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桂萱
[摘 要]自读课文和自主阅读双边关系构建时,教师需要发挥关键作用,整合自读课文内容、推出自读课文学程、组织自读课文训练,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学习,促使学生顺利建立阅读学习认知基础。自读课文与自主阅读的关系极为密切,应引起师生的共同关注,只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启迪和调动。
[关键词]自读课文;自主阅读;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4-0068-02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自读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因为找不到现成的模式,常常会将这些内容按照教读课文进行处理,这当然是不科学的。自读课文应该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正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好自读课文与自主阅读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契机,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读课文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一、整合自读课文内容,规划自主阅读方案
自读课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小,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整合自读课文内容,做好自主阅读方案规划。
(一)建立双边对接关系
自读课文大多附设在单元教读课文的后面,为教读课文进行补充,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教师要正视自读课文的存在,还要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展开科学评估,以便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自主阅读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而自读课文不仅给阅读教学提供了辅助材料,也为学生创造了延伸阅读的机会。自读课文和自主阅读之间是一种融合与对接的关系。
教师在自读课文阅读方案设计时,要注意对课文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处理,特别是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提醒,引导学生找到自主阅读的突破口。在教学《珍珠鸟》这篇自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重点关注描写珍珠鸟的内容,找出一些经典描写语段,从情感角度展开阅读感知,深入发掘文本主旨内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展开对应阅读学习,自发进行互动讨论,很快就达成了阅读共识。如对珍珠鸟亲近人的行为的分析,很多学生都能够从善待的角度来解读,认为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点处理,不仅给学生指明了阅读方向,也促使学生建立起学法认知。
(二)营造双边合作氛围
自主阅读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而自读课文强调了其辅助作用,教师作为中介,需要发挥桥梁作用,对自读课文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处理,为学生推出更多自主閱读的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活动,促进自读课文与自主阅读的融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绝不能将自读课文作为教读课文来处理,而要在方法传授、活动推介等方面做出探索,以有效提升教学品质。
如《牛郎织女》是一篇神话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先鼓励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利用一些关键词进行情节梳理,列出复述提纲,尝试进行故事讲述。学生进入自主阅读环节,很快就找到了阅读切入点,并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整合归结处理。在故事讲述环节,教师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中,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述,并不时给出一些肯定性评价。学生对故事有特殊阅读兴趣,但讲述故事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求学生设计讲述提纲,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启迪。关键词串联成讲述提纲,可以避免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跑题或者忘词的现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讲述活动,给更多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刻的学习认知。自读课文体裁呈现差异性,自主阅读策略设定就要体现切合性,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开展学习活动,无疑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从而确保自主阅读学习的顺利推进。
二、推出自读课文学程,优化自主阅读教程
自读课文没有统一的教程模式,教师在学法指导时,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积极推出自主阅读学习教程,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一)组织双边教学交流
自读课文教学组织时,教师不能“统”得太多,也不能“放”得太开,需要给出适当的干预,组织教与学双边交流活动,这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教与学关系应追求和谐化,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法进行创新改进,对学法展开多点渗透,积极推出科学的学程方案和教程计划,为双边交流注入丰富动力。自读课文大多比较浅显,非常适合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要在组织规划方向上做出更多努力。
学生进入自主阅读环节,很容易形成个性化阅读认知,教师需要正视学生阅读理解的合理性,多给学生提供交流机会,以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认知。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涉及家庭教育主题,学生对此比较敏感,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诉求推出课堂辩论活动:这篇课文中提及两种家庭教育方式,一种是鼓励性教育,一种是挫折性教育,如果忽视作者最后的表述,站在你的角度展开思考,你赞同哪一种教育方式?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接受阅读话题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根据自身的阅读感知做出选择。教师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组成辩论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大讨论。持鼓励性教育观点的为正方,学生普遍认为:孩子心理不成熟,需要家长的鼓励,如果一味打击,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孩子一旦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持挫折性教育观点的为反方,其主张是:有些孩子会盲目骄傲,如果家长还要支持他,会让其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适当打击一下是有必要的。
(二)形成双边实践体验
自读课文教学活动安排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推出更多实践性学习活动,以唤醒学生的阅读思维,形成崭新的教学亮点。课文陈述、课堂演绎、角色诵读、读写训练、课堂辩论等都带有双边互动属性,教师要做好合理规划,利用适合的活动推开自主阅读学习进程,让学生在多重互动学习交流中建立阅读认知基础。
学生对灵动性阅读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阅读诉求展开教学设计,及时推出一些适合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操作。在教学《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展开信息搜集,对读书名言进行重点积累,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借助多种信息渠道展开相关操作,可谓是收获颇丰。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主动展示,课堂成为读书名言的舞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挑选比较经典的名言进行集中展示,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形成积累。一个极为简单的名言展示活动,将自读课文和自主阅读对接到一起,学生从这个阅读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是深刻的。
三、组织自读课文训练,拓展自主阅读活动
自主阅读活动形式众多,在面对自读课文时,教师需要给学生推介一些双边活动,鼓励学生自觉进入主动学习环节,在不断对接性阅读实践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一)推介双边交流活动
自读课文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要做好延伸处理,课内课外结合、阅读信息搜集、推出对比阅读、主题征文活动、读书比赛活动、续写仿写活动等都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自读课文提供阅读素材,自主阅读推出阅读活动,二者有太多契合点,教师做好介入分析,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出活动组织,能让自读课文阅读训练呈现高效性。
在教学《月是故乡明》时,教师要求学生在深入阅读之后写一篇读后感,抒发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对思乡方面的课文难以形成深刻理解,教师针对这一现实学情展开对应设计,要求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对文本情感进行深入研读,为学生顺利对接文本思维创造了良好条件。自读课文内容和情感呈现多元化特征,学生接受度存在差异性,教师需要做好学情调查,为学生推出更多适合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識。自读课文与自主阅读之间有太多对接点,学生感知体验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做好引导至关重要。
(二)延伸双边训练视野
自读课文有比较固定的内容,教师在阅读训练设计时,需要有主动延伸意识,不妨引导学生展开课内课外阅读对接活动,要求学生借助教辅材料、网络搜集平台,整合更多适合的阅读素材,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一定帮助。特别是网络阅读,对学生有更高的吸引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展开对应设计,以调动学生主动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猴王出世》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动画片,然后对照课文进行深入思考,自行创编课本剧,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演绎。学生对课堂演绎情有独钟,教师任务布设后,可以在角色分析、台词设计等方面做出一些指导,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到创编环节。学生对课堂演绎学习活动比较熟悉,自然会积极响应。课堂演绎正式开始,教师要求学生自行组建评委会,对各个小组的演绎表现进行评比。一个课本剧创编演绎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具有灵活性,教师适时推出演绎创编活动,其适合度是极高的。
总之,自读课文内容需要整合处理,自主阅读方案需要规划;自读课文学程期待简化处理,自主阅读教程期待优化;自读课文训练亟待拓展,自主阅读活动亟待创新。如何处理好自读课文和自主阅读之间的关系,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自读课文是难得的自主阅读内容,而自主阅读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形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自读课文内容和自主阅读学法展开整合和优化处理,以便建立良性互动的阅读课堂,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