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闽扶贫思想逻辑生成、内涵及价值

2021-01-15 03:11董振寿陈似海沈哲琼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攻坚总书记精准

董振寿,陈似海,沈哲琼,李 翔

(1.集美大学 党委保卫部,福建 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3.集美大学 党委宣传部,福建 厦门 361021;4.集美大学 校团委,福建 厦门 361021)

《庄子·内篇·人间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1]高度概括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产生发展。总结习近平同志在闽扶贫思想,深度挖掘其理论内涵,对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方略,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风格、工作作风等有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一、习近平在闽扶贫思想逻辑生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思想,乃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不是凭空想象、空穴来风,而是其长期走进基层调查研究、夙兴夜寐深入思考的结果,是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扶贫思想的基础上,萌芽在自身革命家庭背景下,在工作经历中不断成长、成熟,成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思想。

(一)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诸如乐善好施,扶危助困的思想。《礼记·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描述了大同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论坛上指出:“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3]《晏子春秋》:“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4]即为古代士大夫对于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习近平同志在1998年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引用该句,并指出: “没有‘连家船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5]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书中化用明朝张居正上明神宗奏疏句子,指出:“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6]长期的治国理政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冷暖记在心头的深切情感与锲而不舍,正是脱贫攻坚的根本目的。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7]习近平总书记勤于学习,对于四书五经典故信手拈来,深厚的学识使其能够在继承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正是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爱民观念、自强不息的思想,扶危助困、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使得扶贫思想牢牢根植于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之中。

(二)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马克思主义思想创立之初就不断追求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人剥削人制度中解放出来,永远地解决其贫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8]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制度层面上揭示了致贫的根本原因,也指明了脱贫的根本途径——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马克思、恩格斯又从剩余价值理论推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致贫的直接原因,并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彻底消除贫困的根本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念,而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来源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扶贫思想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摆脱贫困只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础目标。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百年历程,历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励精图治,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制度和理论体系,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首次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1955年),并将扶贫的重点放在农村,努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为脱贫奠定制度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积极主张改革开放,在根源上为解决贫困打下物质基础,并认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9]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共同富裕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及“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等重要思想成为中国特色扶贫理论里程碑。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扶贫攻坚计划,要求“我国农村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10],并坚持开发式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扶贫思想,强调人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卓有成效的开发式扶贫战略为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和成熟提供了宝贵经验。胡锦涛同志立足国情,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和谐社会的战略层面去构建扶贫开发。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1],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扶贫事业的新要求。当时习近平同志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主要领导,这一期间的扶贫工作,为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成熟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探索环境。

(四)传承于革命家庭背景的熏陶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家庭和家风教育,并注重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具有共产党人价值标准的红色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12]习近平出生于陕西的革命家庭,其父亲习仲勋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母亲齐心同志投身革命、顾全大局,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习仲勋同志一生胸怀家国、品尚高洁、对党忠诚、为人民默默奋斗,数十年的身体力行,“这也激励着我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13]”革命家庭的红色土壤培养了习近平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意识,使得他无论上山下乡,还是执掌大国,始终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为群众摆脱贫困殚精竭智。领袖的情怀、红色的家风,使得习近平扶贫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二、习近平扶贫思想实践历程

习近平扶贫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基层到县、市、省、中央长期实践经历和调查研究的深刻总结,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

(一)梁家河的萌芽与亲历

15岁的知青习近平初到梁家河,贫瘠的土地、艰苦的环境使其迷茫彷徨,然而,调整心态、历练成长奠定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吃水难问题、兴建推广沼气池、组建代销社联合体,七年的知情生涯,使青年习近平对中国的贫困问题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认知,积淀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14]22岁的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我虽然告别了陕北的父老兄弟,但再也离不开人民。”[14]在此期间,青年习近平完成了一次次蜕变,体验基层贫困、扎根贴近群众、立为国大志、办为民实事,目睹贫困问题、贫困现状,其扶贫情怀在一件件实际工作中产生萌芽。

(二)正定县的思考与启航

清华大学毕业后,习近平舍弃在中央工作的宝贵机会,主动提出到地方工作,河北正定县成为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的扶贫首发站。习近平没有中央到地方的傲气,也没有高干子弟的贵气,而是“大锅饭、大宿舍”,走遍正定县每个村。明确发展现状后,习近平确定“半城郊型”经济规划,推行科技、工业、人才、旅游等兴县措施,开河北省“大包干”先河,奠定正定县经济起飞基础。其间,习近平提出“背靠大树好乘凉”“人才九条”“文明礼貌月”活动、干部党性教育等规划、制度,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需要共产党领导、智力支持、共同发力、全面发展的道路。正定县的思考与实践是习近平执掌百里、以身许国、服务为民的从政起步。

