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透析方式对颅脑外伤合并ARF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01-15 01:09:06贾建成孙东辉夏冬雪王彦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24期
关键词:渗透压电解质存活率

贾建成 孙东辉 夏冬雪 王彦彬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为临床常见危重症,预后差,病死率高[1]。常规内科保守治疗通常无法控制病情进展。自血液净化技术开展后,透析治疗逐渐用于颅脑外伤合并ARF救治中。常用透析方式包括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等,但目前尚未确立统一透析指南,不同透析方式对ARF预后的影响报道不一。报道认为IHD可快速清除溶质及小分子物质,增加血脑屏障双侧渗透压,导致颅内压上升,加重病情,可能造成不良预后[2]。相对而言,CRRT脱水速度较慢,可更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不易引起肾缺血,更利于肾功能恢复[3]。但迄今尚未阐明两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探究不同透析方式治疗颅脑外伤合并ARF的价值,明确其对ARF预后的影响,现对收治的97例颅脑外伤合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从肾功能、电解质、颅内压、微炎症、营养状况及近期预后等方面探究其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期为颅脑外伤合并ARF预后改善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2017-03―2019-02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透析治疗的颅脑外伤合并ARF患者97例。按透析方式分为间歇性血液透析组(IHD组,n=41),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组(CRRT组,n=56)。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颅脑外伤并发ARF,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绝对值每日上升>44.2 μmol/L,持续3 d以上或Scr>442 μmol/L或颅脑外伤24~72 h内Scr较基线增加25.0%~100.0%,伴严重电解质紊乱或代谢性酸中毒;超声证实双肾无萎缩;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治疗;接受透析治疗;临床及随访资料完善。

1.2.2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原发性脑血管疾病;既往有急慢性肾炎或肾脏病史;孕期或哺乳期女性;有透析禁忌证;全身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疾病;入院72 h内死亡。

1.3方法所有颅脑外伤合并ARF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利尿、脱水、止血等治疗。CRRT组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给予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美国贝特公司BM25型CRRT治疗机。HF1200型高通量聚砜膜血滤器(表面积1.25 m2),Seldinger股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前稀释法置入置换液(改良Port配方[4]),速率3 000 mL/h。总流量36 L,时间12 h,血流量150~200 mL/min,超滤260~460 mL/h,无出血者普通肝素抗凝,首剂0.4 mg/kg,3~11 mg/(kg·h)维持;出血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首剂1 000 U,维持250 U/h。总治疗时间10~12 h。

IHD组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F60型聚砜透析器(表面积1.30 m2),透析液流速500 mL/min,血流量300~350 L/min,肝素抗凝方法同CRRT组,大量出血者应用无肝素透析法。4~6 h/次,每周4次。

1.4观察指标(1)肾功能、电解质指标:透析前、透析2周均采血测定2组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Scr、电解质(血钾、血钠、血氯)水平的变化,BUN、Scr均采用酶法测定,日本日立公司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电解质水平。(2)微炎症状态:透析前、透析2周均采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严格按试剂说明操作。(3)脑脊液压力及渗透压:透析前、透析2 h后均测定2组脑脊液压力、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记录透析前后两者变化差值。(4)营养状态:透析前、透析2周均采血,测定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瘦素(leptin)水平,Hb、ALB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leptin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参照试剂使用说明操作;并进行常规体测,测定身高、体质量,记录体重指数(body mass imdex,BMI)。(5)透析并发症:统计2组透析期间穿刺点出血、透析导管周围出血、颅脑外伤创口出血等透析出血相关并发症及感染、低血压、心衰等并发症发生率。(6)近期生存预后:2组均自开始透析后随访12个月,前6个月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6个月以上每6个月随诊1次,结合电话随访的方式,统计2组随访1 a存活率。

2 结果

2.12组透析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指标比较透析前,2组BUN、Scr、血钾、血钠、血氯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2周,2组BUN、Scr、血钾均较透析前降低,血钠、血氯上升,CRRT组BUN、Scr、血钾低于IHD组,血钠、血氯高于IHD组(P<0.05)。见表2。

2.22组透析前后微炎症因子比较透析前2组IL-1、IL-6、TNF-α、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2周,2组上述微炎症参数较透析前降低,CRRT组IL-1、IL-6、TNF-α、hs-CRP低于IHD组(P<0.05)。见表3。

表2 2组透析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指标比较

表3 2组透析前后微炎症因子比较

2.32组透析前后脑脊液压力及血浆渗透压差值比较CRRT组透析前后脑脊液压力及血浆渗透压差值低于IHD组(P<0.05)。见表4、图1。

2.42组透析前后营养状况指标比较2组透析前后Hb、ALB、Leptin、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组别n脑脊液压力变化差值(mmHg)血浆渗透压变化差值(Osm/L)CRRT组562.15±0.45#22.12±6.35#IHD组412.96±0.8735.41±10.01

