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经历与工作倦怠和自悯的关系

2021-01-14 05:03:43朱蓉
健康护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工作倦怠精神科

朱蓉

摘要:目的:查看精神科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经历与工作倦怠和自悯的关系。方法:运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量表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019年1月开始,截止到2021年1月我院精神科工作的13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工作。结果:最近1年遭受到工作场所暴力存在93例,发生率为71.54%,年龄较低的医护人员更容易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遭受到工作场所暴力的医护人员在总体水平、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这5个方面和没有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医护人员更高,组间相比表明(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极高,在此中状况下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正常医护人员而言更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干预工作以此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确保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才能有效提升工作积极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经历;工作倦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逐渐上升,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精神疾病患者也逐渐增多,且日益年轻化。此现象受到相关机构的重视,与此同时,精神专科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需求也逐渐上升,然而精神科医护人员属于一个特殊群体,受到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还需随时面临工作场所暴力[1]。现今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遭受暴力的事件及离职情况得到广泛关注,而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现状很少有人谈及。鉴于此情况,此文就精神科特定期间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内容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9年1月开始,截止到2021年1月我院精神科工作的13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工作。其中,男性存在89例,占比为68.46%,女性存在41例,占比为31.54%。年纪较小在22岁,年纪较大在50岁,平均年纪(32.17±4.68)岁。参与本次研究的工作人员基本年龄、实际状况大致相同(P>0.05)。

1.2方法

调查工作人员都是受过同意培训后再到精神科进行调查,向调查人员阐述调查的目的及意义,让调查对象采用匿名的形式填写问卷表,完成后再回收。共发出500分调查表,回收480分,回收率为96.00%,都属于有效问卷。

1.3调查工具

(1)调查人员的基础信息资料,例如年龄等。(2)运用SCL-90量表与暴力调查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让调查对象作答,倘若经历过暴力事件,可让其简单讲述事件原因。

1.4统计学方法

把表中的数据带到SPSS221.0系统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 )表示,待t检验,计数资料经过x2检验,可用(%)表示,P<0.05意为组间数据存在差别。

2.结果

2.1对比不同年龄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

从数据看出,从130名医护人员当中,最近1年遭受到工作场所暴力存在93例,发生率为71.54%,年龄较低的医护人员更容易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见下表1。

2.2对比精神科医护人员有无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心境分析

遭受到工作场所暴力的医护人员在总体水平、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这5个方面和没有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医护人员更高,组间相比表明(P<0.05),见下表2。

3.讨论

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所遭受的辱骂、威胁或者攻击,并对其生命、幸福或者健康形成实际或者潜在性威胁[2]。经过调查了解到,精神科医护人员受到的工作场所暴力的危险系数更高。在精神科工作场所暴力对医护人员的生理、心理及职业安全等方面造成巨大威胁,致使其离职率极高[3]。

从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年纪较小的医护人员更容易受到工作场所暴力,这与接触到的特殊人群存在一定聯系,因精神病患者病情发作时容易发生精神异常,出现幻觉、妄想等情况,形成突发事件,不能控制,从而增添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次数[4]。工作场所暴力会让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住逐渐降低,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等方面。因精神疾病的特殊性质,精神病人给予医护人员的积极反馈相比于综合性医院更低,在此状况下,精神科医护人员会认为自身价值无法体现,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致使身心承受的压力变大,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及抵触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对此,需要对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降低因负面情绪而对工作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金国敏,罗献明,李丹. 精神科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经历与工作倦怠和自悯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10):795-797.

[2]张华,董蕾,尚培培,等. 经历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1,21(5):356-360.

[3] 张帮峰.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其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2019,33(11):1897-1901.

[4] 向静. 医院门诊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分析及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7):504-506.

猜你喜欢
工作倦怠精神科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医学概论(2021年19期)2021-01-21 17:16:43
新入职警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工作倦怠关系研究
商情(2016年49期)2017-03-01 20:44:34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倦怠的研究
软科学(2016年12期)2017-02-07 02:02:12
员工职业生涯高原、自我复杂性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0期)2016-07-18 04:13:25
工作倦怠研究述评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51:53
消费者不道德行为与员工工作倦怠的关系: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中国市场(2016年16期)2016-05-16 09:30:42
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原因及对策研究
商(2016年9期)2016-04-15 08:45:28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护士压力来源及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