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外科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常见且频繁,麻醉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麻醉中枢神经,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老化涉及所有组织器官,且术后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因此是麻醉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其对手术与麻醉耐受性差,使用时既要考虑其剂量,又要考虑其麻醉效果,因此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合适的麻醉药物是手术平稳安全进行的前提[1]。全麻已成为老年患者首选的麻醉方式,但目前术后疼痛已成为影响手术效果、加重老年患者心理负担的因素之一,严重时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有效镇痛有利于内分泌功能以及代谢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病情的康复[2],本文主要探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8 月~2019 年12 月在本院治疗的80 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此次研究,依从性较好,排除具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麻醉药物过敏、长期服用镇痛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23 例;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72.7±5.2)岁。观察组中男18 例,女22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73.0±4.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前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患者MAP、HR 以及SpO2等,手术过程进行机械通气[3]。麻醉诱导:给予0.1 mg/kg 咪达唑仑、1 mg/kg 丙泊酚、0.2 mg/kg 哌库溴铵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瑞芬太尼,使用0.3 μg/(kg·min)瑞芬太尼微量泵注5 min后,随后以0.1 μg/(kg·min)剂量维持泵注;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术前10 min 以1 μg/kg的速率泵注右美托咪定,持续5 min,随后给予瑞芬太尼0.1 μg/(kg·min)泵注,最后以0.5 μg/(kg·h)的速率维持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依托咪酯15 μg/(kg·min)维持麻醉,用1 μg/(kg·min)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T0、T1、T2、T3 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SpO2、HR)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其他手术指标,包括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评分、躁动发生情况。采用Ramsay 评分量表来记录评估其镇静效果,分值为1~6 分,得分越高说明镇静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T0、T1、T2、T3 时MAP、SpO2、H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0、T2、T3 时MAP、SpO2、H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T1 时MAP、SpO2、HR 水平均较T0 时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其他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3.87±0.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0.54)分,躁动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T0 时刻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表2 两组其他手术指标比较[,n(%)]
表2 两组其他手术指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老年患者进行胸部与腹部手术时临床上多采用全麻,此过程中需开展的气管插管、人工气腹以及术后拔管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有较大刺激的操作,气管插管时气管及咽喉部位受机械刺激,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浆中儿茶酚胺的浓度上升,易出现血压突升、HR 加速等,老年群体由于心血管、呼吸以及肝肾系统等出现生理功能衰退,对术中的强烈刺激较难以承受,此时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以及心律失常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另外由于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对其代谢与清除较慢,因此麻醉耐受力低,麻醉风险高[4,5]。此外,术后疼痛也是一种常见的复杂反应,由于手术创伤的刺激而产生疼痛,会导致患者神经冲动从而加重患者的情绪变化,因此,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起到良好的镇痛与镇静效果,从而保证手术顺利开展[6]。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2受体激动剂,对受体的选择性较高,可通过使中枢神经系统受体激动,从而抑制神经元的放电发挥其镇静与抗焦虑的效果[7]。另外,通过使突触前受体激动,负反馈机制调节肾上腺素的释放,对外周神经节起到阻滞剂的作用发挥抗交感的作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减轻手术应激,能有效降低由于气管插管与手术引起的肾上腺素升高,提高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由于α2受体激动后不会引起呼吸抑制,因此全麻患者在恢复期能平静过度至苏醒期,减少拔管时的气道与循环反应,且半衰期维持在2 h 左右,具有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镇静程度易于调节且可控性好[8,9]。并且同时具有镇痛效果,主要的镇痛机制是超极化细胞,从而抑制疼痛信号进一步向外传导,镇痛与催眠效果较好且用量小,对肾脏功能损害较少,安全性高[10]。
瑞芬太尼是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在体内经血浆与组织酯酶分解,非特异性代谢的药物,代谢不受患者肝肾功能以及年龄的影响,起效快,血药浓度减半时间在4 min 左右,且持续用药无蓄积效应,可控性好,术后患者自主呼吸能很快恢复,无迟发性的呼吸抑制,对于肝肾功能受损的老年是一种理想的镇痛药物[11,12]。将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通过右美托咪定发挥其镇痛镇静效果,能缓解机体对药物的应激反应,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另外,通过降低体内对阿片药物的耐受,从而增强瑞芬太尼的镇静效果,且二者联用能有效降低全麻药物的剂量,避免较大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能导致的低血压与心动过缓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3-15]。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T0、T1、T2、T3 时MAP、SpO2、H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0、T2、T3 时MAP、SpO2、H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T1 时MAP、SpO2、HR 水平均较T0 时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虽然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镇静评分(3.87±0.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0.54)分,躁动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镇痛镇静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