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是中华曲艺之林中的一朵奇葩,融合了北方曲艺艺术的精华,其艺术价值之高深受肯定,一直以来也备受曲艺观众喜爱。
抗战时期,曲艺工作者编写大量抗日鼓词,再由曲艺演员创制唱腔、编演鼓曲节目宣传抗日,组织义演,捐助资金,以编新、唱新的方式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从那时起就已经包含了创新的元素,传统的说唱形式结合时代主题的内容成为曲艺艺术的一大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人延续了这样的创作方式,《黄继光》《珠峰红旗》《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一大批创新节目雨后春笋般涌现,也正是大量新作品才催生出了精心设计的唱词、婉转抒情的唱腔,使得京韵大鼓艺术日臻精妙,同时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了大批演员、伴奏员。1985 年,京韵大鼓骆派开创者骆玉笙先生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一曲京韵小段儿将京韵大鼓的婉转旋律推广至千家万户。纵观历史长河,京韵大鼓曾经大师辈出,一代代京韵大鼓演员给人们留下了经典的艺术形象,层出不穷的新节目、新作品饱含时代印记,且至今传唱不衰,其影响力之深远可见一斑。
但今天,京韵大鼓的创作速度缓慢,创作活力整体疲软,新作品的传唱度不高已成曲艺发展中暴露出的现实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京韵大鼓的创作应以切中时代脉搏、把握好人民性的根本思路为重要方向,曲艺工作者要深入解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精神意义,努力创作出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作品,真正让新时代的京韵大鼓传播有力、传承有序!
如今,京韵大鼓的发展创新陷入疲态,缺乏高质量的作品,目前在京津舞台上所呈现的京韵大鼓作品大都以传统曲目为主,直接反映现实、表现当下的作品寥寥无几。以北京曲艺团为例,这两年尝试章回鼓书的方式进行革新创作,创作出《古城暗战》《驼峰行动》两部大作,这两部作品表现红色题材,展现革命精神,得到了广泛好评。但是由于作品中的题材选择有局限,故事情节与当下生活连接不够紧密,导致作品传唱度不高。在章回中,原本精心打磨的京韵大鼓部分段落却难寻踪迹,令人遗憾可惜。的确,由于章节故事的创作有利于革新传播方式,在一部作品中融合多曲种设计有效发挥了北京曲艺团的艺术资源,可以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了解民族传统艺术,但是故事的连续性表达限制了每一段作品的单独呈现。新作品数量少、传唱度不高等成为摆在眼前的实际问题。
伴随媒体发展的大变革,广播电视的飞速发展呈现给大众更多选择空间,从这方面来看,现代观众对京韵大鼓新作品的需求量增大,但是创作和需求不成正比,进一步流失了京韵大鼓的观众。新媒体、融媒体的强力冲击更是让广播电视节目重新洗牌,倒逼媒体从业人员不断进行传媒思路的改革,一档新节目的策划设计往往伴随多渠道的投放和宣传,这才能满足当下最基本的传播需求。然而传统艺术的成长却没有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仍然以一位老者的形象自居,依然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处世,不去拥抱时代、迎接变革,这必然导致其生命力越来越弱。
另一方面,京韵大鼓创作的思路比较陈旧。回忆从前,我们能听到《韩英见娘》歌颂党的好女儿不屈不挠英勇抗战,《夜请李月华》传唱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善良医生,《生命之光》讴歌身残志坚、心怀温情的张海迪……从“初心”看,京韵大鼓创作讲求的是选取现实题材,表现当下的时代需求,反映时代潮流,歌颂时代篇章,哪怕是传统节目中演唱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也都暗含着借古喻今的表现意图。但是当前京韵大鼓的创作思路并没有把创新落到实处,口号式、排列式的创作让京韵大鼓不接地气了,剧场里也很难听到讲述当代故事的京韵大鼓。