表5 2组透析前后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2.52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及随访1a存活率比较CRRT组低血压发生率较IHD组低(χ2=5.126,P=0.024<0.05),CRRT组随访1 a存活率高于IHD组(χ2=4.142,P=0.042<0.05)。见表6。

表6 2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及随访1 a存活率比较 [n(%)]

3 讨论

ARF系颅脑外伤常见严重并发症,未及时救治者大多预后不良[5-6]。其与颅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肾损害、早期过分限制液体输入、短期大量应用甘露醇等有关[7-8]。人体肾脏系统功能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及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调节,颅脑外伤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凝血活酶活化,造成肾脑血流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肾皮质功能受损,造成肾小管坏死、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诱导神经源性肾功能受损及ARF[9-10]。同时颅脑外伤患者接受甘露醇降压治疗,其主要经肾脏排泄,大剂量应用甘露醇损伤肾髓质氧合功能,近肾小管管腔形成高渗浓度,造成肾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及肾小管,引起渗透性肾损害,诱导ARF[11]。此外,颅脑外伤后脑出血引起多脏器官功能衰竭,可能发生序贯性肾衰[12-13]。对颅脑外伤后ARF尚未确立统一处理意见。已证实常规内科保守疗法疗效有限,对预后改善作用不明显[14]。NEJIM等[15]报道,脑外伤后ARF经血液透析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即便早期发生肾功能不全,仍可提高存活率(>50%)。但对透析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MELCHERT等[16]认为,传统IHD虽可清除ARF溶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但集中于短时间内进行,血浆内代谢产物快速清除,渗透压变化大,导致水分进入脑组织,出现透析失衡,加重脑水肿,增加脑疝形成风险,造成不良预后。大多数颅脑外伤后ARF患者机体容量负荷大,内毒素水平高,一旦快速清除溶质及水分,易造成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导致低血压,影响恢复[17]。而CRRT相对脱水速度慢,透析过程可基本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肾血流灌注影响小,不易诱发肾缺血,更利于肾功能恢复[18-19]。本研究发现,CRRT组透析2周Scr、BUN低于IHD组,同时电解质紊乱改善情况优于IHD组,支撑GAUDRY等[20]研究结论,考虑CRRT治疗可基本维持透析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快速清除溶质及水分造成的肾细胞损伤,更能改善肾血流灌注,减轻肾小管受损;同时在透析过程可维持水氮平衡,避免快速清除水分造成电解质紊乱,维持心血管系统稳定性,保持脑灌注稳定,进而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减少对肾功能的影响。

颅脑外伤后大量炎症应激因子诸如IL-1、TNF-α、hs-CRP等释放,参与颅脑外伤后ARF发生病理过程,介导创伤后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受损,导致创伤性脑水肿,增加颅内压,造成脑组织二次损害[21-25]。本研究发现,透析前2组微炎症指标IL-1、IL-6、TNF-α、hs-CRP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微炎症失衡同样与颅脑外伤后ARF发生有关。而经透析治疗后,2组上述微炎症参数均降低,而CRRT组微炎症因子较IHD组低,提示CRRT对减轻机体炎症作用更显著。分析原因为:IHD在清除小分子毒素方面效果显著,但对大分子、中分子物质清除效率有限;而CRRT对大、中、小分子均有较好的清除效应,可清除微炎症因子,减轻颅脑外伤后脑水肿程度,降低颅内压,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本研究还发现,透析前后CRRT组脑脊液压力及血浆渗透压差值较IHD组低,支撑BAEK等[26]结论,进一步证实CRRT较IHD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脑血流灌注平衡,避免快速清除溶质及水分导致脑血流波动及颅内压上升,降低脑疝形成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此外,有学者提出长期血液透析可能对机体营养状况产生影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27-30]。而本研究2组透析2周后Hb、ALB、Leptin、BMI均无明显改变,与上述结论存在一定的区别,考虑可能与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尚未研究远期营养指标的改善有关,后续需继续监测营养指标的变化,研究其是否通过影响营养状态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CRRT组低血压发生率较IHD组低,同时随访1 a存活率较IHD组高,与UENO等[31-32]研究结论相符,进一步说明CRRT更能维持颅脑外伤合并ARF患者血压稳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少,可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提高存活率。

笔者建议对颅脑外伤合并ARF患者更倾向选择CRRT透析治疗,以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促进肾功能恢复,稳定脑血流灌注,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近期预后[33-35]。但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尚未对远期营养状况的影响展开探究,存在一定的局限,后续需进一步扩充样本量,展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延长随访时间,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颅脑外伤合并AR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猜你喜欢
渗透压电解质存活率
高考生物问答复习之渗透压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 01:33:40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当代水产(2020年10期)2020-03-17 07:02:48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26
化基本概念为源头活水
——2017年渗透压相关高考真题赏析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电源技术(2015年9期)2015-06-05 09:36:06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
应用化工(2014年11期)2014-08-16 15: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