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静,朱海霞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了“劳育”作为“新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国家层面发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呼唤。紧接着,2019年6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幸福源自奋斗”等理念,弘扬劳动精神等中国精神;2019年11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推上教育改革的焦点位置,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学界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解读多从解读劳动展开。《现代汉语词典》中“劳动”释义为:“①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 ②专指体力劳动; ③进行体力劳动。”[1]《辞海》中“劳动”释义为:“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的支出或使用。”[2]4619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3]以上对“劳动”概念的诠释都突出了劳动的价值与作用,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强调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反映了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4]《教育大辞典》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艰苦奋斗作风,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5]。《辞海》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2]4622长期以来,学界对“劳动教育”内涵解读大多以“教劳结合”为中心进行探讨,教育界也在此视角下开展各类劳育实践,突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习惯养成实践。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成,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加速,人类正进入智慧时代,劳动本身发生巨大乃至根本性变化,如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替代,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日益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劳动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在理解劳动教育内涵时,要赋予其时代性的解读。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有传统劳动教育的精华,还要有新时代的鲜明特点,一是要注重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结合。二是教育模式要多样化,既可采用独立教育模式,亦可采用与其它“四育”(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三是劳动教育基本任务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突出立德树人的目标价值导向,注重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四是劳动教育的主体既包括学校,也包括家庭与社会。五是劳动教育要大中小一体化设计,既要与中小学衔接,又要突出大学学段特点及专业性,聚焦于大学生未来的劳动而提升其劳动素养。六是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既倡导公益劳动,又允许诚实合法的有偿劳动。
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必须立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从“立德树人”的视域对劳动教育进行时代解读。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功能定位,教育的主动性、实践性不断提升,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不再停留在简单劳动和理论宣讲,回归真实生活,创造性劳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加强调其在劳动中感受成长和乐趣。
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国内不少高校开展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如2014年南昌大学的“自主保洁”活动,2019年安庆师范大学开设劳动实践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等。然而,纵观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总体不容乐观,甚至有些高校还存在着劳育尚停留在理念层面的尴尬。
长期以来,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的认识极易导致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交织、有机联系,是贯穿于一切教育形式中的独特教育内容和形式。”[6]因而,不能把劳动教育简单划入德育内容。劳育与德、智、体、美等各育相互联系,但有其独立性,劳育的使命、任务、地位与作用是其它“四育”不可替代的。
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认识偏差还表现为:将劳动教育等同劳动技术教育(专业教育)、把劳动教育中的“劳动”理解为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等。“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和劳动伦理品德,掌握经过抽象化、带有总括性的劳动科学知识,而不仅是具体工作或专业的知识与能力培养。”[7]新时代劳动教育既包括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还包含思想品德的教育。专业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属于生产劳动,把劳动教育混同劳动技术教育,是对劳动教育的狭隘理解。与此同时,将劳动“窄化”为体力劳动,容易助长轻视普通体力劳动者的社会心理。有高校把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界定为参加打扫卫生之类的简单体力劳动,未免过于浅薄和短视。如《河南城建学院关于印发学生劳动教育课实施办法的通知(校政〔2019〕8号)》中明确规定:“第五条 劳动教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班级为单位,主要负责对多媒体教室等场所卫生进行日常清扫与保洁,根据需要指派给学生力所能及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8]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最大的困境莫过于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对此并不认可。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是高知识分子,不需要开展劳动教育,只有低学历层次的人才需要劳动,在潜意识中存在鄙视普通劳动者、体力劳动的心理,对劳动教育存在严重的抗拒心理。大学校园里,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司空见惯。比如南昌大学“自主保洁”活动开展不到一周招致学生不满。有学生直言:“你一个月给我五千我都不会去淘粪,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扫厕所的。”这从侧面反映了不少受教育者把打扫卫生之类的体力劳动视作惩罚犯错孩子的手段,在其心里造成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从而使“劳动”与“惩罚”联结起来,无形中对劳动形成逆反心理,这也是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当以及“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扫大街”等对劳动价值的误读导致的“后遗症”,严重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不是请一两个“大国工匠”开展一次讲座就能达到教育目标,必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劳动实践,使劳动理念、精神、意识渐渐内化为劳动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质。目前,高校劳动教育“教”“劳”不平衡状态很常见,或“教”“劳”分离,或重“教”轻“劳”,学生劳动实践和体验相对薄弱。如有些高校不仅公共教学区承包给物业,而且学生班级固定教室卫生也外包给物业,学生连扫地、擦桌子这样简单的劳动机会都被“剥夺”了。要办好劳动教育,有教无劳或有劳无教都是偏颇的,必须将“教”“劳”结合起来,突出“实践性”,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实实在在地干起来,在劳动中才能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实施面临四大难题:一是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不足,二是劳动教育师资紧张,三是劳动教育设备、耗材缺乏,四是教材资源开发滞后。而四大难题难以破解的重要原因在于劳动教育缺乏制度保障。如不少高校未将“劳动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即没有制度文件来落实劳动教育的定位、内容等,“无位”必然导致“无为”,劳动教育就只能停留在“嘴上重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时代新人”首先应该是个合格的“劳动者”,因而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
