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视角下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2021-01-14 08:33李思迪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

李思迪,任 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0 引言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策,也是实现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节能环保产业、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七大产业均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的特点,因此它对高新知识技术与高新技术人才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高度的敏感性.人才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与使用者,必将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资源[1].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时期.在此背景下,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速,更促使湖南省经济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湖南省政府在研究中央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领域并结合湖南省情的基础上,初步考虑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分别针对七大产业制定了专项规划.

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谐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资源的重要使命;地方经济是高校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两者始终通过相互协调和优化等形式互相作用.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指向.结构性失业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造成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因此,为了实现专业的动态优化,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人才培养促进产业发展及调整强化,是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1 新常态下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专业设置是高校的立学之本,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和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高校的专业设置不仅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近几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在引领湖南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过去几年的趋势来看,主要体现为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偏小、后劲疲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等问题.以2011年到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由年31.1%下滑至13.7%,相关高新产业尖端技术突破能力明显不足,产业盈利能力明显减弱.2015年,湖南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增加值为3088.39 亿元,占GDP 比重为11.4%,远低于湖南省“十二五”计划中的规划目标——总量达到5000 亿元,占GDP 比重20%以上.

出现这些症结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支撑湖南省新兴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各级政府部门近年来已逐步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与供给,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2010年教育部新增140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2012年开始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此外,湖南省为了解决产业领军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高校、企业培育人才,力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如: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同意新增70 个新兴产业专业.上述举措都为服务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通过近几年的跟踪调研与统计发现,仍然存在新兴产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和复合型技术人才极其稀缺的问题,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又满足企业需求的工作岗位.这种不协调的格局已经持续了数年,成为制约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专利发明授权量与新兴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真实地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2].如果高校在专业结构的精准调整与招生规模科学优化等方面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接,不仅可以缓解湖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将为湖南省乃至周边地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大环境下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导向,科学调整各专业招生数量,可以优化招生结构、整合学科体系,使学科设置等更趋合理化,真正实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使高校教育能够更好地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新兴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图1所示.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关企业对于人才要求的变化也势必作用于高校,使其对现有人才培养中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与优化.特别是教学型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中更趋向于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能提供更多的与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促进产、教、学、研相结合,从而为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从新兴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分析可见,精准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动态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动态平衡,对于发挥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作用、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的学科门类逐步丰富,专业体系日趋完善,与此同时,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层出不穷,高校专业出现了高同质化的现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比较明显,对人才需求专业性强,更注重经济效益与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以下新的要求.

2.1 更注重实践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实践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引进的人才招之能来,来之能用,注重学生到岗后的使用效率,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马上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特别是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更高,尤为重视实际中对工作的胜任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教学中通过实习设计和强化学习获得.因此,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需针对这些产业单独设置专业,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加强顶岗生产和实践操作的教学环节,将学生置于企业实际生产情景,通过模拟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等方式,达到锻炼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

2.2 更凸显创新能力

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面对具体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思维发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由于新兴产业大多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其基本特点之一.这就要求员工在工作中一定要敢于突破常规,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对高校而言,专业的设置也不能生搬硬套地按照国家固定的专业目录开设,必须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进行创新,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和编排上要依据不同的战略新兴产业的特征相应地凸显其专业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更强调产业对口

本科教育更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已成为当前各本科综合性大学的共同特征.各高校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比较强调“厚基础,宽口径”,而新兴产业对技术的追求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则更强调“高精专”.因此,须注重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直接对接,在专业开设与教学大纲的设置中应当突出知识、技术和应用的融合与集成,在基础型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找到专业和产业间的契合点,深挖特色,凸显优势.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既要发挥农林高校的历史沉淀,如在林学、经济林、木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面强化产业对接;又要在新兴产业所涉及的专业中寻找新突破,如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森林游憩、物流管理等专业主动寻求与新兴产业的对接,由此建设“教—学—研—产”的绿色通道,实现高校专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零缝隙对接.

3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表现出了新的特征,然而高校各专业在设置过程中因历史和地方现实的原因,在专业设置上依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问题,无法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

3.1 行政色彩依然严重

目前,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都大同小异,受不同学科“教指委”的影响,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相似度极高[3].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在这种逻辑主导下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完全依照了“计划供给”模式.不管是在专业申报还是专业退出上,国家行政力量过强,长此以往,高校自身发展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也随之减弱.甚至在部分高校还存在着从开始在专业设置上不敢违背行政指令,到现在安于现状不想进行专业设置改革的现象.在地方发展上也存在一部分政府部门为了一味追求高校的平衡发展,在专业设置的批准上也强调均等发展,对新兴产业所涉及的专业申报缺乏支持和重视,导致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差异化不大,无法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现实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这是制约高校专业设置变革的外部因素.

