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松
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是很常见的,在交流中,生生之间形成观点的碰撞,教师也能在交流中把握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把脉学生在学习中的得失,从而在后续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课堂交流,在交流中实现多种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的数学领悟。具体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交流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功能可以通过交流来实现,比如,教师要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时候;再比如,教师要引领学生多样思考,要推动学生的想法向纵深处挺进的时候,交流的作用就凸显出来。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形式各异的课堂交流。
1.师生交流,为课堂纵深创设平台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课堂的走向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反馈来确定。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呢?除了察言观色之外,课堂交流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交流,在学生发言中把握学生的想法,确定学生的认知层次,然后,教师可以综合多数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确定之后的教学,为课堂纵深创设平台。
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时候,我出示情境图,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两个数来表示出图中小明的位置吗?在学生思考后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发现学生的想法集中在以下几点:(1)认同只要确定小明的位置在第几行第几列就可以确定位置。(2)不知道如何来确定行与列。(3)在用两个数表示位置的时候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有的是确定列,有的是确定行。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从暴露的问题入手来引导,推动学生去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方法,并感知到用数对确定二维平面上的一个位置的原理。
2.生生交流,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汇聚集体智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场所。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推动学生的交流,要组织起形式多样、深入内在的学生交流。比如,在学生感到问题比较困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乃至猜想,然后找出共同点来展开实践探究。在开展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方案,让学生都说说自己的构想,让学生在组内实现分工合作。这些交流的过程不但可以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扫除障碍,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提升交流的质量
交流不仅要落实在形式上,更要深入实质,要用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根本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提升课堂交流的质量;在师生交流时,教师的引导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在生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交流细节,要用完善的机制确保学生交流到位,提升交流质量。
1.建立在理解基础上来交流
課堂交流要落到实处,需要学生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需要学生对问题达成一定的认识,有话可说。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多样的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和思考,再展开有效的交流。
例如,在《认识百分数》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罚球比赛的情境,列举出一场比赛中几名球员的罚球数和命中数,让学生比较哪名球员的罚球命中率最高。学生在观察这些数据的时候有很多想法。一些学生提出可以比较谁罚失的数量更少,很快遭到否定。学生指出,因为他们罚球数不同,所以比较谁罚失的数量少的方法并不公平。一些学生认同用分数来表示球员罚球水平的思路,但是在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时,方法却是多样的,比如说通分,或化成小数等。这些方法对于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有效的,而在交流到这里的时候,我提出问题:“生活中人们通常会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我通过课件展示球赛中用百分数表示球员罚球命中率的方法,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结合之前自己的想法来体会百分数的好处,发现用百分数来表示命中率确实便于比较,这样的体会增强了学生认识百分数的兴趣,引领了他们之后的学习。
2.寻找合适的时机来交流
课堂交流不仅要注重方式,也要重视时机,好的问题应当直击学生的困惑。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了体会之后的第一时间,教师就要组织他们交流讨论,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让他们能够形成共鸣。当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的时候,他们的认识已经推进了许多。如果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了不同的想法,这些不同之处也许就是学生认识生长的源泉。
例如,在《简单的周期》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师生轮流说“点兵点将不是你就是我”,说出最后一个字的人获胜。学生游戏的兴致很高,但是在学生上台时,我总是让学生先报,结果不出意外,几名参与游戏的学生都落败了。学生在观摩同学参加游戏的时候就感觉这个游戏有技巧,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一些学生在游戏中逐渐发现奥秘,我一边组织学生游戏一边察言观色,在发现学生有了交流的欲望之后,我果断暂停了游戏,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观摩游戏的想法,学生很快找到了教师获胜的根源:因为报的字总共十个是双数,所以只要后报就可以获胜。在学生提出让教师先报之后,再次实践验证学生的想法,结果果然如此。之后我延续问题:“如果是三个人参与这个游戏,想要获胜你有什么建议吗?”用这样的问题推动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学生用除法也成功解决了问题,从而建立起初步的问题模型来。
在这个案例中,当学生因为参与游戏而产生一定的想法的时候,教师组织交流就有了基础,此后教师变化问题,再次引导学生去就新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能够自觉比较两次问题的不同点,发掘本质的数学规律,可见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为学生的理解而交流
讲授法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可以获得数学知识,探析数学规律,也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实践表明这样的学习持久性不够,学生比较容易遗忘,而经历了交流的学习更容易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长效记忆,可以促进学生建构出立体的知识体系来。
例如,在《认识比》的教学中,我从一个实验入手来引导学生认识比,实验的过程是用不同份数的果汁与水混合起来,让学生观察不同配比的混合溶液的颜色。在生活经验的推动下学生很快建立了比的概念,并认识到比与分数是相关的,两者的关联就是以份数为媒介来确定倍数关系;分数是突出分子和分母的倍数关系,比是突出前项和后项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分母和比的后项都不得为0。在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我出示一个比赛中的2∶0,让学生交流为什么在这个比中出现了后项为零的情况。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来阐述理由,最终学生认定这不是一个数学上的比,这里的比分是比较相差关系的。有了这样的概念,学生对比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达到了深层建构。
总之,课堂交流既是重要的课堂学习方式,也是推动学生深入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交流,要关注交流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真实的想法,这样可以推动学生的数学领悟,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