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玲 关则想 陈瑞容 刘杨桃
支原体肺炎主要由支原体感染所引起,是非细胞内生长的最小微生物,患者会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其肺泡具有少量炎症渗出物,还可并发灶性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患者会出现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部分患儿可有多系统受累,如:心肌炎、心包炎、肾炎等,且此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威胁患儿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临床多给予患儿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单纯应用抗生素疗效欠佳,增加肺炎支原体耐药性,加重病情。临床经验显示[2],孟鲁司特钠与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更佳,对此,本文选择多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以下分析。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8 年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82 例多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8 例,年龄最小2 岁,最大11 岁,平均年龄(6.50±2.00)岁,病程最短6 d,最长26 d,平均病程(16.00±4.00)d;观察组男22 例、女19 例,年龄最小3 岁,最大11 岁,平均年龄(7.00±2.50)岁,病程最短5 d,最长26 d,平均病程(16.50±4.50)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2~11 岁;经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患儿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疾病诊断标准;患儿具有持续剧烈咳嗽症状;患儿白细胞数大多为正常或者稍微增高;患儿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肾功能障碍患儿;合并具有精神意识障碍患儿;临床资料不全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对患儿进行吸氧、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呼吸通畅等常规治疗。即给予沐舒坦(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314),2~5 岁患儿,口服2.5 ml/次,6~11 岁患儿,口服5 ml/次,3 次/d。给予患儿阿奇霉素注射液(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67)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注射剂量为10 mg/kg,1 次/d,连续注射5 d 后,停药4 d。之后给予患儿阿奇霉素颗粒(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703)进行口服,每次服用剂量为10 mg/kg,连续口服3 d。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孟鲁司特钠+甲泼尼龙治疗:沐舒坦、阿奇霉素注射液与阿奇霉素颗粒给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给予患儿孟鲁司特钠片(杭州黔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47)进行口服,2~5 岁患儿,剂量为4 mg/次,6~11 岁患儿,剂量为5 mg/次,于睡前服用,1 次/d,连续服用1 周。给予患儿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H20170197)进行静脉滴注,每次滴注剂量为2 mg/kg,每1 次/d,连续3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SAA、肺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PEF、FEV1。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患儿喘息、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且X 线阴影消失。显效:患儿喘息、咳嗽等症状显著好转,体温有所降低,但未至正常值,X 线阴影消失60%~80%。有效:患儿喘息、咳嗽等症状未发生改善,体温未降低,X 线阴影消失40%~60%。无效:患儿喘息、咳嗽、发热等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X 线阴影未消失。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SAA 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SA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8.0±1.0)mg/L、SAA 水平(8.5±0.8)mg/L 均低于对照组的(10.3±1.1)、(9.1±1.5)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PEF、FEV1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EF、FEV1 水平分别为(2.4±0.1)L/s、(1.7±0.2)L,均高于对照组的(1.9±0.2)L/s、(1.1±0.1)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SAA 比较 (,mg/L)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SAA 比较 (,mg/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小儿支气管、黏膜发育不成熟,极易导致细菌、病菌感染,临床常采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治疗,可缓解疾病症状[5]。但对于病情严重患儿单纯应用此种抗生素效果不佳,孟鲁司特钠属于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于白三烯与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拮抗作用,对于气道炎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从而有效控制哮喘症状[6,7]。甲泼尼龙属于一种类固醇激素,可起到显著的消炎与免疫抑制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药物发挥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显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8.0±1.0)mg/L、SAA 水平(8.5±0.8)mg/L 均低于对照组的(10.3±1.1)、(9.1±1.5)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EF、FEV1 水平分别为(2.4±0.1)L/s、(1.7±0.2)L,均高于对照组的(1.9±0.2)L/s、(1.1±0.1)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与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C-反应蛋白、SAA 与肺功能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