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欣雨,朱诗源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湖南省境内雪峰山的东北,海拔约1300m山中居住着一个瑶族分支,因女性挑花技艺精湛,女子筒裙、头帕和腰带等地方装饰有艳丽的挑花,成为“花瑶”[1]。
花瑶挑花历史悠久,是在瑶族女子中代代流传的一种特殊的手工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花瑶人的瑰宝。挑花是花瑶姑娘的必修课,每当过节时姑娘们都穿着挑花裙来庆祝节日,新娘出嫁的嫁衣也是她们亲手绣成的。瑶族没有文字,通过挑花来记录语言、风俗、表达美好心愿等。花瑶女子挑花不用打稿,绘制范图,全凭挑花女精湛的技巧,挑花多采用十字阵法绣制,它的构成方式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挑花的花纹种类有很多,包括太阳纹、万字纹、灯笼纹、铜钱纹、牡丹纹等。挑花的图案取材大多来自历史故事、动物、植物、日常生活等四大类,常以青、白、蓝作为底布,大量运用强烈刺激的色彩,用八彩丝、纱线刺出色彩鲜艳的图案,造型逼真、结构严谨、色彩和谐、层次分明。[2]正是因为这些的艺术形式使挑花有了自己的独特价值,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力,花瑶挑花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花瑶挑花是民族对美好生活追求与向往的代表,是花瑶先民世世代代的心血。但随着社会的变化以及数字技术的冲击,花瑶挑花在备受赞赏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传播与传承的危机。
花瑶挑花虽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不却被大众所熟知,只有当地少数民族才会对其有所了解,缺乏宣传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挑花的继承方式全凭口传身授,随着老的挑花艺人的去世,挑花的精品越来越少,加之社会的变革,花瑶挑花的民族服饰逐渐被同化,挑花这一传统的手工艺日渐式微,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高度的保护和利用,政府也不断呼吁民众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中,但花瑶人民对传承挑花技艺的积极性较低。一方面是由于花瑶手工艺繁杂并且随着熟悉技艺的老一辈挑花妇女的去世,技艺的传承也出现了断裂,年轻的姑娘没有潜心学习,只是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技艺,传统的学艺精神逐渐消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变革,花瑶挑花的创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的原材料以及创作素材老虎、山鹰等已不多见,吊脚楼古树等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缺乏创作灵感与来源。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花瑶姑娘向往时尚,除了出嫁或者传统节日外,大多花瑶姑娘已不再穿花瑶传统的民族服饰,对挑花技艺也不主动缺乏热情,导致花瑶的传承与传播出现了窘境。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对原有手工艺进行保留,而且还需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迎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年轻人的审美,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传承人如果不主动学习和改进,传统手工艺在发展的路上很容易被社会潮流所吞噬。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就一定要与当代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方向”,与当代上层建筑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相结合,充分表现“原生态”“潮流化”的发展状态。只有对花瑶挑花进行创新与继承,才能发使花瑶挑花发挥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形成的一种高新技术,通过计算机打造一个同真实世界相一致的虚拟环境,用户结合一定的设备便可参与其中,使使用者获得一个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味觉的沉浸式体验。因此建立一个挑花制作的虚拟体验馆,将挑花制作的各种流程制作成可供观赏的影像,收集挑花制作的资料,将其进行处理,最终输出,结合一定的设配,参与者便可身临其境的欣赏到挑花制作的流程,就好比置身于其中。此种方式也打破了口口相传,一对一的继承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参观者不仅可以进行观看,还可以与之互动,对喜欢的挑花作品可以拿起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欣赏,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同时依靠互动设备还可以亲自体验绣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增强了互动性与体验感,在提取挑花的历史价值的同时,让体验者全方位的感受挑花的感染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不能只局限于静态,要进行动态展示。体感交互是计算机通过捕捉用户的动作来获取命令,通过算法给予用户可视化反馈的一项技术,用户可以更加自然地与展品进行互动,自主接受有效信息。基于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互动装置高度融合了艺术的审美形态与科学的技术手段,增强了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性及关注度。
比如为了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可以在互动装置中增加一个游戏环节。在游戏开始前以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对花瑶挑花的历史,制作中的一些针法,构成进行简单介绍,游戏开始后,观众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直发粗平土布、纱线、丝线和毛线,在选取绣花针进行虚拟制作。在选择相应的工具后,会出现相应的语音介绍,观众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领悟以及真情实感通过挑花表现出来。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参与者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挑花的制作,因此可以制作一款相应的小程序,将游戏互动装置与小程序进行结合,参与者在现场进行扫码登录便可继续完善作品。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增加了互动的娱乐性与交互性也加深了受众对花瑶挑花的认识,感受到挑花的独特魅力。参与者也可将自己创作的数字纹样与文创产品结合制作,在传递文化的同时又满足了使用功能。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传播,使挑花传播立体多元化,传播范围更广,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移动端APP,用户只需触摸屏幕,滑动手指便可进行相关艺术品的欣赏。借此可以制作一款花瑶挑花的APP及小程序,将挑花的相关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相应文创产品以及绣法融为一体,打造“看”“买”“玩”板块,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挑花的制作流程,了解挑花的历史,还可以买到挑花制作的文创产品。还可加入挑花的游戏,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对挑花有全方位的了解,在其中增加提问互动以及交流平台,浏览者可提出疑问,由专家进行解答,在交流平台,发布心得体会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各地网友进行交流,加强受众之间的联系。
新冠疫情期间,大家足不出户,与实体空间隔绝的生活方式将“直播”推向了一个高潮,许多节目利用主播和艺人的效应帮助许多地区销售农产品,例如在《向往的生活4》中,主播薇娅将直播间搬到了蘑菇屋,帮助西双版纳的果农销售滞销的果干,帮助引导建立电子商务渠道。借鉴此种方式,可推荐相关人员带领花瑶人民开网店,搞直播带货,建立一个花瑶挑花的直播平台,有直播平台的主持人深入发源地,了解挑花的技艺,邀请传承人向观众讲解非遗技艺,在直播过程中向观众展示挑花的成品以及制作流程、历史、发展渊源以及含义,进一步唤起网友对挑花文化的认同,并进行售卖,带来经济效益。直播可以与其他权威部门进行联合,使直播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直播过程不仅产生了商业价值,也向大众宣传和普及了文化。网络直播消除了供需方在时间,空间上的壁垒,并且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形式更加吸引年轻群体,更好的实现传播的目的,使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转化。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生活环境的变化,花瑶挑花工艺日渐式微,通过数字化的传播,有利于保护花瑶挑花的艺术,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打破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传播过程中,我们既要不断吸取挑花传统技艺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潮流、结合新技术进行创新,做到传承、保护、传播与创新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