(三)福建省的探索与实践

1985年,习近平同志结束在河北正定县的工作,在福建开始了长达17年的探索实践。从沿海的厦门、到贫困的宁德山区、再到省会福州,习近平同志从治理一县到主政一市、到统领全省,期间习近平同志岗位在变,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但是扶贫攻坚的初心不变。在厦门,习近平同志赴同安调研,访贫问苦,尤其在他挂钩联系的军营村、白交祠村,提出种茶植果,卓有成效。其中,军营村作为习近平早期探索精准扶贫和生态扶贫、乡村振兴的实践地,其发展历程也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贫困落后的宁德地区倾注了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大量心血,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为后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产生积累了宝贵经验。《摆脱贫困》一书深刻总结宁德扶贫模式,为后来的精准扶贫提出奠定了基础:(1)“弱鸟先飞”激发了贫困人口的“至贫先富”的观念,蕴含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思维;“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问题,才能永久解决贫困问题;(2)“四下基层”了解民生疾苦,才能明确“谁贫困”“为什么贫困”“如何解决贫困”的问题,才能坚持党的领导,为后期孕育“五个一”工作方法提出前瞻性的探索;(3)“经济大合唱”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哲学辨思,地方党委政府是总指挥、各部门自觉配合、主动协调,依靠社会合力弹奏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乐章。在此既强调了党对扶贫攻坚的领导和责任,并提出“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支部”,提出了各方协同合力扶贫的战略方法。此后的闽宁镇、吊庄移民、东西部地区帮扶、社会各界参与脱贫都在此思想上不断衍生;(4)“滴水石穿”的精神赞颂了前仆后继、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对于实现初心使命的承诺。从开发式扶贫、造血式扶贫到精准扶贫,一系列的工作是历代共产党人一点一滴的奉献和追求,青年习近平也由此立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志。

1997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推动闽宁对口帮扶工程,在宁夏建立闽宁村和闽宁镇,踏出了东西部地区帮扶的第一步,并由此孕育出“五个一批”的思想。在闽宁帮扶中,福建省协助宁夏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推动了脱贫工作跨地区的协同。同时,习近平用50天走访福建省9地市40县区60个乡镇调研,做出要“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论断时,已经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影子。

在厦门海岛的开拓进取、在宁德走访的精耕细作、在省委的高瞻远瞩,十七年的深入基层、十七年的访贫问苦、十七年的困心衡虑,习近平同志由青年到壮年,勇挑重担、砥砺前行,习近平中国特色扶贫思想已然开始成长。

(四)浙江省的发展与协同

2002年,习近平同志调任浙江,踏上新的起点。浙江经济发展总体较好,地理环境优越,贫困问题并不突出,然而习近平同志提出“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以“三农”工作为抓手,谋篇布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做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五位一体”的绿色理念奠定现实基础。此后,习近平同志组织实施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山海协作”推进贫苦地区脱贫。5年的浙江工作,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之江新语》记载了习近平同志扶贫攻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措施、新制度,为十八大后在全国推行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向。

(五)执政大国的完善与升华

2007年,习近平同志进入党中央工作,从政治上、宏观上总体把握扶贫工作,丰富的基层经历使他对贫困的感性认知不断上升到系统逻辑的理性认识,执掌大国的政治高度提升了他思想的深度,零散的认识不断系统化,最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

十八大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4年全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确定10月17日为扶贫日;2015年习近平在云南提出精准脱贫,同年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三位一体”,至此精准扶贫思想基本成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七个强化”,概括“五条经验”、丰富“六个精准”指引扶贫方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检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要求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至此脱贫摘帽的任务已经完成,新生活、新奋斗正在前方,乡村振兴、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三、习近平在闽扶贫思想探析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都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习近平扶贫思想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根植于中国广袤的土地之上,是符合当前中国现状的扶贫思想,而这种扶贫思想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八闽大地十七年的辛勤耕耘和深度探索。

(一)顶层设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又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验证和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改造建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归根结底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梁家河的党支部书记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扶贫的顶层设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对当时宁德落后面貌和群众亟待脱贫致富,习近平提出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脱贫一线的核心力量。党对扶贫工作的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在2018年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中再次得到强化,要求“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尤其是“扶贫第一书记、乡村党支部书记”在村级事务、领导脱贫治贫上发挥的核心作用。同时,习近平认为 “经济大合唱”总指挥就是党委,“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扶贫攻坚才能凝心聚力,才具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才能取得伟大胜利,这是习近平扶贫思想最根本的原则。这一切的根源是领袖对党的忠诚,是共产党人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也是在福建具体扶贫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不可辩驳的真理。

