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辉,曹俊杰,李 玉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通信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6)
作为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重要阶段,初中在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繁重的学业压力、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青春期心理上发生的种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我国有10%~3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初中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2]和学校适应、学习障碍等行为问题[3],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等过激行为[4],其心理健康状况亟须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管理实践部门的重新审视。
生活满意度指个体对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做出的整体性主观评价[5],既是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评价主观心理福祉的重要内容[6],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在研究心理健康时被广泛采用。已有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对多项心理健康指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如生活满意度高的个体,其积极情绪体验更多、学校适应能力更强、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也更低[7]。因此,以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内部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众多因素中,感恩在近些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感恩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8]。感恩的应对假说理论认为,感恩水平高的个体在面对困境和风险时,倾向于表现出较多的积极应对评价,采取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感恩也可激发个体更高的目标奋斗和追求,促进初中生的学校和社会参与[9]84。大量研究也证实,感恩与个体的幸福感、身体健康、亲社会行为和多种积极情绪特质显著正相关,与躯体症状、攻击行为和众多消极发展结果显著负相关[10]。综上,本研究提出假设1:初中生感恩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以往关于感恩影响生活满意度作用机制的研究多侧重于从外部环境或行为的视角来探讨感恩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内部过程,如罗利、周天梅的研究表明感恩通过社会支持的传递效应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11]1-6,孙静、朱丹则证实了自主性行为在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12],而鲜有从个体内部视角尤其是情绪调节的视角来研究其内部作用机制。有关感恩和情绪关系的研究证实,感恩水平高的个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更强[13],更容易激发正性情绪[14]。因此,可以预测感恩水平较高的初中生,更倾向于采用合理的、持久的、深刻的情绪调节策略来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维持较高的积极情绪水平。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最终会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基于以上分析,情绪调节策略在初中生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情绪调节策略在初中生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情绪调节策略在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中介作用模型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从河南省开封市、平顶山市和陕西省西安市的8所中学20个教学班中,以班级为单位选取703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703份,回收694份,其中有效问卷665份,有效回收率为94.6%。调查对象均为初一到初三学生,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7岁,均值为13.73岁,标准差为0.97。其他人口学变量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变量信息表
1.感恩量表
采用由Mccullough等人编制、魏昶等人修订而成的感恩量表,该量表通过测量个体感恩体验的强度和频度及激发个体感恩情绪的广度和密度来总体评估感恩的个体差异[15]。共包括6个题项,其中第3题和第6题为反向计分题,得分越高表明感恩情绪越强。采用Likert5点计分,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在前期预测过程中发现,第3题的因子载荷过低,访谈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该题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因此,在最终版的问卷中将该题删除,形成了5个题项的感恩量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629。
2.情绪调节策略量表
采用王力等人修订的情绪调节策略量表[16],该量表共包括14个题项,分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各7个题项。研究证实,该量表在青少年群体中均有良好的信效度。采用Likert5点计分,将每个维度下的题项分值相加除以题项数得到情绪调节策略不同维度的得分。本研究中,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86和0.728,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86。
3.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17]。共包括5个题项,单一维度,Likert5点计分,1—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分值越高表明对当前的生活越满意。该量表也是测量生活满意度时的常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研究中,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712。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和录入,在此基础上,采用信度分析检验各研究工具的测量稳定性,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以便从总体上了解其分布形态和彼此间的关系,最后,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主要为SPSS20.0和基于SPSS开发的PROCESS3.2宏程序。
本研究中所用到的数据均来自调查对象自评,不可避免地受到方法学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者采用Harman单因素法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了检验。具体来说,将研究中用到的所有25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未旋转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共可析出5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其中第一公因子的特征根为4.27,可解释17.1%的方差变异量,远低于40.0%的临界值标准,由此说明本研究中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如表2所示,感恩与认知重评(r=0.29,P<0.01)、情绪调节策略(r=0.18,P<0.01)和生活满意度(r=0.22,P<0.01)显著正相关,与表达抑制相关不显著(r=0.01,P>0.05);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r=0.30,P<0.01)、情绪调节策略(r=0.80,P<0.01)和生活满意度(r=0.17,P<0.01)均显著正相关;表达抑制仅与情绪调节策略显著正相关(r=0.82,P<0.01),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不显著(r=0.01,P>0.01);作为总分的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11,P<0.01)。这些变量间的相关,为后续探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和内部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关系
为了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初中生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所在地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得分进行均值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在所有的人口学变量中,不同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初中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具有显著差异(F=3.63,P<0.01;t=2.48,P<0.05),事后比较的结果显示:初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三,城镇学生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
表3 不同人口学变量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关系
