,就越能保佑新娘婚后的生活顺心顺意。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歌分为三类:一是“苏咪衣”,为“出嫁歌”之意,是新娘即将出嫁时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哭诉、对唱,表达出新娘对家人的不舍与嫁到婆家前的不甘,本文所记录的哭嫁歌内容系此种类型;二是“密威威”,为“哭嫁歌”之意,是新娘从娘家出嫁,即将与家人分别上路时悲哭大作、难舍难分的一种悲情吟唱;三是“哟却瑟赫”,为“女伴送别”之意,由新娘女伴来吟唱,伴着哭声,表达出女伴们对新娘的不舍、惜别与祝福。
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的流程大致与绿春县哈尼族哈尼支系同。具体而言,一是在新娘出嫁前一个星期,新娘把与自己最亲近的女伴们邀到家中做客,共同哭诉、期盼、祈望自己婚后的生活。二是出嫁前两天,男女双方在新娘家磕头跪拜,女方邀请娘家至亲长辈到家中设宴。正堂中央摆放一个小篾桌,桌上摆三碗水,至亲长辈们挨个往水碗里投放钱币为新人祝福,新郎新娘则跪在篾桌前接受长辈们的祝愿。三是出嫁当天,新娘在家中进行“哭嫁”仪式,新郎则在门外等候。新娘与父母或哥哥同坐在篾桌前对唱、哭诉,等到吉时,哥哥抬起饭碗喂新娘一口饭,将新娘背出门外,这就意味着新娘已正式成为人妻,整个“哭嫁”活动到此结束。
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歌主要以哥哥和妹妹相互哭诉、对话的形式展现。在整个“哭嫁”过程中,无论是新娘还是哥哥的唱词部分,都会以一个特定的称谓开始,如:
哥哥:我亲亲的妹妹啊!
新娘:我亲亲的哥哥啊!
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以新娘与哥哥交替对话的方式进行,但在每次开唱之前双方都会将以上唱词重复演唱一遍。其目的不仅仅是体现兄妹之间的相互爱惜、敬重之情,更主要的是能够有效地突出整个演唱过程中唱词的对称性、有序性。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还体现一些特点,如家中哥哥因不会“唱”,可由妈妈代替哥哥和妹妹进行对唱或哭唱。在此过程中,由于两位女性相互对唱,容易出现旁人不知她们所对唱的歌词孰是孰非的现象。于是因以上特定称谓的存在,能够使旁人清晰地听清楚谁哭唱的哭嫁歌。
如前述,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歌多以新娘和哥哥对唱的形式进行,但对唱形式和内容具有独特之处。在“哭嫁”中,双方对唱内容并不是互无关联的,也不是普通的问答形式,而是通过新娘提出各种疑问,哥哥对此疑问进行一一讲解、阐释其道理,解开新娘的疑问与困惑,并给新娘灌输和多种生活技巧的一种教育形式。如:
新娘:我亲亲的哥哥啊!我不敢答应哥哥说的话。我虽已长大,但是还不够懂事。人虽已长大,但是还不够聪明。妹妹住不了别人家,当不了别人的儿媳妇啊!