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生产,而从事生产的基本力量是劳动者,也就是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所以人民的文艺作品要表现出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人民的审美价值标准,也能反映出文艺创作的风向标,创新的文艺作品是不是成功,一定要受到人民群众的检验。大浪淘沙之后,我们是否还能继续感受到创新的文艺作品的生命力,这些新作品还能否滋养我们的心灵,给我们带来高价值的审美意趣呢?这都是新作品是否是“好”作品最终的遴选标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文艺作品的创作也一定进入了新的时代,文艺作品的创作必须紧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这一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将人民性作为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这是新时代创作的根本规律,也是京韵大鼓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9 年7 月12 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其中就强调要满足人民的需要,要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植根人民日常生活、反映当代人民喜怒哀乐、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现代曲艺作品”。这进一步明确了京韵大鼓的创作之路,要深挖人民的故事,歌颂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人物,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唱段入耳入心地传入百姓身边。
叙事抒情是京韵大鼓艺术的特色,从《俞伯牙摔琴》再到《光荣的航行》,这些经典的京韵大鼓作品都体现出通过故事叙事的方式去呈现思想核心,是京韵大鼓的长项。然而当下由于篇幅的限制、空洞的语言表述、伴奏员梯队建设跟进速度慢等多种原因,使得京韵大鼓创作逐渐失去初心。在号召文艺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的今天,京韵大鼓更应该坚守初心,在唱词和唱腔设计上以叙述抒情作为主线,一定要俯下身子、贴近生活、写照真实。曲艺人在讲故事中应当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用自己熟悉擅长的艺术表达和中国化的艺术方式,融情入理,用浓烈的情感、婉转的曲调塑造出感人的形象。在题材选择上以小见大,以个体人物故事的叙述折射新时代的精神面貌,使传统艺术“重生活、接地气、亲百姓、连民心”。在叙事时,要注意中华民族审美意趣的挖掘。京韵大鼓的传统节目文辞优美考究,而现代作品则出现文辞苍白无蕴、读不出味道等问题,这种现象就说明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体会不足。中国传统美学博大精深,拥有丰厚的内涵,欣赏京韵大鼓是观众观赏艺术、感受文化的过程,观众聆听的是中国式的处世规则,探究的是人与自然、生命的相处关系,再透过当下精神文化的这一扇窗口,又能读出更多,以求得现实情感的宣泄和共鸣。
另外,京韵大鼓要通过非美声或者通俗流行唱法、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发声方式,以及讲究雕琢的吐字归音技巧,而非将就汉字韵味的刻画,构建起“中国声音”的塑造,这样的中国特质蕴藏的是文化自信的气概。曲艺人要做并且一定能做的就是用朴实自然的中国声音传唱动人心弦的中国故事!
“说书唱戏劝人方”,京韵大鼓承载着不可小觑的教化功能,它要用润物细无声的美的享受让受众感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新时代新作品的创作必须潜移默化地将价值引领充分体现出来,在京韵大鼓走进校园、走进少年儿童的视野时,不仅要让孩子们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营养,更能得到心情的愉悦、情理的启迪。
传统艺术讲究的是朴拙自然,京韵大鼓的表演要做到行云流水、四两拨千斤,这蕴含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口中板眼自有千军万马,也有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的闲淡,手下一挥便是领兵西征,也是字字珠玑、题壁有诗的豪气,这里所呈现的意境不正是我们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中所传达的吗?不也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吗?京韵大鼓的美学表现与中国式审美高度契合,那么京韵大鼓就更需要在创新中深耕美学价值,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作为民族艺术代表之一的京韵大鼓,凝结了前辈的智慧,承载着文化传承的责任,也担得起历史的重托。在继承、传播、发展、弘扬的路途上,京韵大鼓创新发展要坚定人民性这一航向,坚守叙事抒情的初心,用独特的艺术方式传唱中国故事,以情理交融的审美意趣滋养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京韵繁花绽放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