近年来,国家在劳动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五育并举”。2019年11月《意见》审议通过,为大学劳动教育“正名”了,但劳动教育之“实”还未统一,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等尚未出台,对于大学阶段劳动教育内容、方式、评价等还需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要把劳动教育“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纳入学校工作考核体系,同时给予一些政策支持以统筹建立健全师资、基地、经费等支撑体系,以便各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只有做好顶层设计,名实一致,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名至实归。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情怀,承载着广大普通劳动者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发展而言,工匠精神既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强大的精神动力。”[9]在新时代,工匠精神反映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精神。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每一位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的劳动者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然而,工匠的劳动价值一直被低估,未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7年李克强考察山西临汾华翔集团,赞叹大工匠最高年薪是总经理的4倍。同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出百万年薪招“大国工匠”的引进待遇。这些新闻轰动一时,反映了中国长期以来工匠劳动与价值之间的偏离,劳动价值的外在体现——薪酬影响着价值导向,反映着每个劳动者内心都潜藏着工匠精神,强烈渴望劳动价值的回归——对劳动技能与贡献的准确评估和价值衡量,这就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企业通过实实在在的薪资激励来引领劳动价值回归。
1.提高认识,上行下效,言传身教
劳动教育能否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关键看学校领导能否充分认识劳动教育重要性与深刻内涵,能否带头示范、以上率下;看教师们能否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比如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全校大扫除之日,校长、各二级学院院长、职能处室主任等带领全校教职工在校园内开展扫除活动,有的铲地上的口香糖,有的拔草坪上的野草,有的揭灯柱上的牛皮癣广告……通过这种方式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师日常,让全体教师经历一次体验深刻甚至是触及灵魂的劳动教育洗礼,也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全体教职工通过亲身实践牢固树立“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理念,再给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时更加走心、走实。
2.强化制度管理是劳动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
一是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其定位与内容。只有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这一基本教学制度文件,才能避免劳动教育走过场、搞形式,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安排表)、考核要求以及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分工以保证劳动教育有效实施。三是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考评相关制度,将劳动教育成绩与学生个人、班级、系部等评奖评优挂钩,并对组织有力、效果明显的单位相应增加教师(学生)评优评先指标,增加资金等,反之则予以核减,从而形成全校上下崇尚劳动的新风尚。如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出台的《学院接受资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实施办法》,把公益劳动与资助育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将公益劳动时数作为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3.创新课程开发是破解“劳”“教”不平衡的关键
首先,开发以学习需求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课程。当前不少高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单一,甚至以简单的打扫卫生作为劳动教育内容,这自然不能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反而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必须以学习需求为导向,即教育内容生活化、专业化、职业化,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能体现大学生的成长价值,给予大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空间,在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人文精神,体验劳动的乐趣。其次,依托劳动教育基地开发课程。既加强与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含图书馆、实验室、食堂、超市等硬性资源及校研究中心、学生会、社团等校内软性资源)的课程开发,又要加强与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途径。再次,推动“互联网+”劳动教育课程开发。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来实现师生共享是解决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比如,涉及劳动教育的理论教学(如劳动法规知识)及一些通识性劳动技能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最后,创建校际联盟,共建共享课程资源。以联盟方式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加强劳动教育研讨,交流劳动教育改革经验。特别是区域内的高校通过实地参观,现场听课、合编教材、互派师资等方式解决劳动教育资源短缺困境,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启蒙基地,是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养成的第一所学校。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其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若有家庭的支持与配合,高校的劳动教育一定会事半功倍。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教育已经突破校园围墙限制,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家校之间的联结变得更加紧密。高校可以利用双休日、小长假、寒暑假等安排劳动教育活动,学生通过照片、微视频等方式来记录劳动过程,展示劳动成果,抒发劳动情感。比如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利用国庆假期给大一新生布置了“爱祖国 爱家人”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教学平台提交这份特殊的“作业”,有的晒自己为家人做一顿饭,有的晒给妈妈洗脚,有的晒帮家人到田里收割农作物,还有没回家的同学晒出自己在外兼职的照片,每位同学都以自己的方式交出一份亮丽的劳动答卷,这种教育形式受到家长的欢迎和支持。
同时,高校也可以聘请有烹饪、插花、美妆等技术特长的家长担任劳动教育的教师,教学方式可以采用线上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劳动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结,可更好地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们也要靠自己的奋斗开启未来的幸福之门,而劳动正是打开大门的钥匙。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看受教育者。只有大学生自觉自愿而非被迫,尽心尽力而非敷衍应付,劳动教育的目标才能落实,否则效果实得其反。作为“时代新人”,要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自觉提升劳动素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要激发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就要给予更多的选择权、参与权等,发挥主体性作用,让其体验到行使劳动权利的愉悦,而不仅仅是履行劳动的义务。
首先,在学校学生会设置上增加“劳动部”,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其次,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如志愿者协会)作用,让学生自发地融入劳动教育中,使劳动教育由“被动”转向“主动”,从而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再次,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组织管理作用,在劳动教育中做榜样表率,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最后,举办各类劳动技能竞赛,以赛促技,全员参与,突出高校劳动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提升劳动素养,增强未来的竞争力。
劳动是教育起点和终点。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意义重大。当代的大学生将是“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圆满实现的生力军,美好新时代需要靠当代大学生的双手来创造,靠劳动托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