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15 09:33刘帅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5期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剖宫产

刘帅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支持,临床妊娠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导致剖宫产率也明显增多。剖宫产属于产科重要手术,能够解决妊娠高血综合征(妊高症)、难产以及巨大儿等问题,对于产妇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但因产妇具有特殊生理变化特点,术中对于选择合理麻醉剂量、药物以及方式尤其慎重,既要保证母体无痛感知,又要确保母婴安全。目前,常见的麻醉方法有腰麻、硬膜外麻醉等,不同麻醉方法其疗效有所不同。据相关数据显示,针对剖宫产术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安全性高,药效起效快,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对于改善产后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所以,本次研究将针对剖宫产术中产妇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予以分析,望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6 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8 例。对照组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32.15±4.06)岁;孕周最短36 周,最长39 周,平均孕周(37.12±0.63)周;研究组年龄20~39 岁,平均年龄(32.09±4.04)岁;孕周最短36 周,最长38 周,平均孕周(37.08±0.6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无麻醉禁忌证;②产妇、家属知晓情况,主动签署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前置胎盘产妇;②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③产妇伴有重要器官损伤。

1.2 方法 对照组单独采取硬膜外麻醉,指导产妇保持左侧卧位姿势,于L2~3椎间隙穿刺,放入硬膜外导管,先对产妇注入约5 ml 左右1%利多卡因(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390),若达到麻醉平面后再注入5 ml 的2%盐酸利多卡因和10 ml 左右甲磺酸罗哌卡因(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21)。研究组产妇则采取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用法和剂量与对照组一致;腰麻于产妇L3~4椎间隙予以穿刺,若脑脊液滴出后,将1.2 ml 左右0.75%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840)注入产妇蛛网膜下腔,合理控制注入时间,约为15 s左右。腰麻结束后硬膜外置管,观察麻醉平面,若产妇腰麻不全,可再给予硬膜外注射5 ml 左右甲磺酸罗哌卡因。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中出血量和感觉阻滞评分,感觉阻滞评分总分为5 分,1 分:温觉消失;2 分:痛觉消失;3 分:触觉消失;4 分:深度觉消失;5 分:本体觉消失。不良反应包括寒战、恶心呕吐和低血压。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38 份问卷,回收38 份,回收率为100%,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分值≥90 分;一般满意:分值为60~89分;不满意:分值≤59 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对比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为(5.8±2.1)min、麻醉恢复时间为(61.5±17.8)min、麻醉药物用量为(19.1±7.8)ml、术中出血量为(128.7±21.6)ml、感觉阻滞评分为(1.2±0.5) 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1±2.5)min、(96.8±18.5)min、(41.8±8.5)ml、(162.7±24.7)ml、(4.5±0.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89、5.834、8.348、4.396、27.458,P<0.05)。

2.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中发生恶心呕吐2 例、低血压1 例、寒战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研究组中发生1 例恶心呕吐,无寒战和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12<0.05)。

2.3 两组产妇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产妇中7 例满意、5 例一般满意、6 例不满意,满意度为66.67%;研究组产妇中11 例满意、6 例一般满意、1 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4.44%。研究组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35<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剖宫产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疗效和术后恢复情况以及麻醉方式具有密切联系,麻醉方法对于改善术后预后具有关键性作用,若选择合理、安全的麻醉方式既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轻产妇疼痛,又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率,确保母婴安全[2]。因产妇妊娠分娩时属于特殊阶段,采取快速、安全的麻醉方法,减少麻醉剂量是保证产妇安全的首要条件,而常见的麻醉方法有硬膜外麻醉、腰麻等方法,因麻醉方法不同,其麻醉效果也有所差异。因此,针对剖宫产术产妇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在剖宫产术中因胎儿快速娩出要以产妇合理麻醉为主,使麻醉效果尽快达到预期效果,以缓解产妇疼痛,确保母婴安全。尤其是针对横切口产妇,疼痛剧烈,若不采取有效的麻醉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对胎儿和母产妇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操作相对简单,但药效起效慢、阻滞不完全率相对较高,且术后易引起不良反应,利用硬膜外穿刺针,将盐酸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以起到阻滞麻醉的效果,让脊神经根、支配区域保持暂时麻醉状态,以提高麻醉疗效。但根据大量研究文献[3]显示,单独采取硬膜外麻醉疗效一般,药物使用剂量较多,需大量静脉镇痛药物缓解产妇疼痛,无法完全阻滞产妇盆腔神经丛,且分娩过程中因内脏牵拉等情况,也会导致麻醉失效或者麻醉不完全等问题,难以控制术中出血量,导致产后不良反应率较多,对母婴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再加之,硬膜外麻醉组织平面在T8~L4间,难以完全阻滞盆腔神经,约25%左右产妇麻醉失败,对于后期手术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剖宫产术中逐渐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腰麻具有药物剂量小以及疗效确切等特点,但单独使用也具有一定副作用,可控性相对较差,易导致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引起胎盘灌注量明显下降,引起术后胎儿呼吸窘迫等不良反应症状,对母婴安全造成影响。而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注药5 min 后立即手术,麻醉效果最优,能够有效弥补单独硬膜外麻醉药物剂量过多、药效起效慢等问题,从而减少产妇疼痛感,降低术中出血量,确保手术安全性,降低医疗纠纷,提高产妇满意度,改善后期生活质量[4]。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椎管内注射力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药物,能够阻断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纤维以及交感神经,药物起效速度较快,可在短期内完善阻滞,镇痛效果、肌松疗效相对满意,同时,还能降低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延长麻醉时间,避免因麻醉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过大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等症状,减少对胎儿和产妇造成影响[5]。此外,联合麻醉因使用药物剂量较少,能够减少药物损伤产妇运动神经功能,使术后产妇清醒时间加快,麻醉平面可控性相对较高,可防止盆腔脏器牵拉痛,避免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并且,联合麻醉可控性较强,能够调整注药速度,有效控制阻滞平面高低,局部麻醉用较少,避免局部麻醉药物引起中毒风险。但在使用时需注意,若患者联合麻醉后出现低血压情况,需立即使用麻黄碱,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独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中出血量、感觉阻滞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12<0.05)。研究组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35<0.05)。由此可知,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既能起到肌肉松弛以及镇痛的效果,又能缓解产妇疼痛,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症状,从而有效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满意度,可作为有效的麻醉措施在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产妇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推广性,不仅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缩短麻醉起效和恢复时间,又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提高满意度。

猜你喜欢
腰麻硬膜外剖宫产
腰麻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对其预测价值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作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