哥哥:我亲亲的妹妹啊!到别人家去不用担心,公公婆婆都会喜欢你的。女子长大了要出嫁,哥哥要留在家里照顾家人。
新娘:我亲亲的哥哥啊!公公婆婆会吩咐我做各种各样的事,我不会舂米,也不会早起做饭,我不知道煮饭要放多少水;我够不到厨房顶上的柴火,也不知道怎么生火。我亲亲的哥哥啊!我不知道怎么和公公婆婆相处。
哥哥:我亲亲的妹妹啊!你不用担心什么都不会,日后公公婆婆都会教你,你要好好给公公倒茶水,帮公公婆婆背不动的东西,在婆婆看不见时替婆婆穿针。煮饭时需要的水就是手指头的一截。我亲亲的妹妹啊!你什么都不用担心,和邻里都是一回生二回熟。
在以上对唱性对话中,新娘间接表现出自己对出嫁的困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必须嫁为人妻,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对婚后生活的担忧与不适。如不知道煮饭时放多少水、够不到房顶的柴火、不知如何与公公婆婆相处等,除了表现出新娘对婚姻生活的担忧,也表现出对女子出嫁的种种困惑。但哥哥在往后的对唱歌词中,向妹妹强调说明了在哈尼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女子长大成年之后都有出嫁的传统。“女子长大了要出嫁,哥哥要留在家里照顾家人”,不仅向妹妹解答了出嫁的原由且理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即将出嫁的新娘对家人和家中的大小事务更加放心。哥哥在对唱中,除了解答将要出嫁妹妹的困惑,也向妹妹传授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技巧,如煮饭时放多少水,如何与邻为善、与公公婆婆和睦相处。这看似在解答一些普通的生活常识,但也体现出哈尼族尊老和善的传统美德,以及娘家人对新娘婚前的道德教育和出嫁后新娘正确树立人善伦理意识。
1.对婚姻生活的担忧之情。如:
新娘:我亲亲的哥哥啊!把田地卖掉不会心疼吗?把妹妹嫁给别人不会舍不得吗?让我嫁到别人家去,我心中不舒服啊!如果把我嫁到别人家做媳妇,就像卖出去的水牛一样需要干活了。我亲亲的哥哥啊!嫁到别人家做媳妇,我就要干很多活计了。
新娘将自己嫁到别人家做媳妇比喻为卖出去的水牛,并像水牛一样下地艰辛劳作,意在表达自己嫁到别人家后的身份和地位低下,不能像在家中一样无忧无虑。新娘在对唱中明确表明自己对婚姻的态度,也间接反映出新娘对婚姻生活的不适和担忧。
2.对婚前家庭生活的留恋之情。如:
新娘:我亲亲的哥哥啊!盖房时是兄妹一起盖房,如今为什么没有我妹妹的份?挖田地时也是兄妹一起挖田地,可为什么现在也没有我妹妹的份?我虽然长大了,但不想嫁到别人家媳妇啊!
新娘在出嫁前一直与娘家人生活在一起,为娘家做了诸多付出与贡献,但在即将出嫁之际,对这种婚前家庭生活的深厚情感便伴随着哭诉不断流露出来。新娘反问哥哥为什么一起盖的房、挖的田地没有自己的份,看似是在表达自己对出嫁的不甘且不满心理,实则是在表达自己对婚前家庭生活的留恋之情,企盼能看到哥哥对其的呵护之心。
3.对父母的不舍之情。如:
新娘:哥哥你还没给我喂饭,我还不想去啊!吃了这顿饭我就成别人家的媳妇了。哥哥你不背着我出嫁,我还不想嫁啊!我还想再搂一搂爹妈的脖子,想和爹妈在一起。我亲亲的哥哥啊!你把我背出去,我就不再是这家的人了,不能再与爹娘一起生活了。
以上是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歌的结尾部分,字体行间透露出新娘对家人的眷恋、对父母的不舍。父母的生育之大恩、养育之大情,教育之大德,都在即将出嫁的一刹那间涌上新娘的心头,伴随着悲切的哭声,新娘含泪与父母道别。“吃了这顿饭我就成别人家的媳妇了”,即将离开自幼成长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人家,新娘对父母深深的不舍之情,难以言表。
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歌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哈尼族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化的东西来叙述,小到生火煮饭,大到买卖田地,无一不展现出哈尼族传统伦理道德与生活秩序。
1.体现了哈尼族传统孝亲思想及道德教育。在哈尼族传统哭嫁歌中,哈尼族传统孝亲思想着重体现在哥哥在对即将出嫁的妹妹进行孝敬公婆的婚前教育。在哈尼族传统认知中,新娘出嫁后能否得到婆家人的认可,直接关系到新娘娘家的道德教育与培养方式成功与否。所以在新娘即将出嫁时,家人便会通过“哭嫁”的形式,给即将出嫁的新娘进行孝亲教育,以便给婆家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在哈尼族传统哭嫁歌中,哈尼族孝亲思想体现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你要好好给公公倒茶水,在婆婆看不见时替婆婆穿针,你要帮公公婆婆背不动的东西。”虽说这些都简单、不起眼的小事,但无不体现着哈尼族对长辈的孝敬之心。在哥哥对妹妹语重心长的叮嘱中,哈尼族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均体现在其中,包括新娘婚前的孝亲教育,婚后礼仪教育以及日后如何与婆家人相处的方法,“哭嫁”通过兄妹对唱的形式对即将出嫁的新娘以及其他的未婚女子进行了有效的道德教育。
