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儒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会计系,江苏 连云港 222061)
线上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趋势。有效的线上教学实施必须是一套组合拳,需要从任务布置到考核评价都融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中心,全面服务学生成人、成长及成才。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体现教学理念的指挥棒、风向标,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并持续提升他们各方面能力,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评价设计主要遵循评价过程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指标科学化的原则。
1.考核评价过程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过程化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遵循知识、能力等的掌握规律,循序渐进进行学习,改变过去那种每到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要使过程化考核具有可操作性:一是在学习平台进行指标和占比设置,使学生每次完成任务后都能在平台自动生成成绩;二是通过布置质高、量适,能够反映考核目标的任务进行充分考核,使考核结果能够代表学生水平。在做实平时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平时考核占比,充分发挥平时考核的引导作用。
2.考核评价多元化
考核评价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考核指标多元化两个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可以规避过去那种由教师作为单一主体进行评价的片面性,让朝夕相处的学生们通过自评和组内、组间互评的形式参与评价,既可以多角度评价学生,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评价能力;考核评价指标多元化则体现了“三全育人”导向。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全方位育人”要求作为考核评价指挥棒的评价指标应该尽可能多角度、立体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机会。
3.指标设置科学化
多角度评价要通过具体指标,如:平台访问次数、签到、课程视频观看、作业、章节测试、课堂互动、平台讨论,以及PBL项目化等指标设置实现。教师认真思考指标设置考核目的,如:态度或能力等;在各项指标权重设置上也要用足心思,如:在平台访问及签到等体现态度的指标得分难度不高,为了避免学生反复登录刷积分,分值占比不易过大,且要设置上限;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讨论环节可以设置点赞得分等;PBL项目化研究项目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占比可根据情况适当稍高等。
课前任务布置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设置既要考虑知识点学习,也要考虑锻炼学生总结归纳和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课前任务布置的原则建议把握以下四点:一是把知识点方面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学,通过章节测试、课堂提问或在线抢答等环节检验和巩固强化。二是对于微课、精讲等视频内容,确保学生有效学习,布置学生把观看笔记、心得或者思维导图等提交到平台,锻炼学生自学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视频观看反刍比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三是要向学生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如:向学生推送中国大学MOOC 等资源进行学习。四是要主动联系时事、行企动态及国家政策方针等,并结合授课任务布置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教育系统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传统教育场域迅速被信息化教育场域所取代。线上直播、录播、线上互动、在线答疑等多种方式被大量采用,教学空间的灵活性和时间的泛在化,使学习不再方便管控。结合2020年线上教学实施情况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直播授课方式表示欢迎。结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因为大部分高职学生自律性不强,对如何安排非堂课时间比较盲目,他们更希望教师为他们统一安排时间直播上课;二是对于已经养成在课堂上课的学生直播授课相对自然;三是由教师在统一时间点进行直播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学习孤独感,还会有集体参与的仪式感。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直播教学软件应运而生。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不可能达到线下课堂教学那样流畅的效果。为了提高线上教学的高效性,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样量的授课内容需要在内容上精心设计。与线下课堂教学相比,授课内容更强调逻辑性,重难点要更加突出。对于学生能自主学习的内容,布置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平台考核;对于重点及不易理解的内容,以引导加讲练结合的方式由师生共同完成。在授课内容的课件制作上要体现高效率原则,关注课件的逻辑和情感表达,言简意赅。能用图片的不用文字、能用动画的不用图片,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相关内容。[2]
线上教学方式的主要弊端是教师和学生的背对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很难做到像课堂教学那样一目了然。教师需要采用丰富灵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可以设置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提问、追问,把学生拉到课堂上;二是通过“抢答”“测验”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由于这些活动都在平台上设置了相应的得分点,学生为了提高抢答的正确率,会增加任务点的反刍,不断形成良性循环,达到更好掌握应知应会知识的目的。
高质量的作业布置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巩固和拓展,通过作业设计可以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认真做事、多手段处理问题、独立思考,以及自我表达等方面发挥作用。作业布置一般要满足及时、适量、批阅、差异性及个性展示等方面的需要。作业及时性要求教师发布作业及时、学生完成作业及时和教师评阅作业及时三个方面;作业适量性要求作业布置要频多量少,这样学生不会畏多,教师批阅也比较聚焦、高质;教师批阅要求要确保认真对待每一份作业,既要指出不足,也要不吝表扬,可以在班级里展示优秀作业;作业差异化要求作业布置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布置差异化作业,每次可以把作业由易到难分为几个级次,根据难易赋以系数,让学生选择完成;个性展示要求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无限可能提供空间。如:会计课程的作业布置方面既要有如计算、核算等硬指标,也要配合对计算或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方面的体现个性思考方面的软指标要求。