(二)实践方法始终以人民福祉为中心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与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扶贫攻坚的目的就是带领广大群众一起奔小康,就是为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

在宁德,习近平提出“四下基层”,努力改变工作作风,接地气、察实情,了解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突出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在《摆脱贫困》书中,习近平引用顾炎武诗云“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要求党员干部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为群众办实事,用水滴石穿的韧劲来摆脱贫困。在实践方法和战略上,习近平提出:闽东的振兴在于“林”、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疏导、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赋予的方法等,立足闽东实际,以人民的福祉为根基,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此中蕴含的“共享”理念为此后的“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在福建省委工作时,闽宁合作为“五个一批”开始跨省范围的尝试。

(三)扶贫攻坚始终以精准脱贫为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从厦门访贫问苦开始,习近平的扶贫工作不断向精准扶贫转移。在1988年的闽东九县调查中,习近平提出“一村一品”,强调扶贫必须有针对性,强调扶贫的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安排到每一个贫困户,延伸到十八大之后就成为“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六个精准”。在论述“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中,习近平提出“扶贫资金不搞撒胡椒粉……增强实体的造血功能,要优先支持亿元乡镇、科技示范乡镇、星火计划、副食品供应和出口创汇商品基地,努力创建经济小开发区,把扶贫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其内在的思路就是“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

(四)战略保障始终以协调共同发展

扶贫攻坚是“系统整合”,是社会责任,需要共同关注、协调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必须协调共同推进,“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声朝一处发”。对于闽东畲族地区,习近平在《摆脱贫困》指出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是互相帮助,“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帮助了汉族;国家扶持了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也支援了国家建设。”[15]2017年2月,习近平提出“七个强化”、概括“五个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六个精准”扶贫思想。这些内容都在宁德实践并取得成果的经验总结,如:提倡“经济大合唱”对应“七个强化”“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四、习近平在闽扶贫思想时代价值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栉风沐雨、访贫问苦、深入基层的扶贫实践最终汇集成习近平扶贫思想,并指导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在建党100周年前夕的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6]17年的在闽工作经历为中国特色的扶贫实践提供了行动经验和指南。

(一)开启习近平扶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在闽扶贫的实践经历是“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提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高度。1985年,厦门新任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开启了扶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在八闽大地上描绘了攻坚克难、大爱忘我、共同致富的壮阔画卷。十七年间,“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经济大合唱”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坚定党的领导、分类施策、创新体制、合力扶贫等战略思想先期实践的宝贵经验。

(二)升华马克思扶贫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进入到中国,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输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最后集大成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外部帮扶与内生动力的相互作用、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源自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下基层、强化农村党组织、五级书记制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紧密联系群众、把心贴近人民、为官一方造福人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在闽期间,习近平围绕脱贫攻坚、反贫困理论、社会实践方法等进行阐述,形成《摆脱贫困》一书。文中大量实践性和指导性思想立足于闽东实情,又充分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中国化深化。

(三)开拓扶贫攻坚的福建模式

在闽十七年间,习近平自市而区、而省的工作履历使他明确扶贫攻坚中存在的方方面面问题,最终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17]此过程中,习近平提出的党委领导、集中力量、智志双扶、共同发展的战略理念,起源、探索、实践、成功于福建,并将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进推广,成为中国模式。福建减贫模式的建立,为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大国担当。

(四)蔓延薪火引领人民共同富裕

从福建出发,共同富裕、奔向小康的薪火不断蔓延,到宁夏、到浙江、到湖南湘西十八洞,精准扶贫的火焰照亮全中国。在《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习近平提出:“同心同德兴民兴邦”“发扬闽东精神”,是对宁德党政军民的期望,也是对福建的期望,最终汇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福建脱贫经验成为助燃脱贫攻坚薪火的重要资材。至此,五年脱贫攻坚、八年精准扶贫,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

(五)为世界脱贫提供中国经验

贫困作为世界性的问题,其解决方案始终不如人意。联合国确定在2030年结束贫困,在世界范围内贫困差距总体是不断扩大的。此时,中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世界1/5人口的脱贫,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巨大贡献,更是人类发展的巨大进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依托自身、举国之力,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去探索和践行。中国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为世界提供了脱贫、减贫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习近平扶贫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其思想的闪光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不会因为政治体制的不同而失去作用,反而在国际社会得到高度评价。

建党百年之际,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伟大的精神、伟大的行动,也必然诞生伟大的思想。习近平在福建十七年的探索,立足于国情、民情、党情,最终形成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攻坚总书记精准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习总书记“下团组”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