根据温忠麟等人的做法,将感恩作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感恩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2,P<0.001),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参照以往研究的做法,将情绪调节策略的两个维度分别作为中介变量纳入模型,检验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该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本部分的检验参照Hayes编写的基于SPSS开发的PROCESS3.2宏程序[18]进行,选取Model4进行参数计算,计算方法为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设置抽样次数为5 000;同时,为了避免人口学变量对主要研究变量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将涉及的所有人口学变量作为协变量纳入模型进行控制。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P<0.01,***表示P<0.001),感恩对认知重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9,P<0.001),认知重评对生活满意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16,P<0.01),由此证明认知重评在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成立。此时,感恩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β=0.22,P<0.001),说明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属于部分中介效应。然而,感恩对表达抑制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2,P>0.05),同样,表达抑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也未达显著水平(β=-0.02,P>0.05),由此可见,表达抑制在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支持。对中介效应的效应量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认知重评在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大小为0.046,95%置信区间为[0.013,0.085],置信区间不包括零,表明中介作用显著;而表达抑制在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大小为-0.001,置信区间为[-0.006,0.006],置信区间包括零,说明表达抑制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由此,研究假设得到证明。
图2 情绪调节策略在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中介作用
路径效果值BootSEBootLLCIBootULCI感恩→认知重评→生活满意度0.0460.0180.013 0.085感恩→表达抑制→生活满意度 -0.0010.003-0.0060.006
本研究采用的生活满意度问卷为五点计分,研究对象得分在3.00分以上可认为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统计显示,本研究中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得分均值为3.11分,高于3.00的标准,由此说明,初中生总体生活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原因可能在于,当今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初中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即使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仍能够采用多种途径克服,最终表现出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均值比较中,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来说,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在年级上的差异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初二年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三,该结论在李白璐等人的研究[19]中也有所体现。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经过初一的入学适应阶段,初二学生既无升学压力,又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之中,其生活满意度达到最高值。而随着初三的到来,学习往往成了第一要务,经常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大量的学习,这种超负荷的运作容易造成初三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适应综合征,进而出现身心疲惫、学习倦怠等现象[20],最终表现出较低的生活满意度。研究还发现,城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究其原因,一方面,城镇初中生物质条件较好,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升学考试持有更高的自信,学业上的满意度间接提高了总体的生活满意度。退一步讲,对于城镇学生来说,即使考不上心仪的学校,可选择的路径也远远多于农村学生,比如通过考取技校或者复读的形式“曲线救国”,最终实现人生价值。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一旦中考失利面临的后果则更为严重,往往意味着与学生生涯的告别。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知识短缺往往意味着竞争力的缺乏,面对这样的现状,农村学生往往承受着更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因而表现出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另一方面,从生活环境来看,城镇初中生的生活条件优于农村初中生,不必为生活中的经济负担担心,家庭对城镇初中生的保障也更为到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镇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
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感恩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即感恩水平越高,生活的满意程度也越高。该研究结果与杨强等人的研究结果[21]相同,在关于感恩干预的实验[22]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论。中国文化情境下,无论是对达官显贵来说,还是对平民百姓来说,感恩都是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构成,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心理资源。一方面,感恩水平较高的初中生倾向于给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更加乐观的评价,更容易体验到满足和快乐的情绪,有助于促进个体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感恩水平高的人更珍惜当下所有的一切,面对困境时,对周围事物的归因方式更为积极,对生活抱有积极的展望,较少受到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感恩水平高的初中生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以往学者在对感恩和情绪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往往将情绪作为整体来进行内部机制的探讨[11]1-6,其结果往往忽视不同情绪表达策略在该过程中的独特性作用。本研究将情绪表达策略区分为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对其作用分别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认知重评在初中生感恩和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在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该结论进一步揭示了感恩影响生活满度具体作用机制,回答了感恩“为什么”或“怎样”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问题,有效拓展了以往研究的结论。认知重评指个体在表达自身情绪时,通过调整自身认知来重新获得看待事物的角度,以更积极的角度诠释当前情境,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是一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表达策略[23]。感恩水平高的初中生倾向于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他人的帮助,应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也会迁移到对情绪问题的处理上,即当自己遭遇负性情绪时,往往倾向于从善意或者客观的角度来反思引发当下情绪的问题,如“别人对我的伤害是不是有意的”“他是不是有意针对我的”等。通过这样的反思,达到对事件的重新认知和评价,进而缓解产生的消极情绪。此外,感恩的拓展建构理论也认为,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感恩对认知具有启动和拓展效应,有助于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加认知灵活性,更新已有的认知地图[9]84。这种特点也为高感恩水平初中生运用认知重评的情绪表达策略提供了基础。采用认知重评策略的初中生,处理情绪问题的机制则是由内向外,其改变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由此带来更加稳定的积极情绪体验,最终提高了其生活满意度。表达抑制指情绪被唤醒时,有意识地压抑自己情绪表达行为的情绪调节策略[24],其内心仍备受情绪的煎熬,只是外在行为上没有表现出来。研究结果表明,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未得到数据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感恩对表达抑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感恩水平高的初中生并不倾向于采用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策略,他们在调节情绪时,往往不会刻意抑制自己的情绪;第二个阶段为表达抑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也未达显著性水平,说明表达抑制只是暂时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并非真的缓解负性情绪,由此也再次证明了认知重评是优于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策略[25]。
本研究的结论对初中生的教育和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部分人口学变量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启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更加重视和关注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初三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因为其面临更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初中是青少年感恩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其感恩特质,采用有效干预方法如记录“需要感恩之人”“幸福账单”等,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水平,以实现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目的。最后,鉴于认知重评的作用,也应该引导初中生培养遇事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会积极、乐观看待问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