2.体现了哈尼族传统的家庭秩序。在哈尼族传统哭嫁歌唱词中,哥哥面对妹妹的不舍时所作出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哈尼族传统家庭秩序。“自古以来就有儿女到了二十岁就要各自成家的传统,我们不能像鸽子一样住在一起,只能同鸡鸭一样相互分开。”女子长大成人便要出嫁,不能继续留在家里和父母一起生活,而哥哥则需要留在家里照顾父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哈尼族男女成年之后便有明确的分工,充当和扮演不同社会家庭角色,女子在家操持家务,男子出门干活赚钱。哈尼族传统家庭秩序,在哈尼族传统“哭嫁”过程中鲜明地呈现出来,并在哈尼族日常生活中不断凝练。
1.赋予了哈尼族女性婚前教育意义。“哭嫁”是哈尼族传统婚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哈尼族女子在出嫁时都会进行“哭嫁”仪式,并以此对哈尼族女子进行婚前教育。哈尼族哭嫁歌种类多样,内容丰富,但其内容都以哈尼族女子出嫁后的婚姻生活作为中心,并不断向相关的层面拓展,内容涉及哈尼族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马宗村哈尼族女子出嫁前一般都会通过和父母或哥哥用对唱“哭嫁”的方式接受这种婚前教育,在这种婚前教育的前提下,哈尼族女子在婚前都会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婚后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家庭地位以及伦理道德,尽职尽责。
2.维护了哈尼族传统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歌中,提到了哈尼族的一大传统——兄妹成年后就要各自成家,这是哈尼族传统家庭秩序的重要体现。在哈尼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兄妹长大成人后就不能居住在一起,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女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没有出嫁,仍呆在家中,便会被认为最大的不孝。在“哭嫁”过程中,哥哥对妹妹详细说明了为什么女子长大成年后必须出嫁的原由和理由,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新娘出嫁时内心的疑惑与不平衡感,同时也维护了哈尼族传统家庭秩序。马宗村哈尼族传统哭嫁歌中的很多内容与他们日常交际息息相关,增进了民族认同感,这不仅促进了哈尼族传统村落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营造了精神文化氛围,也有利于人们之间的友善相处,维护了哈尼族传统村落的社会秩序。
3.反映了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哈尼族民间信仰、传统服饰、传统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歌舞文化等构成了哈尼族传统文化,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哈尼族传统哭嫁歌形式多样,歌词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哈尼族历代先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集中体现了哈尼族文化内涵,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探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哭嫁”是哈尼族传统婚礼习俗,其最初对女性不平等命运控诉的意蕴逐渐被淡化,在当代“哭嫁”作为一种婚礼仪式,不仅说明了哈尼族传统思想文化的变迁,但也折射出了哈尼族传统文化内涵。哈尼族传统哭嫁歌的不断演变和创新发展,是本民族文化发展历程的一种展现,是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继承与弘扬,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综观所述,绿春县大兴镇马宗村哈尼族哭嫁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来形象地展现出哈尼族传统伦理意识及生活秩序,是对哈尼族日常生产生活劳动的凝练。马宗村哈尼族以其独特的支系历史和社会环境,形成了极具风格的“哭嫁”习俗,也使其哭嫁歌具有较高的整理价值和研究意义。历史上因哈尼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以口头传承。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哈尼族部分传统文化逐渐失传,许多古老的民歌面临濒危,特别是一些由“莫批”(祭司)、“咪谷”(祭主)念诵的宗教祭词和歌手传唱的民歌,几乎没人承继,传承人青黄不接。因此对传统民歌的记录与整理迫在眉睫。“哭嫁”作为哈尼族传统婚礼之习,其哭嫁歌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哈尼族文化意蕴,而且蕴含着哈尼族传统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意识,因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与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