每完成一个项目或章节进行一次在线测试是必要的。在线测试至少有三重作用:一是督促学生持续温习以往知识,力求温故而知新。二是可以考察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教师在考后利用平台数据很容易发现易错题,然后,有选择地精讲这些题目,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三是消除学生抄袭的侥幸心理。平时测试时可以通过设置题目乱序、答案乱序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试题,这样更容易考出真实成绩,考出水平,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平台讨论可以针对与所授课程相联系的时事热点,或者针对作业或测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切忌选择那些没有讨论价值或者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开展。平台讨论有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激励。如: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点赞或发表建设性或创新性意见等都可以获得较高分,目的是培养学生发言和发表创意见解的勇气。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在线上线下混合开展一些PBL项目化教学项目。主要思路是教师要找到合适的课题,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小组讨论、做研究报告等能力。在项目研究结束,开展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工作,还可以锻炼学生评价能力。后续还可以通过持续关注修正当时得出的结论。项目设计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报告还可以为学生将来撰写论文奠定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各种教学平台的日臻成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高校教师必须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把握和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好技术、手段及信息化等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坚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有,知其万有为导向,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温度的信息化课堂,塑造一个个高水平、人性化的教师,以不断推动高校教学名师的培育。
俗话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深度、知识面广度、教育情怀、教育理念、教学艺术等。但不可否认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及信息化等的应用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发挥自己的专长并有效表达教育理念,从而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评价教师的指标要统筹兼顾,既不片面强调手段、技术、技法等要素以防止对教师的引导走向异化,又要承认它们的重要作用。要在不断引导教师进行专业学习、知识拓展、培养教育情怀、持续创新教育理念以促进核心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兼顾引导各种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的提升,从而引导全面发展的教学名师产生。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使传统课堂教学知识传播功能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和广泛。随着线上教学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及线上教学地点的灵活性和时间的泛在化,线下教学的发展势必更倾向于解决那些线上无法解决或者解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会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这也必将导致线下教学会随着产教融合的纵深推进,向具体的企业、工厂、车间、岗位等社会实践场所演变,教师们也不得不走进工厂、车间和各种实践工作场域,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学教师。
罗素说:“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教育为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服务,标准化的教育很难尊重个体的自由发展,也无法培养出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然而,大规模信息化教学方式还比较年轻,“金课”的衡量指标也很有限,缺乏全方位的立体衡量体系。在有限的“好”课的衡量标准下,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标准,大多呈现的是虚拟平面的集体符号特征。他们展示真实丰富内涵的机会被限制,多姿多彩的个性也被淹没,最终影响所培养的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优秀的教师在组织线上教学时,要尽量避免由于标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善于把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彰显教学特色,展现教学风格,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去引导和激励学生。
信息化运用始终以尊重人的身心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为前提。在线教学把课堂隔离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师生、生生之间被一层屏幕隔开,这使教育对人的情感、心灵的关注更加有限。教师不仅熟悉教学软件和平台功能,还应该始终关注教育使命,把信息技术与教育使命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的问答、在线讨论、抢答、在线辅导等多种课堂互动手段,并在点评过程中适时对学生给与恰如其分的赞赏和鼓励,释放教师温度,打造有温度课堂,发挥教育对价值的引导,以及对生命的激励和对灵魂的唤醒作用。
知识很容易忘记,但学知识的能力却会伴随终生。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搜索引擎的高效使用,使知识学习变得更加便捷。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导致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过程严重缩水,出现了识多智少的趋势,即人们的知识很多,但智慧很少。而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打开求知欲的大门。[3]所以,教师需要智慧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境、设疑等刺激,再结合信息技术等技术作用的发挥多管齐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打开求知欲的大门,把他们引向学习,不仅要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欲。
大学教育的初心是关于人格的培养和心灵的完善。信息化社会,精神、价值等层面的培养反而更值得高校教师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4]教师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观,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结合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要求,以课程为载体,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融入思政元素,不断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胸怀和眼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