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娟
音乐是一种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良好的审美情操,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虽然音乐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占的比重不多,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有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对于学生来说,只需要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与教师产生互动。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将“乐”融于“乐”,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乐乐相融,发现学生兴趣点
音乐,本身可以说是愉悦的代名词。好的音乐,不仅舒缓心情、陶冶情操,也能对生活起到正向引导作用。虽然音乐比较抽象,但对学生来说则是某种程度上的具象体现。学生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快乐,这也是所有人的共性。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带动学生加入课堂,也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探索教学方式时,最好能够深度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将快乐带到音乐课堂中,也用音乐课堂为学生创造欢乐。
例如,苏少版音乐课本三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是“赶花会”,内容主要是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歌,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民歌的特点和风俗,是很有意思的欣赏实践单元。对于学生来说,民歌这种歌曲体裁他们不太熟悉,所以需要教师更用心地找到切入点。其中《对花》源自安徽黄梅戏,是经典曲目,曲中提到了荞麦花、扁豆花、纺棉花等花种,为了更真实的体现,教师带了棉花和其他常见花种到课堂上,在上课之前先玩了一个猜谜游戏,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发现学生都觉得民歌新奇又有点好笑,所以在练唱部分,教师就鼓励学生改歌词,可以换成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花朵。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大多数学生觉得很有趣,也积极实践。
又如,江苏民歌《茉莉花》要求学生掌握吹奏的方法。教师可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器的乐趣,想要主动去练习。教师可以先演示几遍,既展现了专业水平,又告知了学生想要吹奏片段并不是很难,同时邀请学生上台表演,激起学生的竞争心理,课堂氛围活跃。
二、课堂引入,打造多彩教学
课堂引入是完整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的是更好地衔接课程内容。因此,开展这个环节时,最好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内容不能太过简单和平淡,要承上启下,紧扣教学主题。
1.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适合教师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有利的情境制造元素,教师在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符合课本的情境,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如《银色的桦树林》一课,教师就可结合多媒体课件,先营造一种春日美景的感觉,用朗读或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春天。教师带领学生想象走在一片寂静的、银色的桦树林里,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漏了出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树影。用语言描绘场景,从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角度,唤起学生内心的美好想象。
2.实际经验引入
音乐起源于人们的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用实际生活引入。如欣赏歌曲《美丽的喀纳斯湖》时,教师就可提出问题:“大家在春天到来之际,想去哪里玩呢?或者想做点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将课堂的焦点集中到要教学的内容上。有的学生会主动回答:“春天想要去放风筝或者旅游。”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教师可以多加鼓励一起畅想,引入教学内容。有了这些铺垫,教师再次播放《美丽的喀纳斯湖》时,学生就会心有所感,想象画面得到扩展,脑海中看到的画面就会更丰富,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歌曲中的情感。
3.绘画导入
有的音乐能够带给人强烈的具象感,这是从歌词体现出来的。在学唱一首新歌前,教师可以采取绘画导入的方式。如学唱《绿色的祖国》时,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让学生自备笔和纸,先听几遍,将自己对这首歌表现的场景描绘出来,看看大家想象的场景有什么不一样,互相传阅。这样的导入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学唱歌曲。
三、以人为本,创造核心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求积极创新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因此,小学音乐也强调要以人为本,课程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包含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发掘课程和学生的融合点。
例如,教师可以多开展活动,合唱或小组唱歌比赛,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弹出美妙的音乐等,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也要学会利用多媒体开展新的教学模式。如多媒体课件、微课、慕课等都是值得探索的方法。以微课的形式为例,针对班级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作详细的讲解,有难度的乐理知识可以简化或者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同时,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教学的新趋势,意味着教师要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如艺术鉴赏水平、音乐表现和感知等方面。针对唱歌方面,要了解单人和合唱的区别,以及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针对乐理知识,要了解什么是几分音符,有几拍,能看懂基础的乐谱;针对鉴赏方面,要了解中外著名的乐曲,能够准确捕捉到情感。只有立足于深度发展,培養音乐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达成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时期,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唤醒学生心中的真善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向善的思想品德;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多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情感发展,而且能让学生心灵得到美好的冲击,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音乐与文学分不开,音乐诞生的背后总有一段段的历史故事,学生学习音乐,学唱歌曲,掌握歌唱技能的同时会习得更多历史典故,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音乐作品中的美好场景,能让学生心情愉快,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小学音乐课堂是充满乐趣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愉悦,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才能从乐曲、乐器里感受到音乐的思想,产生共鸣。同时,教师要利用多样的课堂引入方式,迅速抓住学生的目光焦点,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