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杨小罗,熊志高
(株洲市中心血站,湖南 株洲412007)
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迅速发展,单采血小板、浓缩血小板的制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单采血小板由于使用单采血细胞分离机及血袋,和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保持了同步[1].单采血小板因其浓缩高、纯度大、临床输注效果好、白细胞污染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手工方法制备的血小板人工操作的误差较大,血小板回收率不高,质量不稳定,在临床应用上也因具有多人输注风险而不被接受.结果,一方面临床上机采血小板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无偿献血全血中宝贵的血小板资源被大量浪费.因此,改进浓缩血小板的制备方法对于缓解目前血小板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随机抽取120 袋6 h 内采集22 ±2 ℃保存运输的400 mL 全血,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静置组A、B、C 共4 组,每组各30 袋.
大容量离心机(德国Thermo CRYOFUGE 16)、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德国Compomat G5)、血小板恒温保存箱(去除振荡,中科都菱MDC-10PE)、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XS-800i)、PT-Q-400 全血六联血袋(山东威高).
(1)白膜法(对照组)
①全血离心:400 mL 于6 h 内采集22 ±2 ℃保存和运输的六联袋全血,以1993 g、16 min、22 ℃、加速7、减速4 离心.②分离白膜:离心后将血液悬挂于血液成分分离机上,选择相应分离程序,分离出白膜三联袋.③白膜离心:将白膜单袋用自制模板平整装杯并用其它联袋和塑料软片适当填充以避免袋体产生褶皱,以163 g、10 min、22 ℃、加速7、减速4 离心.④分离血小板:离心后将白膜袋悬挂于血液成分分离机上,选择相应分离程序,分离出浓缩血小板,核对重量后取下血袋.
(2)新改良白膜法(静置组)
三种静置方法均使用与白膜法相同的离心方法:将全血以1993 g、16 min、22℃、加速7、减速4 离心分离出白膜;将白膜以163 g、10 min、22 ℃、加速7、减速4 离心分离岀血小板,具体操作方法与白膜法相同.①静置组A:先将全血置22 ± 2℃血小板恒温保存箱静置2 h,然后按白膜法离心分离制备血小板.②静置组B:先将全血按白膜法离心分离出白膜三联袋,然后将白膜三联袋置22 ±2 ℃血小板恒温保存箱静置2 h,再以同样方法离心白膜袋分离岀血小板.③静置组C:将全血置22 ±2 ℃血小板恒温保存箱静置2 h,按白膜法离心分离出白膜三联袋,再将白膜三联袋置22 ±2 ℃血小板恒温保存箱静置2 h 以上,然后用同样方法离心分离出浓缩血小板.
将血小板充分混匀后留取2 mL 标本,用XS-800i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计数,检测血小板计数;称量血小板重量,折算血小板容量.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四组分离方法制备的手工浓缩血小板中的血小板容量、浓度、含量等见表1~4.对照组和静置组A、B、C的浓缩血小板均数见表5.应用新改良白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各项质控指标均能达到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国标GB18469-2012).静置组三组的血小板计数均较对照组的计数高.其中将全血和白膜均静置的C 组血小板计数最高.静置组C 组与其他组的均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白膜法对照组实验数据
表2 新改良白膜法静置组A 实验数据
表3 新改良白膜法静置组B 实验数据
表4 新改良白膜法静置组C 实验数据
表5 不同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控制结果(± s,n=30)
表5 不同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控制结果(± s,n=30)
制备方法 血小板计数(×1010/袋)白膜法对照组 3.99 ± 0.97新改良白膜法静置组A 4.13 ± 0.83新改良白膜法静置组B 4.26 ± 0.80新改良白膜法静置组C 4.98 ± 1.20
手工分离血小板的质量,除了与制备方法有关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2],如全血献血者个体因素、血液运输及储存的条件和温度、血液离心及分离的设备和方法等.株洲市中心血站自1996年开展浓缩血小板制备以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于2002年采用400mL 全血富浆法分离制备浓缩血小板[3].2018年起,将改良白膜法[4]改进成新改良白膜法,简化了离心分离步骤,增加了全血及白膜恒温静置环节,使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进一步提升了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并将多袋浓缩血小板汇集后再进行去白细胞过滤,制备成混合浓缩血小板.
本文中四种方法制备的血小板,均在采血当日分离出白膜.静置组A 是参照文[5]的研究,先将全血22 ±2 ℃恒温静置2 h,充分发挥全血中白细胞吞噬细菌的作用,分离出富含血小板的白膜,提高血小板计数及质量.静置组B 依据文[6]的研究,将白膜室温静置2 h,使白膜里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形成微聚体解聚,分离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回收率更高.朱仕清[7]等探讨用新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研究出将白膜放置12 h及26 h 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其含量也超过国家标准.静置组C 尝试综合利用全血静置和白膜静置研究结果,参照新白膜法和改良白膜法,实验过程中将全血置22 ±2 ℃恒温保存箱静置1~2h,分离出白膜后将白膜以同样条件恒温静置2 h 以上,但不超过采集后24 h.同时,优化新白膜法离心参数,简化改良白膜法离心分离步骤,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及回收率.从检测结果发现,将全血和白膜均静置的新改良白膜法制备的血小板计数最高.本结果与国内将全血静置及白膜静置制备血小板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在实际工作中,本站还采用多方举措提高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如采血点和成分制备科配置22 ± 2℃恒温血液保存箱,确保制备血液温度恒定在要求范围内;配备专用运输汽车,减少血液振荡;采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减少人工操作误差;离心装杯时自制定型模板,避免袋体产生褶皱.此外,为减少对血小板的损伤,逐步调整全血和白膜的离心力,最终确认全血以1993 g 离心16 min、白膜以163 g离心10 min 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计数最高.但血小板功能及在保存过程中质量的稳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评价.
新改良白膜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不需要特殊设备,采用两次恒温静置,操作简便易学,适用于血站常规制备浓缩血小板.笔者认为,新改良白膜法能大幅提高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