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1-15 09:33何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5期
关键词:丁苯神经功能脑梗死

何博

由于现在我国人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随之升高,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数量日渐增加,在患者发生脑梗死期间,脑细胞代谢产生一系列改变,导致患者产生脑缺氧与缺血表现,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同时自由基对患者的神经细胞产生攻击,引发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患者发病初期,死亡脑细胞会产生中心坏死区,但是四周依旧就有侧支循环,同时具有大量存活细胞,如果在此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能够快速恢复患者血流,控制疾病进展[1]。临床中对于脑梗死患者普遍开展药物治疗,但是常规药物治疗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对于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丁苯酞属于一类人工合成消旋正丁基苯酞,和天然左旋芹菜甲素的结构类似,应用安全性比较高,能够对线粒体释放凋亡诱导因子加以抑制,降低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线粒体的作用,丁苯酞注射液同时能够对细胞以及血管内皮凋亡产生抑制效果,充分保护脑梗死患者的脑部组织,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症状,进一步缓解病情。本文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接诊的8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接诊的8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最小55 岁,最大77 岁,平均年龄(60.71±6.52)岁;发病时间最短3 h,最长35 h,平均发病时间(20.40±5.34) h。研究组患者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最小53 岁,最大78 岁,平均年龄(61.22±6.39)岁;发病时间最短4 h,最长33 h,平均发病时间(19.66±5.27) 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全部通过头颅CT 获得明确诊断,发病时间全部在48 h 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力衰竭,心脏病史,颅内出血以及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改善循环、降血糖、稳定斑块、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酸碱平衡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2 次/d,100 ml/次,静脉滴注间隔时间≥6 h。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 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幅度为91%~100%,病残程度0 级,为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幅度为46%~90%,病残程度1~3 级,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幅度≤45%,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5±4.88)分,治疗后2 周为(7.37±3.23)分,治疗后4 周为(6.02±3.4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33±4.78)分,治疗后2 周为(11.14±4.36)分,治疗后4 周为(10.21±4.28)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周,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脑卒中疾病中十分多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具体指的是脑梗死短暂性发作,主要是因为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可逆并且短暂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急性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颅内外血管狭窄与血清中血脂水平以及尿酸水平存在密切关联。脑梗死疾病通常是因为多个病理与生理环节共同参与,通过一系列缺血性代谢紊乱连锁反应造成的缺血性脑损害。文献资料表明[3],急性脑梗死患者3 个月内再次产生脑梗死的几率约14.6%,患者死亡率高达5.2%,由此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率以及脑梗死再发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根据现代病理学显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患者脑动脉狭窄以及脑动脉堵塞等引发脑部血流不足或中断,造成堵塞动脉所供氧区域的氧气和血量不足,从而导致患者脑膜损伤以及脑组织坏死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需要开展及时并且有效的诊断,避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依照不同疾病类型,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类型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腔隙性梗死,脑卒中患者中大概有80%左右属于脑梗死,和脑梗死疾病关系密切的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半身不遂、智力障碍、突然昏倒、言语障碍以及不省人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文献资料表明[3],急性脑梗死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时机为发病之后1~6 h 之内,所以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及早的诊断十分关键,是确保手术治疗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同时是开展溶栓治疗的必备条件[3]。临床中诊断急性脑梗死疾病通常采取CT 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式,CT 诊断方式最为常见,此种检查方式患者禁忌证相对较少,诊断速度快,诊断费用低,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但是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CT 诊断准确率不高,产生假阴性风险较高。目前临床中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方式很多,治疗效果最理想的为超早期溶栓治疗,但是超早期溶栓治疗同样存在一定缺陷,其中包含对暗血半暗带保护具有局限性,所以现在临床对于脑梗死的研究热点为寻找可以发挥多环节阻断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理想药物[4]。丁苯酞属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创新药物,能够直接作用到疾病多个病理环节。丁苯酞药物存在两种用药方法,其中之一为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另外一种为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通常对于早期脑梗死患者更加适用于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丁苯酞药物的本质为人工合成左旋芹菜甲基,能够加快缺氧以及缺血神经细胞恢复速度,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和微循环,降低梗死面积,避免梗死后出血表现。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最为明显的特点为充分保护人体线粒体,使梗死灶形成速度减缓,进一步发挥保护缺血半暗带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5±4.88)分,治疗后2 周为(7.37±3.23)分,治疗后4 周为(6.02±3.4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33±4.78)分,治疗后2 周为(11.14±4.36) 分,治疗后4 周为(10.21±4.28) 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周,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临床中给予脑梗死患者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应大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丁苯神经功能脑梗死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