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辨析资源促进知行融合

2021-01-14 03:03张丽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张丽

[摘 要]道德辨析一直都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欠缺的内容。要改变灌输式讲解的教学方式,教师就要从教材中挖掘有辩论价值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对比、反思、换位思考中深化道德认知,明辨是非对错,涵养道德内涵,促进知行融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辨析资源;知行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6-0062-02

道德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理论灌输,也不应该仅是知识结论的获取。真正有效的德育实施需要学生经历道德思辨,让学生在感知和反思的过程中,从心底、从思维意识深处形成正确的习惯性认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排在这一理念上进行创新尝试,并在很多栏目设计了思辨性板块,呈现出来的思考题也更大程度地体现思辨性元素。这就要求教师精准把握编者的设计用意,推动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的道德构建,促进道德教育的知行融合。

一、对比有无,深化道德认知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经验原始储备少,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习惯以形象思维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了解周围的事物。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要做的不只是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还要契合学生的内在认知,采用对比性策略,组织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体悟中洞察,使学生在深入的比对过程中收获惊喜。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这些都是大家的》一课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设施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的种种便利,教师并没有一味地采用告知的方式教学,而是以角色扮演和体验的方式,要求学生从教室中取材,选择一个大家常用的公物作为自己的朋友,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夸一夸这个公物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相机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的生活或者学习中没有这些公物,会怎样呢?”学生有了相应的经验支撑,就有了进行联系、猜测和拓展的可能:如果没有电灯,我们就会生活在黑暗中;如果没有黑板,老师就只能用嘴说,不能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如果没有饮水机,口渴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忍着……

通过这样的对比和猜想,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教室里所有看上去普通的公物,原来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说教,学生在对比中自然能形成深刻的认知。

二、反思往昔,明辨是非对错

学生认知储备不足,对周边或者自己身上的现象不能进行精准的道德判断,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教师不能就这样忽略,应引导学生尝试回望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借助学生真实的生活作为起点展开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一直强调要从生活中来,更要到生活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将课程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价值体验,乐于思考,勇于表达。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中的“走近我们的老师”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说说老师与自己一天的相处,梳理、分析老师每天从早批阅作业、组织早读、开展教学、课间陪伴等行为,感受老师一天工作的艰辛。学生罗列了教师一天的生活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才是对教师工作的感恩和回报。此时,很多学生开始对自己之前的错误言行进行反思。有的学生说:“我总是捣乱,让老师担心,以后我要控制自己,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学生,这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有的学生说:“我要按照老师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让老师操劳,减轻老师的负担,这就是最大的感恩。”

究竟该怎么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课堂上,教师如果直接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学生并沒有进行任何判断,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真正吸收与内化所学知识。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道德与法治教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重点,凸显文本内生性的价值。

三、换位思考,滋养道德内涵

换位思考,就是要转变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视角,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禁锢,形成从他人的视角来思考的意识。因此,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不仅是每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而且使人懂得理解和宽容。当下,很多家庭对孩子非常溺爱,什么条件都答应,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这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属于自己的都是理所应当的,遇到什么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视角来判断和思考,一旦触及自己的实际利益,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教师要结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内容,善于捕捉良好的教学契机,组织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分别设置了“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家庭的记忆”三个部分内容。以 “父母多爱我”这部分内容教学为例,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师分别调查了班级中的学生,有的学生条件优越,父母已经在各个方面满足了孩子的欲望,但他们仍旧不能感受到父母之爱;有的家庭,父母相对严格,对孩子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部分学生容易错误地理解父母的用意。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需要依循编者的编排思路和设计用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做法的理解,交流为什么会觉得父母并不爱自己。对学生罗列出来的一条条信息,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想一想相同的事情,如果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自己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说自己跟父母提出要购买一双鞋,但父母坚决不同意,这就是不爱自己。“那父母为什么不同意呢?他们出于怎样的考虑?”学生在转换角色之后进行思考,有的认为可能是因为自己并不缺少鞋子,再买就是一种浪费;有的认为,毕竟自己还是小学生,并不需要在衣服和鞋子上追求新潮;还有的认为,可能是家里的条件并不优越,没有必要买那么多鞋子……

学生转换视角之后,走出固有的认知局限,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换位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更能有效地认识他人、洞察他人,学会生活。

四、辨析两难,深化道德认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提出了影响广泛的“道德两难法”,这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指导理念,更是促进生命个体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路径。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者设置了多样化的道德两难问题材料,教师需要紧扣教材中两难问题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在两难的感知、辨析和理论认知中,感受生活的复杂和认知的多元,促进学生深度探究,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的好朋友》一课教学为例,编者紧扣“如何获得友谊”这一核心话题,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一节数学模拟检测中,李浩同学遇到了一道难题,他用手肘推了推自己的同桌陈城,请求帮忙。陈城很紧张,偷偷看了老师之后,陷入了两难境地:‘帮不帮李浩?帮吧,算是作弊,违反了考场纪律;不帮吧,我和他是好朋友,显得不够朋友。’”

很显然,这样的情境非常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回答“帮”或“不帮”,而要引导学生融入两难的境地中进行道德辨析和审视,激活学生的道德思维,使学生形成道德价值判断,最终做出合理而准确的解释。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正反双方辩论,进一步扩展和强化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如果帮助李浩,在考场上把答案告诉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如果不帮,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并根据选择结果将学生分为两个阵营,分别表述自己帮和不帮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唇枪舌剑,展现了自己的思考和理由,更为重要的是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获得友谊的最佳办法:在考场上告知答案是不对的,但可以在课后进行解释、安抚和辅导,帮助李浩解決问题,使李浩真正理解知识。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教师直接告知和实施灌输式教学的结果,只能作为一种信息知识暂时储存在学生的认知意识之中,并不能融入和践行在行为上。如上述教学,教师正是搭建了辩论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内生性认知,使学生认识到友谊需要相互帮忙,但这种帮忙应该设定在正能量的范畴之中,不能毫无边际、漫无目的地一帮到底,要具体看是什么事情、用什么方式。只有经历了这样的判断和辨析,学生才能真正洞察友谊所包含的丰富信息。

儿童的道德形成源自对自身内在的认知构建,这不是靠纯粹的知识信息能够堆积起来的,更不是靠教师生硬、强行地灌输理论就能够完成的。因此,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连接,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环境、人际关系,借助学习模仿、反思构建的方式,充分激活学生的思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是非判断和价值认知,涵养道德情感,领悟丰富的道德要义,更好地实现道德的自主性构建,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