3.2 高校专业师资固化

现在大部分高校还是行政主管下的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一部分高校在对学科发展进行规划时,以学科自身发展逻辑为基础,有什么样的师资条件,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学科相关的课程设置、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及相应的教学实验设备则较为固定.师资的知识结构和先期教学设施结构变化频率和变化幅度均较小,不能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适时引进“双师双能”型师资,也没有对现有师资的专业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从而导致师资固化,无法依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变迁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学科能力的拓展,形成了固守“一亩三分地”的思想.相当一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特色与定位,由此出现了专业与专业之间同质化的现象.久而久之,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对专业结构调整不仅缺乏主动性,甚至还存在“惰性”,不想也不愿意进行专业设置的改变,这是制约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因素.

3.3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加大,但是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频率和幅度均明显落后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4].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分清学科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联系,专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在专业增设上一味求新、求多、求全、求热门,可是在专业培养上知识本位思想严重,偏重知识和理论的传授,缺乏应用和实践的指导.各高校对于新专业的申报和旧专业的调整缺乏充分的调研和科学论证,往往是其他高校申报的专业我们也申报,别人怎么进行论证我们也依葫芦画瓢.在新专业申报方面往往忽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忽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导致毕业的学生专业性和应用性不强,无法真正满足人才市场对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客观上造成了大量教学资源的浪费.这也是制约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对策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结构及产业发展内容相契合.特别是地方高校要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其专业设置必须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不违背国家教育宗旨的前提下,一定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现有优势学科资源,科学调整学校专业结构.

4.1 强化高校自主办学,弱化行政干预

为了强化高校自主办学,弱化行政干预,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在专业的申报与撤销等环节上转变职能,逐步放权.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只限于对于教育事业的宏观指导,制定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可以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优先发展或鼓励新增设置的专业目录,供高校参考执行,对高校专业申报原则上只备案不审批,将申报哪些专业和如何发展这些专业的自主权交给高校,加强后期的监管,鼓励社会监督.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地方高校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也可在对现有专业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优化组合,科学合理地调整已有专业,根据中长期人才需求,建立有序的专业增减机制,从专业设置的源头上实现自主办学.

4.2 明确学校定位,服务地方经济

学校人才培养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是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且能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目前人才供需出现相悖的矛盾,根本原因就是各高校相应专业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不是着眼于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是盲目与科研型、科研教学型大学攀比,学校办学定位模糊甚至偏离了应有的轨道.毕业生培育过程的雷同导致不同高校的学生几乎都是同一生产线下的产品,这必定会存在严重的同质性.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高校必须立足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展调研论证,从用人单位源头了解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趋势.在结合现有自身优势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与新兴产业企业形成产、教、学、研多方面的合作,建立起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国工匠班”教育模式为例,将知名企业家请进校园,将高校的课堂从校园教学延伸到企业生产和研究现场,教学培养和企业生产与科研相互促进,探索出了一条新常态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好评.目前,湖南省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因此不仅专业的申报和专业人才培养上应侧重于这些领域,而且应该从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始,探索新常态下人才培养和办学定位的新路径.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普通本科院校一样可以办出不普通的品牌本科专业,以本科专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明确办学定位,应是相当一部分本科院校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4.3 建立健康的专业评价体系,完善专业退出机制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逐步退出对高校专业发展直接干预的同时,必须主导建立高校专业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需建立专业发展的健康性指标体系,从历史和未来两个方面对专业发展进行评价: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评估专业在过去5~10年内培养的毕业生的工作质量,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贡献,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建立模拟专业健康曲线,对各专业的历史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另一方面从未来的角度制定专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特别要与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转型战略相一致.通过建立健康的评价体系,明确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定期对现有专业进行评估与监测,对办学质量低的专业实行整顿、暂停招生和撤销[5];建立专业设置预警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高校应主动撤销.

健康的专业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为高校专业办学评价制定相对科学的依据,更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普通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的盲目攀比,让地方高校重新回归本科教育的根本,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正确办学定位和专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

4.4 创新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档次

高校应结合学校的特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专业设置,提升人才培养档次.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挖掘专业内涵,寻找专业与新兴产业的对接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一致的新专业,培养满足新兴产业需要的特色人才.

专业的设置应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一致,高校在专业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有所创新,既要从战略角度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基础性需求,也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与专业结构调整对新兴产业的有效促进作用.专业设置不仅要以满足地方产业发展为出发点,跳出传统专业设置的制约,也要注重尽量与学校办学优势特色相互结合,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不断开拓与新兴产业发展对接的专业,并且在专业课程方面注重边缘性和交叉性,真正做到“面向地方,依据市场、走近行业”,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为方向,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当前中国很多新兴产业与世界经济发展直接接轨,在创新专业设置的同时要主动引进和设置世界范围内认可度和含金量高的专业,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的素质和专业人才培养档次,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避免师资固化的弊端.从多角度、多方位创新专业设置,优化专业教育环境,提升职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水平,促进高校专业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提升专业的培养档次和人才素质.

5 结语

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既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挑战,也产生了新机遇.政府、高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如能持之以恒,审时度势,必将在应对这场新挑战的过程中,各自挖掘到新的机遇.高校更应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在现有条件下扩大办学自主权,借助政府的倡导和支持逐步完善本科专业发展和评价机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强化“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多方位多渠道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深化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积极探索专业调整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高度对接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评《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书评)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